APP下载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路径探究

2022-01-01安徽省临泉县迎仙镇农村经济与统计服务站常青

区域治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产业化土地

安徽省临泉县迎仙镇农村经济与统计服务站 常青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持续升温,农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其重要性也是更加凸显。为了更好地保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效和其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对其进行结构调整已经成为高效推进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本文就结合迎仙镇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我国农业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重点探究了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路径。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总共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8年。在这29年期间,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还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并没有明确的结构化调整战略规划,而是属于一种集体制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4年。在这六年里,我国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初步调整,实现了农、林、牧、副、渔的同步规划与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全面落实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度,使农业产业呈现出逐步攀升的发展态势,基本解决了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1年。这六年我国的农业产量呈现明显上涨的态势,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由于这个时期农业产量增速不够快,城乡贫富差距表现比较悬殊,因此,我国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了粮棉销售方面,同时大力鼓励并支持渔业、牧业以及农副业的同步发展。

第四个发展阶段是从1992年到1997年。这个阶段是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的五年,我国在各类农作物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并在市场经济发展导向下大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

第五个发展阶段是从1998年到2003年。这五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完善、提升农业种植品质和提高农业产品质量。这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实现今后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个发展阶段是从2004年到2014年。在这十年里,我国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结构更加科学、农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第七个发展阶段是从2015年开始至今,这个时期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我国推行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存在的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现状,同时也极大地推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问题

下面结合迎仙镇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迎仙镇共有农业人口8.4万人,15个村民委员会,耕地6.5万亩。目前种植方式基本为一季小麦(6.2万亩)和一季玉米(5.2万亩,其余的红芋、芝麻、花生和少量的中药材),80%以上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土地流转规模小,流转水平不够高

就迎仙镇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土地流转方面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土地流转机制和制度不够完善,农民土地法律意识薄弱,土地流转工作开展水平不够高。同时,土地流转规模比较小,且其增量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小范围的个体种植和养殖需求方面,土地交易市场化程度比较低。这些都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限,缺乏市场发展意识

当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基本上都为了给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去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劳动能力和文化知识水平都非常有限,缺乏必要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发展意识,并且有的中老年人还体弱多病,劳动能力非常有限。另外,迎仙镇农民长期在传统农业种植理念的影响下,对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新技术的推广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化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企业数量少,带动作用不足

企业是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火车头。迎仙镇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数量比较有限,规模比较小,覆盖范围不够广,并且企业产品质量精细化程度不够高,这种现状导致企业很难有效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

(四)区域产业优势特色不显著

特色产业是推动农业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优势,但是就迎仙镇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主要农作物就是玉米和小麦,其余是红芋、芝麻、花生和少量的中药材,缺乏代表性的特色农作物和产业,并且缺乏对自身农业产业特点及其优势进行深入研究的条件。同时,当地农业产业聚集性不够强,缺乏支柱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产业化发展道路不够通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路径和方法

(一)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高土地流转水平

一是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相关政策优势的宣传工作。可通过广播、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力度、消除农民对土地流转工作的顾虑。土地对于农民来说至关重要,以农民的意愿为基础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十分必要;二是要坚持政策保障制度。在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的过程中,应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和相关土地保护法律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可以保障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性开展,同时还可以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三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构,对相关工作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指导。建设高素质、高文化水平、专业化的土地流转工作人员队伍,制定详细的各项工作制度要求,时刻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证土地流转工作流程的合法性、科学性、规范性。

(二)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

“科学的发展理念+先进的农业科技”是提升农业产业品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根基。因此,在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高效推广与应用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化调整、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在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科学化调整的过程中,要将科学的发展理念渗透到工作实践当中;同时,还要将这种科学的发展理念灌输到农民的思想当中。要积极、深入地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农业科学技术的力量推进农业产业的高品质、高效率发展,持续做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为农业的优质高产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在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科学化调整的过程中,在科学、有效把控好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的同时,还要始终坚持“科技兴农”的发展主线,做好农业科技攻关工作,例如以构建科技田或者示范田的形式来进行农业科研项目的攻关。另外,在科研攻关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加强对农作物育苗、栽培、种植、田间管理等传统种植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与创新,而且还要在水利灌溉技术、农药施喷技术、化肥追加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实现农药化肥用量最少条件下的农业质量的最优化和农业产量的最高化,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的绿色环保和优质高产发展。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

首先,产业化发展是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方向和着力点。农业的产业化运营不仅可以推动农产品的加工流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可以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其次,要高度重视并扶持当地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火车头”的带动作用,逐渐扩大龙头企业规模和辐射范围,全面、高效地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经济的发展。另外,要不断加大资金和农业科技的投入,持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逐步实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突破性进展。

(四)重点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

特色农作物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发符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生态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化调整的重要途径。首先,可深入挖掘迎仙镇优势农产品项目,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农产品产业链;其次,紧紧围绕各个区域当地特色农产品和市场优势科学制定重点发展规划,逐步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逐步完善特色农业产业化生产体系;再次,在保留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强化竞争优势;最后,要特别重视农产品产业的权益维护,推进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等第标识工作,有效维护地方优势产业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同时也是新时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迎仙镇要迎合社会发展潮流和趋势,在社会经济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在以农民利益的导向下积极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运用科学的发展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产业化土地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我爱这土地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