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职教集团构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机制的路径研究
2022-01-01何文娟
何文娟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根据社会分工理论,高职院校需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职责是指高职院校所履行的职能。高职院校的职能既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发展的有效结合。目前高等院校所承担的四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在中国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通过输送人才、成果转化等方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服务就是社会服务职能。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难以有效整合科研、人才、设备等资源并运用到社会服务中去,必须看到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不足和社会服务机制构建的迫切性[1]。
职教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组织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而成立的教育团体,目前在促进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改革及优质资源共融共享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9年9月和2020年10月,教育部职成司两次启动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遴选工作,2020年底初步形成300 个左右的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所遴选的示范职教集团有效整合集团内的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实现供需对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互利共赢,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提供强力人才支撑。本文依托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探索校企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专业共建、技术共研、人才共育、就业共担的合作模式,作为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创新社会服务机制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
一、高职院校构建社会服务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在高职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今天,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既是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大势所趋,也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力的需要。
(一)顺应国家政策指引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院校要牢固树立社会服务意识,开展全方位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4 号),提出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遴选出50 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通过5年的建设,所遴选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将在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等方面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形成有利于高职院校构建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的环境,对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021年1月和3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印发以来,湖南、浙江、山东、深圳、广西、福建等地陆续公布或支持20 余所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这是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进行的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和提升,是高职院校进行高水平专业(专业群)建设、教科研改革及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提高适应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与行业企业积极对接,可以增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交流,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及发展动态,分析市场和产业经济特点,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更新升级实训设备,实现课程目标紧贴市场需求、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要求深度融合,培养的人才可以迅速胜任岗位工作需求。开展社会服务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水平及成果转化能力。通过社会服务参与成员共同研发,促进“科研、教学、应用”三者良性互动、共同提升;依托社会服务平台,在横向课题上进一步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间的合作力度,在纵向课题上大力拓展重点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实现科研成果推广、服务经济社会的最终目的,逐步提升高职院校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
(三)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现代职教体系中为经济社会作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社会输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根据《2020 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院校将近60% 的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超过1/4 的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66% 的毕业生在中小微企业就职。高职院校在2019年共扩招116 万人,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源。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包含四大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产业,其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最活跃的领域,也是高职技能人才从业最多的领域。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政策,专业布局契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专业布点数按产业发展比例优化调整。高职院校为促进社会人员职业技能的成长,一方面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服务和“非学历”职业资格鉴定,为社会人员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及考证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和师资优势,开展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员工的培训工作,让员工接受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高职院校只有建立起健全的社会服务机制,为社会、企业提供丰富有效的社会服务,才能与社会、企业建立共融共生、融洽和谐的发展关系。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广东省87 所独立设置高职院校进行网上资料收集和部分院校的调研发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普遍存在管理机构尚未构建,运行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需探索构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的新途径。
(一)社会服务管理职能部门尚未建立
建立社会服务组织管理机构,从组织上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经济提供基本保障,是高职院校构建社会服务体制的首要任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处于建设发展时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观念意识相对薄弱,未能设立专门管理社会服务工作的职能部门,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也就成了一种形式,成了学校内涵建设评估验收的一项阶段性任务,不能有系统、有组织、有效率地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因此,要想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的社会发展的职能,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部门和执行机构。
(二)社会服务相关制度不健全
在高职院校实施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制度不仅提供社会服务项目的工作规范,也是保障社会服务利益相关的基本措施。目前国家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指导性意见相对缺乏,相关行政部门未出台有力推动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工作的相关制度,高职院校也未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社会服务实施细则。参与校企合作各方的职责和权益不能明确,社会服务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成果分配难以协调,缺乏“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保障机制,以致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很难落到实处,因此,相关行政部门应主动联系校企合作各方进行顶层规划和设计,制定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宏观指导性意见,充分协调社会服务各方利益,对社会服务工作各环节作出具体规定[2]。
(三)社会服务信息共享机制尚未构建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置身于激烈的市场经济运作环境中,准确有效地获得信息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服务合作过程中进行判断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信息分享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仅仅凭借领导或教师个人的社会关系来获取信息进行合作,社会服务相关的经验和做法也基本在校内分享,信息分享机制未建立,以致于社会服务信息不准确、不对称,社会服务经验借鉴受限,无法推进社会服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3]。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主体作用,协调社会服务各参与方建立社会服务信息分享机制、建设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准确合理共享、营造良好的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社会服务激励措施缺乏
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极大地调动社会服务参与者的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是实现社会服务目标的动力源。目前高职院校承担和实践社会服务工作的是优秀的教师群体,但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投入社会服务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基本是为了完成学校内涵建设任务而走过场,真正把社会服务作为常规性工作来开展的并不多。由于缺少社会服务的激励措施,即使有些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也不愿意拿出来分享。要想调动广大教师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使教师愿意分享社会服务业绩和成果,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出台社会服务激励措施,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依托职教集团构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机制的路径
职业教育集团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能有效汇聚集团内外各种资源并加以整合优化、科学运用,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依托职教集团科学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导致管理分散,服务工作的开展没有系统性和规范性[4]。因此,建立社会服务机制的首要任务是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强化社会服务管理职能。一是以职教集团为依托,联合集团内核心行业企业、中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理事会,实行理事会制,完善职教集团内部运行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提升职业院校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二是按照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要求,集团内学校与理事会范围共建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和社会服务工作小组,分别负责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及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形成校企双向驱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内源和合作共进的社会服务机制。三是依托集团各专业委员会,形成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实训链、信息链、科研成果转化链、就业链等多链衔接的运行机制,有效促进集团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发展,在保障集团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努力拓展社会服务合作范围,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二)依托职教集团完善社会服务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从国家政府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一是通过办学体制、管理办法、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倾斜,让职教集团的建设向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社会服务的方向靠拢,营造有利于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依托职教集团,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组织机构,制订理事会章程及理事会决策议事、校企合作培训、社会服务项目开发等系列运行管理规章制度[5]。三是依托集团专业建设委员会,修订理事会监督等制度,不断完善自身运行机制,积极推动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形成符合职教发展规律、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运行、管理、保障和激励评价机制。四是通过完善职教集团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专业教师工作室、教师企业工作站、合作学院等载体,不断完善合作办学、育人、就业、发展等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校、企三方的优势,提高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三)依托职教集团构建社会服务信息共享机制
借助职教集团平台,建立集团社会服务资源库,全力打造校企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资源共享构建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的交流机制,达成校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信息资源库的内容主要包括服务供需信息、服务队伍信息及服务设备设施与场地信息。集团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加速集团成员需求供给互动,实现资源共享[6]。一是将集团成员的社会服务需求信息和项目纳入资源库予以展示,社会服务参与方对社会服务供需信息有更为直观的了解,有利于双方对接、解决服务供需来源不足的问题。二是通过整合集团内科研人员资源,共同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科研创新团队的集群效应。通过分层建设、分类推进、梯度发展,培养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建设集团资源库,将集团各成员单位中处于不同运行状态的设备设施、实践场地纳入资源库,在开展社会服务时合理利用,既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便利,也可以使集团成员的实训基地、图书资源、各研究院所、网络资源平台等得以充分利用。
(四)依托职教集团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
调动教师开展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的积极性,需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一是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突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将教师参与企业科技创新服务、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培训等工作业绩纳入教师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岗位津贴分配等。二是修订完善科研与社会服务的管理制度、奖励制度、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等,形成教师参与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动力机制、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三是设置科研专岗试点,探索教师分类考核改革,建立兼顾投入与产出、平衡教学与科研、综合数量与质量的教职工绩效管理体系,提升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7]。四是规定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的时间,实行教学工作量改革,把非教学任务工作量纳入教师岗位职责进行考核,进一步强化绩效工资业绩导向的激励作用,切实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四、结语
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社会服务机制尚未构建,管理部门的缺失、制度不健全、信息共享不通畅、激励措施的缺乏等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短板。职教集团化办学作为新型的办学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变革,能有效汇聚集团内外各种资源整合优化并科学运用,促进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弥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几大短板。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范畴较大,牵涉到服务参与各方的利益,必须要在政府部门主导下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出相关制度法规,为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提出宏观指导性意见,充分协调各方利益,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激励环境。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服务时,应充分考虑专业性质和地区产业结构,准确了解合作企业的利益点,努力争取政府优惠政策扶持,积极推进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