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源数据构建的公路信用体系及其场景应用

2022-01-01黄小弟姜玉杰刘庆斌高杰孙绍云

中国公路 2022年5期
关键词:国省收费公路干线

黄小弟 姜玉杰 刘庆斌 高杰 孙绍云

(1.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路网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云南 昆明 650000;2.山东高速云南发展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目前,我国公路网络渐密,但公路信用体系配套建设尚不成熟,大多处于探索阶段,且试点多侧重于企业层面的监管,针对个体自然人的信用体系建设尚未有效推进,导致失信违法成本不高,进而间接地导致了各类超限超载、偷逃通行费及交通事故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十二五”以来,基于我国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信息化集成系统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在公路行业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了公路基础设施,尤其是收费公路的数字化和网联化。近年来,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国养护大检查及最新的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的部署,各省市国省干线大步推进“非现场执法治超、测速系统、关键点位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如何利用收费公路和国省干线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成果,统筹整合分析多源数据,构建公路信用体系,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总体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1.政策层面

近年来,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先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重点规划交通运输行业信用建设,强调要推进信用信息采集、评价机制构建和信用信息的应用。其中在收费公路层面,交通运输部《收费公路联网收费运营和服务规程(2020)》中提及“作为收费公路联网收费信用体系建设的数据支撑,各省可将经营者的信用数据纳入运输行程核验因素中”。上述政策文件,为公路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

2.法律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都有明确规定,处理收费站车辆通行有关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在使用处理前,应事先征得个人信息所涉主体的同意,公开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处理该信息的规则,并明示使用个人信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不得过度使用和处理。因此,使用和处理涉及客户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的行为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数据及技术层面

目前,基于现有的信息化建设,汇聚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流水、ETC门架计费、部省中心清拆分、ETC发行等数据)、普通国省干线(非现场执法、治超)、农村公路(超员、超载、超限、超速等)等现有数据源,涉及数据、图片、视频等多维度信息,并基于上述原始数据构建信用体系,从数据层面来看是充分的;同时,基于现有的硬件资源、软件架构及网络、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对于区域范围内单个或多个用户的画像构建、信息推送及信用评估等工作,可实现秒级响应,技术上不存在制约和阻碍。

4.应用场景层面

公路的信用体系建设,在普通国省干线层面,可有效实现对在途货车的超限超载、车辆超速、客班车超载等考核监管;在收费公路层面,可以实现偷逃通行费惩处、车辆预约快速通行、货车ETC发行、ETC线下场景拓展等领域的应用,整体来看,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二)必要性分析

截至2020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28087万辆,高速公路里程为16.1万公里,国省干线里程为75.34万公里,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60171.85亿吨、4641.01亿人公里。相比而言,因为超限超载、不规范驾驶运输造成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仅2019年交通事故发生总计247646起,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总计134618万元。

公路信用体系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针对企业单位及个体自然人等,加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惩处,提高失信违约的成本和门槛;依托互联网信息共享机制,推送公路行业信用信息至更多行业,推动原本不对称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进而在全网、全行业,甚至全国范围内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格局,从源头上形成震慑力,把各类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同时,不断提升守信的激励措施,例如把公路信用纳入银行征信体系,增加授信额度、延长授信时间周期等,或者优先享受行业内的试点示范工作等,不断营造全社会的守信氛围。

二、探索与思考

(一)总体架构

本文基于公路行业领域的实际和现有信息系统平台的部署架构,按照“新形势、新要求、新业态”,系统构建统一的技术逻辑架构,旨在通过打通联网“收费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等路网内数字化基础设施,综合运用“公路信用体系”系统解决历史疑难问题,利用“信用”新思路解决传统问题,引领新格局、新模式的建立。

(二)技术路线

构建公路信用体系的核心是数据资源的充分应用。本文从数据汇聚分析、数据共享、数据应用三个方面分析技术路线。

数据汇聚分析层面,立足路网自身的基础数据,复用现有路网沿线的信息化设施设备,整合汇聚现有收费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数据资源,搭建信用监管平台,构建车辆用户画像模型,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并基于大数据技术实施筛选和分析,完成信用评估。

数据共享层面,配套建立公路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加强“跨层级、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在保障数据安全、可控前提下,通过数据中台技术,对外提供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共享数据,确保信息归集共享;同时也避免信息系统的重复投资建设。

数据应用层面,加快形成信用治理新格局,不断深化信用在各行业、领域范围内的运用,重点做好收费公路出行服务领域、货物运输行业、农村公路建设等领域的信用监管。

(三)应用场景

依托公路信用体系的建立,配套严格的失信处置措施,重点开展几个方面的工作并形成有效约束。

1.收费公路方面

ETC发行方面,通过车辆用户的精准识别评估,可系统解决当前部分省份3型~6型货车无法申领记账卡的需求缺口,积极拓展ETC路下应用场景,不断提升ETC发行效率和规模。

预约通行方面,探索尝试推进绿通车辆预约、移动支付等失败车辆先行后付等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路网的通行速率和承载力。

收费稽核方面,把稽核结果直接与车辆信用挂钩,从源头上对偷逃费行为形成震慑,减少路网业主单位的稽核难度,避免通行费流失。

把严重失信车辆纳入黑名单,采取配套惩处措施。例如在一定期限内禁止通行高速公路、车辆年检不予通过等,强化惩处的底线管理。

2.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方面

国省干线治超治限管理方面,依托路侧的非现场执法系统,强化普通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的超限超载治理,并通过打通高速公路的治超体系,形成路网内的全时段货运治超监管。

客运班车和校车的超载管理方面,依托关键点位的热成像感知系统或车辆内部视频监控,重点统计分析车辆内部乘载人员数量。

特殊车辆管理方面,强化“两客一危”、大件运输车辆、防疫运输车辆等特殊车辆的管理,提升监管效率,为有关事件溯源分析提供证据链。

三、结语

本文立足公路行业实际,结合行业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痛点,从可行性、必要性两个维度总体分析论证公路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架构及技术路线;从收费公路、国省干线等两个方面探索并思考了应用场景,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猜你喜欢

国省收费公路干线
交通运输部:1~8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34万亿元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的灰色分析与预测
2014年我国收费公路亏损1571.1亿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
重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