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建议
2022-01-01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柏才慧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 柏才慧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攸关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目前,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现多数农民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主体意识不强,政府干、农民看现象普遍存在。为此。我们深入镇村调研,走访了机关干部、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整理分析了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一、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认识不到位
我国已全面启动乡村振兴工作,农民通过新闻联播对乡村振兴战略了解一点,但具体该怎么做,怎么融入进去,自己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也不清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镇、村干部带头干,群众积极参与意识不强。
(二)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不强
就我国的现状来看,农业对自然灾害、质量安全、政策、市场等风险的防控能力仍然很弱,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业风险大,还存在靠天吃饭等情况。农民种田的收入不如外出打工收入,甚至有60岁以上的老人外出在工地上干活。
因此,乡村振兴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不强。
(三)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信心不足
由于农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投入不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娱乐设施、自来水、网络等都比较落后;村集体经济不容乐观,村里的项目资金,一是找区级部门要,二是找村里的成功人士赞助,三是农民自己筹集;农村人居环境差等问题的存在,使农村留不住人,人才短缺严重,专业人才不愿下农村,本土人才也“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愿留在家乡就业,从而让农民对发展农业生产,振兴乡村的信心不足。
(四)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不够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现在有精力、有能力农民的都外出务工经商去了,乡村振兴参与度较高的主要是传统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这两部分。
传统农民这个群体现在多数是中老年人,综合素质总体偏低,有的还要带孙辈,精力不足,他们的家就是安度晚年,对提高生活水平无过多追求,对创新发展更是不想,只是种一点稻谷蔬菜自己吃,过得悠闲。对于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心无力。还有少数中青年,但多是病残,总体文化程度不高,精力不足能力不强。新型职业农民这个群体,虽年富力强,知识丰富、乐意接受新鲜事物,也喜欢创新冒险,但人数不多,对乡村振兴的支撑力度不够。
(五)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不大
镇村干部忙于应付上面的各种检查,疏于农民利益诉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前期规划,习惯于请大学或机构的设计部门来规划,多由政府做主,很少倾听农民的心声。对于村发展什么产业、领导拍板,有的也不顾镇村实际。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主体作用发挥的空间受限。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建议
(一)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责任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人有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人有责。通过会议、知识讲座、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横幅标语、村电子大屏、村大喇叭、宣传单、微信等宣传手段进行宣传。组织志愿者小分队,通过“微宣讲”,采用三句半、小品、快板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入村入户进行宣传,把我国实施乡村战略的重大意义,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主体责任和主体作用讲清楚,使农民在活动中真正明白自己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提升农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使农民更加关心家乡发展,积极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
(二)激活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乡村美丽了、富有了,农民是直接受益者,要激活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1)吸引农民参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要紧紧依靠农民、一切为了农民,政府可以引导,但绝不能包办代替,要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农民组织发动起来,让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广泛听取农民对于乡村规划、新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意见,让农民全程参与规划编制、新村布局选址、新居户型设计、工程质量监管等各个环节。
(2)引导农村绿化美化。着力开展“绿色通道”和“秀美村庄”建设行动,发动群众造林、植树、绿化乡村公路,让农村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共绘“山水人村”相融相伴的和美画卷。
(3)树立乡村文明新风。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文化振兴。通过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自信,提振精气神、增强凝聚力,为乡村振兴“铸魂”。积极营造农民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发展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重大工程。争创人人都是乡村文化的坚定守护者、积极引导者、忠实传承者和创新发展者。一是树新风。通过家规家训进农家和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专项行动,倡导农民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健康、文明新风尚。二是畅道德。利用村民学校、文化墙、文化广场和村小组微信群,组织开展道德教育活动。通过在乡村广泛开展评选“建设乡村贡献者”“好婆婆”“好媳妇”“最美保洁员”“文明家庭”等活动,用村里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农民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守护者。
(三)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信心
(1)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组建专业合作社,培育农业职业经济人,发展有地方特色、顺应市场需求的产业。以合作社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合作,最终共同发展。如村集体可开发乡乡村文化旅游业和养老等产业。
(2)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广运用高标准农田、高效设施农业,为新技术的产生创造条件,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持。
(3)加快运用数字技术。在农业种养殖中,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实际应用,帮助理顺农业信息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有利于实现农业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化。
(4)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利用电商这一渠道,完善农村的物流链、产品供应链等,加强城乡交流,让农产品“走出去”,解决农民买难和卖难问题,使农民生产更方便、生活更幸福。
(5)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通过完善村小学校、村卫生院、村文化大院等设施,提供人才支持;改革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让农民在农村发展安心、放心、舒心,幸福,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工作。
(四)提升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
(1)培养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国家要扩大高校、高职院校农业方向的招生,号召更多有志的学生学习与农业相关的专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他们回乡创业发展,壮大农村的人才队伍,乡村振兴才有活力。
(2)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利用高校、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开发实用性培训课程,组织中青年农民参加培训。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到农业产业发展先进的地方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打开他们发展的思维,拓宽农民发展视野,培养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等。以此,打造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
(3)改变传统农民思想观念。传统农民大多观念陈旧,缺乏新知识、新技能,但他们能吃苦,对农村农业土地感情深,他们是农村的“定心盘”。我们可以依托三下乡、农村课堂、乡村振兴培训学习等资源,通过图片宣传、培训教育、参观学习、聘请农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等多种方式,让传统农民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提升农业生产新技能,主动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引智、引才。针对在外有技术的务工人员、经商的成功人士,从文化、政策、情感等多角度提升农村吸引力,以诚恳的姿态邀请他们返乡创新创业,带领村民致富。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城乡对接,搭建好引才聚才用才平台,并针对他们的实际困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他们安心回家创业,建设美好家园。
(五)营造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环境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择一个好书记;组建一支有执行力的村组织班子;建好几个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培育一批好党员,起到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坚持党的领导,营造支部统筹、党员带头、农民跟进的环境。
(2)坚持民主管理,探索有效的治村方法。要在民主建设实践上大胆创新,可以“村规民约”治村的有效方法。一是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深入每户征集意见,经党员会、代表会和户主会表决通过,不断修订完善各项条款的系统、明确的新,确保村里各项工作均有章可循,提高了办事效率,也体现了民主。二是规范村级工作制度。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在民主管理中的促进作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以使各项工作在执行操作过程中更到位、更规范。
(3)发挥乡贤队伍的作用。 将新乡贤队伍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合理搭建新乡贤人员的工作平台,组建农村“乡亲志愿服务团”;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贡献力量,提升乡贤影响力,营造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