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读写结合的指导策略

2022-01-01如东县岔南小学查筱棠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5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文本课文

如东县岔南小学 查筱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效果,值得教师广泛研究和探讨。笔者发现,通过开展理论研究、课堂实践分析、读写结合的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对此,笔者经过深入探讨结合的研究策略,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促进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和借鉴。

一、正确把握文本线索,理清表达顺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事件发展的过程,把握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作顺序等。依据教学目标优化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使写出来的文章层次分明。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线索,以线索作为阅读的切入口,把握上下文的联系,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使得教学不是简单停留在阅读层面,而是更注重写作的逻辑思维训练,进而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

学生要根据段式的特点,学习构段的方式。在写作时,表达要有顺序。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让他们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了解篇章布局的特点,让学生熟练运用,借助课文的例子,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对构段方式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二、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

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能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技巧。

语文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基,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这些文章的语言很规范。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要依托课文,让学生仔细品读这些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将阅读内容内化吸收,灵活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在阅读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作者的语言有哪些特色?目前,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是经典之作,教材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表达情感、撰写文章的重要参考资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文章中有特色的语言,借此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抓住文本语言的亮点

在写作时,作者运用富有特色的语言,会使文章更有意蕴。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这类文章,圈画文中使用了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这些好的语句、段落是整篇文章的亮点,同时也会凸显文章的特色。

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文章中的典型词句,透彻理解文中富含人文意蕴的词句,也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还要引导学生记笔记,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加强语感训练。

以三年级上册《花钟》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概括花的特征并把握作者写花的具体方法。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几种花,要抓住花的主要特征,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并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作,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四、抓住文本的“空白点”

在文本中作者会留出很多空白点,这些是作者写得比较简洁的地方,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深入探究课文,先找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去填补这些空白。这种训练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

以五年级《穷人》这篇课文为例,原文第7段描写了桑拿看见西姆一家的窘迫遭遇,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揣摩桑拿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对课文进行续写,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五、借鉴文本的写作方法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类型丰富多样,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借鉴,学生要学习其中的写作手法,比如联想、想象、对比等。在教学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分析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学以致用,灵活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以六年级下册《匆匆》这篇课文为例,作者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在文章中,作者还写了燕子、桃花、柳树、太阳等自然界的事物,这些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分析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关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以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

六、在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很多经典之作,这些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这些文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也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文本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经典篇章,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深度分析,让学生都能够在写作时借鉴,为后续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圈画出文中的优美语言并背诵,这样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素材。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有欢笑声,有车马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草原此时此刻的场景,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当时的声音又是什么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重点分析文章中的此类句子,让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强化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往往是以阅读教学为基础。学生只有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在研读课文时,深入文本,让自己进入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才可能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挖掘课文中蕴藏的情感元素,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我们最好的老师》的教学为例,教师要深度挖掘文章蕴藏的情感元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捕捉学生的兴奋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让学生回忆与教师相处的点点滴滴,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联想到教师对自己的无私付出,并想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写作练习中。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八、开展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说话训练和写作训练也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说话训练,这样能够实现阅读与写作相融合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常来讲,口语交际是写作的基础,在说话训练中,学生就能够锻炼清晰的表达能力,能够有效避免说话思路混乱等问题,还能够进一步增强表达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唯一的听众,教师要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分析。文本中有这么一句:“他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师,曾经是首席小提琴手,你却说他是聋子”,这句话独立成段,意义深远。研读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猜测文中的“我”心里是怎么想的?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谈谈文章作者是怎样表达主题的,大家如何理解这句话。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开展写作训练。在写作时,学生要将写作思路清晰展现出来。通过开展有效的深化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善于捕捉读写结合点,建立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创设合理的表达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师要把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将学习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读懂文章,在读懂之后,如何学会使用阅读素材写作,让学生能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对教材课文有更深的领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从学生学习的课本入手,结合优质的教学素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紧扣语文教材,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重视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背课文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