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相似模仿,优化作文指导

2022-01-01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下雨天词句景物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 康 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怎样写才是对的?才是好的?写作前,心中的标准是否清晰?当然,课文和例文是学生模仿和借鉴的范例,但是教师仍然要加强指导,让学生心中的“标准”越来越清晰。

一、相似比较,让表达更简洁

小学生好说爱动,但是话语中包含了不少重复的成分,需要加工提炼,让作文变得更紧凑。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后读一读自己的作品,看看哪些词句在语义上是重复的,最好将这些句子删掉,这样才能逐渐解决重复啰嗦的问题,写出更精练的文章。

例如,一名学生写《我有一个想法》时,运用了很多累赘重复的词句:“妈妈在下雨天走路时,会将泥浆甩到裤子上,这让她很苦恼。但是我一点都不着急,因为我有好办法,那就是用塑料袋包住裤腿。我的这个好办法让我在下雨天一点都不着急,总是从容不迫。”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看看是否有重复的词句,思考是否能将它们删除。学生发现“但是我一点都不着急,因为我有好办法”和“我的这个好办法让我在下雨天一点都不着急”,在语义上重复,认为“我的这个好办法让我在下雨天一点都不着急”一句拖沓,于是就将其删掉了,这并不影响整篇文章的意思,反而让文章变得更加精练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删句”游戏,让两名学生同时调整一段文章中的词句,看看谁删除的句子多,删得准确。教师要提醒学生只能删掉重复的句子,避免错删具有特定语义的句子,这样表达才更规范。

二、相似创造,让表达更有条理

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写话”,最后再写作,这样虽然降低了学习难度,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但也导致学生不太注意口语表达的顺序,写作时缺少逻辑。教师要指导学生调整词句的顺序,明确其中的逻辑关系。

比如,写作《这儿真美》时,有学生写得散乱,先写了四处都是漂亮的樱花,然后写了河水清澈,里面有很多鱼儿,又回到樱花身上,写樱花飘落的状态很美,没有条理。怎样写才能有条理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写。学生思考后决定先写樱花树的美,然后写花瓣飘落的状态,再过渡到河水,写自己的视线追着花瓣落到水中,看到鱼儿游动,这样写就有逻辑了。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不是一定要按照空间顺序写,可不可以先写主要的景物,再写次要的景物呢?或是反过来,先写次要的景物,再写主要的景物?如有学生别出心裁地想到了按照心情的变化写,写自己心情原本不好,看到的景物很凄清,随着眼前的美景增多,心情也随之变得愉快,这也是可以的。

指导学生调整词句顺序的时候,教师要指导他们按照某个特定的标准,如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或者按照某一主体的顺序,此外还要注意复句中的连词,这样才能让文章更有逻辑性。

三、相似激活,让表达更严谨

很多学生写作时想到什么写什么,忽略了词句之间的呼应和联系。教师在指导学生修改的时候,要指导其探究文章是否有首尾呼应的词语,是否安排了伏笔,是否运用了总分、递进等结构。

比如,写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学生写自己原本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但是在同伴的鼓励下参加了足球比赛,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很开心。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文章中是否缺少了前后呼应的成分:“你的心情原本不好,是如何突然变得开心的?如果能加入一些承上启下的词句,就能让变化不那么突兀了。”怎样承上启下地过渡呢?这对学生来说有难度。可让学生阅读《牛和鹅》,作者是怎样描写对牛和鹅看法的变化的?再看看自己的文章,应该怎样描写心情的变化呢?后来,学生加入了伙伴的劝慰、自己逐渐放松、进球后狂喜等内容,通过这些过渡性的语句,逐步表现了心情的变化。加入了呼应词语后,文章结构变得更加严谨了。

在教学中,教师把课文和写作放在一起,找到了两者的相似性,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教师要通过相似比较、相似创造、相似激活,让学生心中的写作标准更加清晰,学会在写作前谨慎思考,在写作时合理安排,在写作后巧妙调整,进而写出有条理的作品。

猜你喜欢

下雨天词句景物
下雨天
四时景物皆成趣
下雨天
写写冬天的景物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如果
下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