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在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2-01-01于茂兴王东波黄欣

区域治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污染管理

于茂兴,王东波,黄欣

1.山东省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2.山东省济南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

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具体表现为环保大数据的应用提升污染防治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强大数据的应用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一、大数据在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的作用

(一)提升人们的认知程度

对于污染的防治工作,需要提升对前期检测的重视程度,而大数据的运用能够为检测的准确性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改善防治质量。

另外,通过大数据分析环境污染成因,并对污染危害进行分析,将这些内容整理后向公众公布,使得人们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度。

(二)提高环境预警能力

环保大数据能够对生态环境预警能力实现提升。通过对环保大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能够预知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这能够便于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情况提出应急预警。

通过环保大数据能够实现对环境保护决策水平的提升。传统环境保护的决策制定缺乏对相关数据的应用,而通过环保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就能够得到环保状况和发展的数据成果,进而对环境污染防治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信息数据的共享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环保标准、检测设备不断更新,目的在于满足更多数据信息量的处理工作,但数据量增加的同时增加了信息数安全保管处理的难度。使用大数据平台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共享和分段式管理,利用结构化的管理模式,能够为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时数据查询和处理提供有效帮助。在进行污染防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数据资源难以有效共享,导致数据的采集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此,需要建立统一的环境保护制度,根据不同的内容制定相应的监管内容,落实监管责任,提升日常环境保护中数据收集效率。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快速进行信息共享,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这种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局面,对于提升污染防治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数据种类较多,利用大数据可以实现快速处理,并对数据间的关联性进行关联,从而为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一)建立环保大数据共享平台

通过完成更多环境监测设备的设置,需要有效地管理海量的数据与变化,因此也需要更强的数据存储能力的配合,应该以优化与完善传统关系数据库为前提,应该以时间范围进行划分应用分片技术。但是因为数据量非常庞大,可能有数据加载较慢、存储空间不足以及数据报表载入速度较慢等问题出现,从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使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创新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利用Spark和 Hadoop 技术完成环保大数据的分布式处理,构建环保数据处理平台,使各项数据拥有更强的处理效果,能够使应用、存储、管理数据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利用环保大数据处理平台还能有效地管理原有的业务逻辑相关数据,从而大幅度地提升应用环保大数据的效果。为使传统系统中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以通过建立环保大数据共享平台对数据的共享、服务与维护管理功能进行增强,可以高效地处理和整合环保相关的信息数据,完成相关信息的有效共享。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维护管理与运行机制,使数据拥有更高的质量,有效地分类与管理原有数据,提升数据应用的拓展性和灵活性。此外,我国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各种污染物严重地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创新,需要保证模型的正确使用。为更加准确、及时地进行环境污染防治,可以对数值模型的过程分析技术进行利用,从而模拟与计算重污染的生成过程与污染物的演变规律以及分布状态,可以对污染物的根源、密度、发展方向以及趋势进行明确。

(二)构建和完善污染防治的管理体系

为更好地提升环境污染的防治管理效果,相关环保部门要对现阶段管理模式实施改变,对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效使用,结合环境污染的现状,对环境污染的防治管理体系以及模式进行创新,使其能够不断适应环境污染的实时变化情况,实现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使环境污染的防治管理具有准确性和高效性。相关环保部门可以以动态分析的模型对环境污染的防治体系进行针对性构建,对大气、土壤、水质和噪声等方面实现全面监测与防治,并以计算机结合污染类型对防治体系实施完善,针对污染类型和情况进行应急预案的制定,且通过管理体系能够对相关人员在环境污染的防治方面进行经验的丰富以及业务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环境污染的防治管理效果。

1.水污染防治

按照不同区域水质的标准要求,大数据分析筛选归类后,设立预警值,及时判断水质是否满足用水要求、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判断水体是否处于自然状态或者功能性改变。采用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及时消除污染,恢复水体功能。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治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对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与分类,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判造成水质污染主要因子为何物,所造成污染的程度,以及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影响。及时实施消除污染,恢复水体功能,使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2.大气污染防治

在大气环境监测中涉及到的内容和因素很多,而且工程量庞杂,比如常见的PM2.5、SO2等,都属于其研究范围。工作人员需要就大气环境中各种成分、含量以及具体参数等进行记录,分然后借助大数据解析技术对这些数据记进行观察、整理和分析,提升其可视化程度,从而方便人们更好的掌握其规律,了解大气环境变化具体情况。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大气环境越来越关注,人们在针对全天大气环境的平均状况进行了解的同时,针对不同时段大气环境给与重视,同时还包括不同地区及区域内的大气环境变化。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针对大数据采集和解析技术进行全面利用,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大气环境监测站,同时将所有监测设备连接至大数据系统。如此,不仅快速提升针对大气环境参数的采集效率,同时借助联网技术将获取到的数据信息快速上传至气象平台,实现其可视化,方便广大群众针对大气环境具体变化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根据实际进行活动安排。

(三)建立智慧污染防治系统,挖掘与整理环境数据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也导致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长期以来,在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群众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相关的部门在进行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难以及时采取有效的策略,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在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更新污染物的数据信息,可以利用传感器提升对数据收集的效率,从而不断优化我国的生态环境防治制度。在利用现有环境进行污染防治时,需要及时做好数据的发布工作,传统的呈现方式包括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群众只能进行被动接收。大众可以利用智能终端,积极评论,参与环境治理工作,对于改善宣传效果,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此外,对于环境的治理,需要积极转变管理模式,及时做好创新工作,及时发现污染物的具体类型以及危害性。这对于帮助相关部门提出有效的污染治理策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现有数据发布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方式传播,属于对受众的单方面传播,受众接收信息,了解信息。为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技术,配合新媒体,应用到环境监测中去,将传统的单方面信息传播转变为基于公众需求的双向传播模式,配合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云储存技术,落实个性化的数据服务。可以构建线上的环境监督体系,转变政府发布、公众接收的单纯模式,主张公众参与到数据发布中去,构建以微信、微博为支持的新环境监测信息环境,实现环境监督和公众参与的充分结合。工作人员之所以进行环境监测,主要目的是就环境变化情况进行提前了解,方便人们根据预测结果开展不同形式的管理和生产活动。在此过程中,需要借助大数据解析技术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运算,挖掘出其中的相互关系,从而进行更好的预测。而且借助大数据解析技术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处理复杂的数据关系,借助数据分析原理,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解决,并按照一定标准对数据结构进行整理和挖掘,同时连接环境监测系统,针对不同时段、区域内监测到的环境数据进行整理。另外,由于系统在实际编制过程中会自动引入各种气象方程,而且大数据解析技术能够根据这些方程内容,针对各数据间的联系和规律进行自动合理的挖掘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大环境变化情况进行有效预测,为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开展给出指导或建议。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利用大数据建立智能系统平台,做好污染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同时还应该做好宣传工作,提升群众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参与度,全面提升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水平。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污染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台州-电镀厂老板涉嫌环境污染罪被捕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