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探究

2022-01-01马艳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应用型教学内容

马艳秋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0 引言

转型应用型高校是自教育部提出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后高校一直在落实的工作,作为高校应用型专业中的必修课程,组织行为学是主要针对组织人员的行为、心理的表现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课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管理组织人员自身的预测能力、控制能力以及引导能力,科学的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在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任务下,《组织行为学》需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教学的方法、改进完善考核方式。

1 高校《组织行为学》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首先,《组织行为学》是高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社会发展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近年来。高校教育已经从精英型人才培养转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阶段,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专业、应用型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都是在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背景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对于人才的培养的定位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下充分调研而来,应用型人才更适合学生的就业发展以及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于《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而言,培养应用型人才更符合专业的定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潜在能力、控制行为能力、分析组织中人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规律,使《组织行为学》课程成为了一门应用型很强的课程。

2 高校《组织行为学》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理念不够完善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组织行为学》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缺少科学的教学理念。应用型人才需具备以下特征:学生的就业导向应充分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学生需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及技术素养、学生需具备积极的创新精神。目前《组织行为学》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虽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理念,但还不够完善和具体,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追求理念的完整和完善,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范畴,将《组织行为学》中个体、群体、组织的关系研究的更为深入和清晰。

2.2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组织行为学》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还是以讲解为主,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是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课堂氛围也较为沉闷、枯燥,尤其缺少实践学习环节。虽然一些高校建立了相关的校外实践基地,但也经常出现基地过于繁忙,无法配合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甚至一些实践基地与学校之间只存在协议上的合作,过于形式化。《组织行为学》课程需要教师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进行教学,教学应在考虑学生需求、课程特色以及实用性上进行充分的考虑,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

2.3 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高校《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教学纲要进行确定的,教学纲要的更新速度较慢,导致教学的内容较为传统和固定。由于教学纲要更新的不够及时,《组织行为学》课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的理论、观点不能充分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内容上的滞后和脱轨导致学生无法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和理论,《组织行为学》本身即是要结合管理前沿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固定的教学内容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

2.4 课程考核评价手段需要优化和健全

考核评价方法是衡量《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以往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评价方法有着诸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以往主要是将学生试卷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方式而忽视过程性评价,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分数比例占据总评价分数很小的比例;试卷考试题目也大多是以记忆性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主,题目类型基本未选择、填空简答题这种传统的题型,将教材内容作为答案的唯一依据。这种单一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切实需求。

3 《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策略

3.1 切实落实“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教学理念

对于应用型高校自身来讲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是其主要办学目标。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技能切实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当中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和普通院校人才教育相比来讲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实践知识及技能的教育,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也主要是针对行业岗位的切实需求所设计,将社会岗位需求当作核心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教育。为此,对《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将教学理念转变为注重实践应用能力教育和培养。在充分了解《组织行为学》课程自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前提下,切实履行并落实“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教学理念,并贯彻到《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方法全过程当中去。在“学以致用”理念下的应让学生系统的了解《组织行为学》当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等知识理论,并明确组织当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对学生自身的自我控制管理、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协调等多方面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用以促学”理念下的《组织行为学》课程应和学生真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师可采用课程讲解及合作探讨、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怎样应用激励理论激励全体行为积极性、怎样使用组织理论打造组织文化等多方面实践能力。

3.2 设置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课程内容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应从理论知识体系、实践实训体系以及科研体系三个层面展开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首先,理论知识体系应设置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以及组织心理与行为的逻辑框架设计,从而确保《组织行为学》课程更具针对性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在设计《组织行为学》教学内容过程中不仅应保证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同时也应确保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比如,在管理类专业个体心理与行为教学过程中就应注重讲解价值观及知觉与个性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价值观念;主要讲解知觉理论是为了使学生在岗位工作过程中防止出现知觉偏见;主要讲解个性理论则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不同人之间的性格差异从而做一名科学高效的管理者。其次,实践体系应包括校内实训以及社会实践两部分,并依据“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基本原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有效锻炼和培养。校内实训具体包含在可让内部的实验模拟、课堂分组合作探讨以及项目教学等实践。比如在教授个体心理与行为过程中就可通过让学生自主实验的形式展开情商、智商、性格以及人格等多方面内容的实践;在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方面,校方可以邀请当地企业的管理层人员进入校园当中与学生开展一场面对面的座谈会,在向学生具体讲解《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实践运用的具体情况以及行业的基本现状,学生也可与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从而获取真实的经验;另外也可带领学生深入到企业当中切实感受各个岗位,在岗位中具体运用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 采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手段

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依据《组织行为学》课程实践性强的特征,充分体现学生在《组织行为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意识,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项目模拟等多中教学手段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比如,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时就应选择合理的案例确保教学有效性,比如在讲解气质理论知识时教师就可引用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中的角色,通过这种主题性的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学生对文学作品当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以及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自身的气质特点展开积极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即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也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主要是通过设计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后让学生自主的展开思考、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再进行分析和升华最终获取和掌握知识。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应注重贴合学生日常生活,比如在讲解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相关理论知识过程中,就可设置这样的问题“请你运用导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通过与大学生自身紧密联系的问题,学生看后首先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在分析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主思考和互相交流,将所学理论真正的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并在这期间学生们的思维和认知会受到相应的锻炼和启发。

3.4 进一步健全《组织行为学》课程考核评价手段

《组织行为学》课程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本身具备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性特征。以分数定成败的单一考核方式导致教师无法通过试卷考核的形式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无法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有一个准确的考核。为此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为突出《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理实一体化特征就必须从考核评价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通过考核评价实现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充分了解和掌握。为此,首先应改变仅凭期末考试定输赢的考核方式。构建一个以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与笔记、实践成果、实践报告等多方面考核的课程考核体系。对于期末考试的题目设计方面应加大实务分析题目的比重,将理实结合的题型作为试卷设计的主要题型从而实现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准确考核。

4 结束语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组织行为学》课程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探索,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导向,在丰富课程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行自我管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自制能力以及协作能力,以此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组织行为学应用型教学内容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