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整合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2022-01-01吴红燕郑佳乐
吴红燕 郑佳乐
(宁波市北仑区长江小学,浙江 宁波 315800)
坚持立德树人,学校就要构建一个资源共享、课程共融、全员共育的思政整合课程[1]。围绕“尚善”的德育理念,通过梳理课程核心资源,构建“尚善”德育新样态,引领学生重建美好的德育生活,形成长江小学“思政+”课程体系。
一、梳理目标序列,把握课程制定准则
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由于整合课程的特殊性质,其目标制定要从学生的整个德育生活考虑,以“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为主要参考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考察学生的实际需求。按学生的年龄阶段,从“道德素质教育目标”“ 法纪素质目标”“ 心理素质目标”“思想素质目标”“政治素质目标”五个方面入手,以分年段、分主题的方式制定目标,不同年段的同一主题的教学目标存在螺旋上升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结合学校特色德育,整合目标体系
“德”的内涵丰富,为打造有“长江”特色的德育品牌,在目标制定上也要紧紧围绕学校原有特色这块沃土。学校围绕“尚善”思政教育理念,将学校德育目标与梳理出的主题目标有机结合,搭建出具有特色的德育课程的整体框架。结合学校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德育要求与偏重,将德育目标创新地分类再建,凸显学校的思政德育特色[2]。
(二)分析主要学科目标,理清目标关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存在同一德育目标重复出现的现象。以“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德育目标为例,分别出现在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我在这里长大》、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这些内容虽然有同一性,但又是递进关系的,所以要抓住不同的训练点进行整合构建,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螺旋上升,避免同一内容的简单重复。
(三)联结不同学科目标,整合德育目标
尽管“道德与法治”“安全与快乐同行”“心理健康”“少先队活动”等不同类别的课程目标表述有差异,但课程间的共性依然存在,所以要在这些教材中找到有共性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以“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德育目标为例,发现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教学统筹安排的时间往往在4 月份左右,恰逢植树节和劳动节,而学校在这个时间段会安排开展以“环保”和“劳动”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在二年级语文中有《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在科学教材中也有对自然和动物的认识,这些课程目标都有涉及到“环保”这一主题,将所有学科目标中重复的部分进行整合,不需要再反复教授,以达到删繁就简,有效集中的目的。
二、探索“思政+”课程整合的资源整合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诸种资源因素与实施课程的各种条件要素,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是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对于思政这门综合性的学科而言,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更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一)整合不同学科的教材资源
1.删繁就简,避免重复学习。学生在重复的教材内容中渐渐失去了兴趣。所以,教材的整合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对重复交叉的学习内容进行归并、删减。比如:二年级上册的《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与《我看宁波》中的《走进院士林》有交叉的部分。因此,以“歌颂家乡人”为主题,在品德、地方课程中就这两部分内容进行综合性学习。通过初步整合,学生初步了解了宁波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的家乡人,感受家乡人对家乡发展不遗余力做贡献的精神,激发学生树立愿为家乡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2.重点补充,凸显德育重心。现行的材料泛滥,但资料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略显单薄。我们根据主题增加相关的学习内容,通过拓展的方法进行学科外知识的补充。教学二年级上册的《家乡新变化》时,通过二十年来家乡北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众多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教学中补充《迅速发展的临港工业》的内容作为家乡特色资料,删除重复交叉的内容,增加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材料,实现大道至简的理想。
3.融会贯通,促成教材契合。除了对教材机械化的“删”“减”之外,更高层次的应该是恰如其分地进行融合。融合,是建立在目标统一的基础上的,严丝合缝地把相关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安全护我成长》这一单元,结合《与安全同行》这一资源自然融合起来。
4.重组重构,按需精编整合。重构是材料整合的最高层次,也是融合度最高的整合形式。重构式课程整合大多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它带有明显的学校烙印。如将《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和学校开学适应周活动相融合,其育人目标都是帮助学生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化,使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新模式,培养良好的纪律和行为习惯。其目标具有一致性,将平面的教材搬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之中,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大部队的相关活动有机结合。
(二)整合学生的校外生活资源
思政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具有生活性、综合性的特点,其目的也是让学生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思政整合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
1.整合社会资源。教师整合当下时政热点融于教学之中,用当下社会热点、新鲜案例分析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如2020年春节“疫情”爆发,“疫情”主题下的道德教育就是丰富而真实的思政教学资源。因此,学校开展了疫情下的“思政+”整合课程,上好了“战疫”这本无字之书,让学生在个人道德和国家情怀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证明 (1)由τCSI⊆τ,clX{x}⊆clCSI(X){x},下证clCSI(X){x}⊆clX{x},只需证XclX{x}⊆XclCSI(X){x}。注意到XclCSI(X){x}=intCSI(X)(X{x})及XclX{x}⊆X{x},于是又只需证XclX{x}∈τCSI即可。
2.整合地方资源。整合区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充分挖掘本地区特有的革命文化、历史传统文化等教学资源,系统整合融入思政课堂,构建思政课程课内外整合格局。如北仑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张人亚党章学堂”,烈士陵墓教育基地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
(三)整合师生的校内活动资源
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思政教育更多是浮于认知层面,要通过实践才能使教育目标真正落地。与学校各种德育主题活动整合能使学生的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2]。
1.与大队部德育活动整合。给学生创设理论指导实践的机会,真正落实思政课堂的教育目标,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如大部队开展的“开心农场”农田招标活动,就是落实劳动教育的点金石,让学生实地“犁地、种子、除草、施肥”,去体验稼樯不易。学生掌握了基础的劳作方法和技巧,更可贵的是对艰辛得来的劳动果实分外珍惜,不再轻易浪费粮食。
2.与校园特色主题活动整合。学校的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节庆日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修炼自己道德品质、培育各项技能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展示舞台。如在设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德育主题时,将课堂内容与读书节制作传统文化主题书签、书写经典的活动结合,孩子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3.与学校德育活动整合。学校德育体系包括“百川学堂”“长江潮活动”等,内涵丰富,涉及广泛,在思政+课程中都进行了相应的整合。近年来,“环保”是个高频词汇,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德育目标。课堂上,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环保”的种子,课后就可以与“长江潮”志愿活动整合起来,践行垃圾分类。这样做,打破了课堂内外的桎梏,引进丰富的校外资源多方互动,这正是整合课程所追求的目标。
三、研究“思政+”课程整合的实施模式
课程过程模式注重一般的目的和开发的程序和原则,强调课程开发要适应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3]。为落实目标达成,在一段时间的探索中,研究出三种实施模式:
(一)模式一:驻守“课堂”本位
1.嵌入式。根据整合目标达成的需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嵌入其他课程相关的内容,为主学科服务,嵌入的内容作为补充。如排队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但是众生百态,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在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大家排好队》一课学习时,唤醒学生真实回忆,将生活中的排队场景用画笔记录下来。在课程结束后,将学生的作品装订起来,制做成一本别具特色的绘本。学生在自己的画作中引发共鸣,这样整合的形式提供给孩子独特的体验。
2.延伸式。如果说嵌入式的整合模式是对原有课程设计的一种有预谋、有新意地打破,是一种补充的手段;那么延伸式模式则更倾向于课程的拓展和实践。如二年级下册《小水滴的诉说》和五年级的科学课《水循环》进行整合,教师把《水循环》的微实验视频放到课程结束之后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同时更要珍惜自然界珍贵的水资源。站在思政教育的角度,又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探索世界的大门。
(二)模式二:紧抓“活动”载体
儿童的生活世界应该是丰富而真实的。教育如果不通过生活的形式来实现,结果将形成死气沉沉、呆板的局面[5]。思政课程作为一种“形而上”的学科,如果不能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那么想要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就是一种天方夜谭[4]。所以思政课程的整合离不开学生真实的活动体验。例如: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我们的守护者》,结合学校“百川讲堂”以模拟法庭的活动形式开展,通过真实情境的推演,学生反而对于法律的部分流程已经熟知,这是封闭式课堂无法带学生领略的。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体验到了以活动载体的“思政+”整合课程,在体验中秉承“善心”、践行“善行”、凝聚“善思”。
(三)模式三:开展“云上”微课
“云上”微课即“线上网课”模式。2020 年的“抗疫”成为一种可以开发的课程。“思政+”整合课程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为向导,通过有机融合这次疫情中的重要事件,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学校思政团队为学生们奉上了6 堂高品质的思政微课。这样的尝试成为学生漫漫的人生旅途中的“小小萤火”,裹挟着正义的能量,蕴藉着足以支撑起信念的光辉。
四、创新“思政+”课程整合的课时设置
为了配合不同整合教学的实施方式,在课时的设置上也做了弹性安排。
(一)“1+1”课时整合
在这种整合方式中,前面的“1”代表一个大约40 分钟的课时,后面的“1”代表一课时或一天或是不能确定的一个时间单位。对于“活动”载体通常采用这种课时整合。一般相应教材内容在40 分钟内即可完成,但是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又要具体分析,如班级的校内实践活动为一课时,而课外实践活动至少需要一天;如果与校级大队部或者德育处活动相结合,那么这个时长是不能确定的,要按照具体的情况来安排。
(二)学期课时整合
如果是校级层面的“思政+”整合课程需要学期的课时整合,对于主题融合这种整合方式,往往是在期初确立一个共同的主题形成相应的方案,但是具体实施时间要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会错落分散在一学期的整条时间线上。如对“云上”微课这种在“特殊时期”出现的整合模式来说,有着播放时长较短的特点,一般不会超过20 分钟。所以可以将微课成果作为课外补充资料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自主学习。
五、构建“思政+”课程整合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判断其价值和适应性,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科学的、可观的证据,它还包括学业评价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5]。但是由于思政课程并不是强调知识性的课程,所以评价不能只依靠定量测量的方式,而应该思考更灵活、有效的方式[6]。
(一)学习收获展示评价
开发两个展示平台——教室里的学习园地和校园内专栏展示还孩子们的学习收获。建议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学生的活动过程,作品凸显出来,展示学生在整合课程中的收获;也可以将优秀的作品投稿各类报刊杂志,对优秀课例进行录像并展示,充分让孩子体会思政整合课程对自己带来的改变。
(二)创新评价自成体系
在整合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针对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与大队部适应活动,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出一套凸显学校“尚善”特色的评价系统,即《善娃手册》,以这一个成功点为突破口。下一阶段学校将着眼于整个整合课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对大多数学生都适用的《善娃手册》。
六、研究成果
纵观学校两年来关于小学“思政+”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以整合目标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主要内容,创设三种各具特色的实施方式,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助推了长江小学“尚善”特色的德育品牌的形成。
第一,探索出“思政+”教学的新模式。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核心,全盘统筹整合各类德育课程资源,探索出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小学思政课程整合的途径与策略。包括:1.两个维度梳理目标,“或聚或散”引领课程开发;2.三种资源有效整合,“减材增效”助力德育落地;3.三种模式协同并进,“机动灵活”贯穿学生生活。
第二,课程整合对学生的培养有作用。“思政+”德育整合课程改变了传统德育,使品德教学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在三年级的调查问卷中,学生对“思政+”整合的课程喜欢程度高达96%,学生学习专注度高。与丰富的实践活动结合的“思政+”整合课程为学生的践行提供了空间,逐渐将道德内化成下意识的行动,达成“知行合一”,存善心、做善行。打破了阻隔校内与校外的藩篱,通过丰富的活动观察与改变周围的人和事,将学生的学习从书斋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第三,课程整合转变了教师的思维。思政课程整合减轻了身兼数职的专项德育课程任课教师的负担,激发了教师的参与热情。经历了课程整合过程的教师,突破了学科教师的局限,突破了思维的定势,而是放眼于一切时间与空间,这些都可能成为课程资源或教学资源。在深入的合作中,教师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提升,从一个人的“唱独角戏”,变成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