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帮扶过程中的作用路径探究

2022-01-01周鹏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社团成员育人

周鹏生

(西北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124)

一、引言

在2021年2月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对于我们探究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确定了目标、树立了标杆。教育部已经推动“三全育人”的综合改革试点,其中“全方位育人”是指育人无处不在,也包括了高校社团的育人功能。我们要结合党史学习,学史力行,悟思想、办实事。探讨高校社团育人就是一个悟思想、开新局的实践过程。2016年出台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1]指出,高校学生社团要“善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线上和线下课外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同学综合素质,促进同学成长成才”。学者对社团的育人功能探讨得比较多,如陆凯等人(2017)探讨了社团文化育人机制,提出了包括濡化、内化、外化的三重递进循环结构[2]。王宁等人(2018)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从不同学科视角挖掘大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从而使之优化[3]。胡业宇(2019)提出要将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与高校社团育人功能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4]。康娜(2021)提出要建设认知教育与行为管理相结合的高校大学生心理管理体系[5]。

在政策倾向于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扶持的同时各高校也注意到,贫困大学生更需要心理支持。用心理学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要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文章在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拟从高校社团活动的心理帮扶作用出发,以期探讨在心理帮扶过程中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以及高校社团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二、高校社团活动的心理帮扶作用

(一)高校社团活动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帮扶的重要途径

从社团的性质来说,它是大学生自己的组织。社团在诞生之初,就是为大学生服务的,大学生加入社团后,自愿参加且为之奉献时间和精力,因而其在大学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社团成员为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社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某种需求,社团活动成为区分是否加入社团的大学生特征的标志,也成为大学生活中具有特色的一部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和教育全过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突出强调了树人、树德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载体是社团的实践活动。某些特色社团,如心灵晴空社团,结合专业团体辅导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参与活动的大学生掌握了一些疏导情绪的技巧,以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高校社团活动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帮扶的必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了解到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社团成员之间的差异,在互动中获得个体的人生体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自己的道德生活之中。高校社团是高校学生活动的主阵地,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具备“四有”好青年(有志、有为、有才、有德)的素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并对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满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并且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大学生的跨学科、跨专业素养水平,以促进大学生对专业、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的认识,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作用的应然性

尽管一部分大学生未参加社团,但其仍然认识到参加社团可以丰富业余活动,积累经验和知识,增加人与人的交往,锻炼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并可以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学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要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就要参加一定量的实践活动,而社团活动是他们的首选。很多社团与专业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而参加社团可以积累相应的知识经验,拓宽眼界。社团成员往往来自不同院系和地域,因而参加社团可以增进人与人的交流,拓宽朋友圈,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高校社团提供的平台和活动,为大学生个体和群体心理成长提供了便利。通过开展相应的社团活动,成员在很多方面得到锻炼,因而在技能、能力等方面得以提升。社团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心理互动频繁,通过外在的活动使社团成员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形成有创意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相应地,这些未加入社团的大学生的认识必然存在着某种局限性。他们未认识到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总是强调兴趣在先,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加入社团,因而提出很多预设,如“能真正学到东西就有必要加入,打发时间就没有必要”;认为要不要加入社团还要看个人的兴趣和心情。较多大学生更多考虑他人或社团是否适应自己,而很少考虑自己能否适应社团。他们还认为,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在社团里就会很累,干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还要应付那么多人情世故。这样看来,大学生的性格也影响其是否会加入社团,有的人喜欢独处,而有的人喜欢集体活动。部分大学生缺少主见,存在着从众现象,看到身边人都在报名加入社团,则自己也跟着报名参加,成为社团成员之后也只是在社团里混混样子,集体活动出勤少。虽然声称加入社团的前提是这些社团必须有意义,且对自己有吸引力,但如何定义“有意义”,未加入社团的大学生并不清楚。因而他们具有相应的短视性,需要转变观念。

(三)影响高校社团发挥心理帮扶作用的因素

调查发现,社团要发挥心理帮扶作用,首先,社团的负责人要有责任心、积极性,这样才能带领社团里的成员做成事情,同时促进成员的心理成长。社团活动组织者不做事、领导能力欠缺或学校提供支持少的社团,往往没有较大吸引力。其次,社团要有相对稳定的目标。这一目标不仅是负责人的想法,更应该是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所有的成果。社团成员都有为核心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决心,而那些没有时间观念、三天两头想什么时候开展活动才开始召集成员的社团则缺少吸引力。社团自身的定位也反映在目标上,大学生期望社团本身既要有娱乐性又要有知识性,那些既不能学到知识也不能让人愉悦的社团基本上不会有吸引力。最后,社团要开展有实质性的特色活动。大学生期望加入社团后举办活动,而且要保证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学校管理部门应要求负责人调研社会成员的爱好,制定相应的主题活动,而不搞一言堂。社团活动要结合大学生当前的需求,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如专业学习策略、技能提升方法等。社团活动要有创新性、实用性、趣味性,以吸引更多的社团成员参与其中。那些空挂名、很少开展实质性活动的社团往往不受大学生欢迎。当然活动的数量不能占用太多的课外时间,这需要由社团成员商量决定。

三、高校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帮扶的作用路径分析

(一)社团通过制度塑造大学生规则意识

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登记制度来看,社团并非一有想法便可以成立,例如有学生设想成立“睡觉社团”“散打社团”“冒险社团”等,目的是分享睡觉的感受、散打或者冒险的所谓经验等,而未考虑这些社团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指出,社团成员有权了解所在社团的章程,有权按照章程自由加入或退出该社团。本研究调研发现,大学生对章程的理解越深入,越能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仅根据自身需要,加入社团时很随意,而退出社团时则更随意,不把章程、规则放在眼里,恰恰是因为他们对章程理解有误或者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尚未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制。随意行为的结果就是造成社团执行和活动瘫痪,使大学生对规则不存在敬畏之感。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学生社团负责人应通过社团会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调研发现,凡是担任社团干部职务的,无论是部长、副部长还是一般的干部职务,均能够积极组织和参加活动,认为这是他们的职责;但是一般成员中,能够积极参加活动的人却并不多,他们往往积极性并不高。因而,学校管理部门及社团负责人需要更加关注普通社团成员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自己的组织,大学生参加社团一般要缴纳会费。社团成员最直接的说法是,要对得起自己的会费,对得起自己入社团时的承诺,这些就为规则意识的建立奠定了相应基础。大学生对社团收取一定费用的要求是理解的,但当参加的社团个数较多时,会费的数额随之增加,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会费也是限制大学生随意入团的条件之一,但目前缺乏有关加入社团数量的相应规范,不考虑会费问题将可能对那些有兴趣入团的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学生社团举办活动须遵守高校相关规章制度,并按照相应的审批程序进行,不得在学生中散布违背宪法、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不得开展与其宗旨不符的活动,不得开展纯商业性活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对大学生举办社团活动进行规范。这样社团活动就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不能举办那些低俗的纯搞笑活动,仅仅为取悦小部分人而牺牲大多数人的时间。社团活动也不能只讲功利或者金钱而不讲社会效益,其目的旨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社团活动引导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路径

参加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这能够帮助他们认识更多朋友,拓宽自己的交际面。让大学生意识到各种专业不一样的特点,逐渐学会用不同的相处方式面对不同的人,学会控制情绪,也学会一些不同于以往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在提升知识和技能经验方面,大学生也会认识到专业不同、兴趣不同的人各有其特色,并非之前预设的那样,这样能够矫正之前对某些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学到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还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织社团活动的能力、准备举办活动的能力、出现故障后的维护能力等。

文章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发现,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帮扶过程中的作用路径为:愿意了解社团—加入社团并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改善体验—愿意改变行为—愿意改变观念—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活动要发挥作用,首先是要对社团有一定了解。了解程度成为是否加入社团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学生对理想社团的想象和期待如下:有着共同爱好的团体,大家聚在一起做共同喜欢的事情,分享快乐,所有人能够在一起自由交流而不是等级分明;团结友爱,有责任感,主动分担事务,团体意识强,氛围好、活动多,知名度高;团结和睦,做实事,组织安排恰当、效率高,社团活动不是因为任务而是把它当成锻炼的机会;既然能举办这个社团,就要提前把时间还有任务分配好,不会有强制性要求,一般都选择周末;应该是大家一起努力,每个人都有能做的事情,会有人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但事实上情况却是:一是不愿意了解社团,想当然地认为社团活动很无聊,会耽误时间,影响休息和约会等;二是仅从名称或者他人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一丁点,社团招生的时候并未注意到某个社团,或者觉得加不加入无所谓;三是自身性格原因,部分大学生自我封闭,不想接触别人,不愿意去了解社团,或者是本能的回避,比较胆怯,甚至比较懒惰。

加入社团后是否积极参加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将会产生相应的影响。除了不愿意了解社团外,不愿意加入社团的人也有其他的顾虑。例如:自己本身比较忙,或者受班级和学生会工作限制,没有时间加入;加入几个社团需要交较多的会费;没有遇到合适和特别感兴趣的;没有勇气去申请;部分社团需要购买相应的物品,如购买cosplay服装要花一笔钱,化妆拍照片修图等,觉得麻烦;刚开始没有认识的人一起参加;错过了机会;之前别人曾经加入过,但体验并不是很好。在参加社团活动方面表现各不相同,例如:刚加入社团时经常参加,后来看到约束比较松就不再参加;作为负责人要经常参加社团活动。要考虑社团活动时间与自己计划的时间是否有冲突,如果有的话,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第一种是协调处理,即兼顾社团活动与计划,在尽量不耽误课程的基础上多参加社团活动;或者按照计划的重要性来协调,提前完成对自己重要的事情,再去参加社团活动;或者看情况,如果社团急需人的话可能会推迟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是自己可有可无的话优先办自己的事情;第二种是以学业为重,他们认为身为学生,一切应该以学习为重,学习完成后再参与社团活动;第三种是执行自己规划的时间,不去参加社团活动。

关于大学生加入社团后将会产生哪些方面的改变,本研究认为,以改变体验为切入点,从改变行为出发,以达到改变观念的目标。这一过程既包括外显的表现,也包括内隐的变化。例如,提及“这个社团很有意思”“这个社团真没趣”“这个活动很好玩”“大家都挺有责任心,都挺积极的”等,就是对参与社团的体验感受。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感受到知识的增加、情商的变高,例如学到很多拍摄的实用技巧及一些复杂设备的使用方法;社团活动让自己食欲大增,体能检测过得很轻松,身体素质好转;有的则认为加入社团后学习到丰富的管理经验,并熟悉一些活动的组织流程。部分同学感觉自身较之前更加勇敢,更加愿意展现自己,且锻炼了自己的口才以及提高了镇静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诸如参加动漫社团的同学,对某些事情从观念上发成了转变。

对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作用通过社团成员对心理活动变化的描述中反映出来。更多的社团成员是从积极的方面来描述的,如:(1)变得外向、自信、活泼,觉得整个人从一开始比较内向到后面比较开朗;(2)社团能真正帮到他人,活动也很有趣;(3)变得阳光、坚强、朝气蓬勃;提高了处理问题和灵机应变的能力,弥补了性格中不足的部分;(4)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充实大学生活,不虚度光阴,有自己喜欢并乐意去做的事;(5)变得心情愉悦,注意力记忆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归属感增强。当然也有个别社团成员反映出消极的体验感受,如:(1)无聊,浪费时间;(2)没有创意;(3)死气沉沉,“苟延残喘,死而不倒,倒而不腐”;“莫名其妙,不知所言,忽有忽无”;“有始无终,效率不高”。大家都认为,对于那些以敷衍态度加入的学生来说,社团活动对个人成长无法起到较大作用。

四、高校社团提高心理帮扶成效的建议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章的调研结果,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那么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社团应如何作为,文章提出以下建议:

(一)社团要深入领会帮扶先扶志的精神,创新工作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帮扶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帮扶要精准”“帮扶先扶志”成为脱贫攻坚的治本良方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社团要在入会费上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优惠,或者通过以工代费的方式减免会费。给困难大学生减免会费,是给予他们的实惠举措,同时也将减少大学生的入会焦虑,提高其加入社团的积极性。

社团的成立和建设都要遵循《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同时要明确,应该由大学生自己决定成立什么样的社团,学校管理部门仅起指导作用而非完全包揽一切。在指导方面,则邀请有丰富建立社团经验的往届负责人进行手把手的引导。社团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平台,该平台建成后,还要看社团成员如何利用好此平台。

(二)社团要深入调查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不少贫困大学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感,封闭自我,不愿意展示自己,形成某种心理贫困。开展情感和心理帮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是促进贫困大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教育帮扶本质要求。通过申报社团课题进行调查,一方面提升参与调查者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技能需求等。调查先从本社团成员开始,再扩展至其他社团成员。既要考察成员的外显需求,还要考察成员的内隐需求。及时统计调查数据,结合调查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帮扶策略。

对那些由性格原因导致顾虑重重的大学生,社团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例如,对于比较内向而不善于表达的大学生,可在开展活动时委以重任,推动其主动与人交往。也可以推荐他加入交往频繁的社团,更多地展示自己;对于因个人能力所限担心出丑的大学生,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技能较强的大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

对因经济贫困而自卑的大学生,社团可以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同时,推荐其参加有补助的项目和活动,或参与助教、助研、助管等工作,用辛勤劳动换取一定补助,同时提升自信心。某些社团可以与贫困大学生结对帮扶,开展“扶志向、扶生活、扶学习”的“三扶”活动。社团对贫困大学生降低门槛,不收费。

某些专业性的社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其获得一技之长奠定基础。其后,相关大学生便有能力就业或创业,也可能改变家庭贫困的状况。

(三)发挥高校师生及校友的资源优势,提升帮扶的成效

高校教师属于比较稳定的帮扶资源,学生在不断流动,但教师相对来说具有稳定性。教师帮扶的力量不可忽视。之前倡导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贫困大学生成长关爱体系往往忽视社团这一中介。单纯“一对一”或“一对多”往往造成教师负担过重,因而需要社团等中介或平台来参与帮扶。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帮扶,另一方面是利用教师的社会资源进行帮扶。需要安排专门老师进行帮扶对接,确保结对帮扶贯穿大学全过程,“接力式”帮扶“不掉棒”。专门的帮扶老师不一定是专业教师,也可以是经验比较丰富的其他教师。结对帮扶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准开展帮扶。除了协调落实各项补助政策外,经常积极地开展交流谈心、心理疏导和励志教育,帮助他们放下包袱、融入集体、自强自立,努力通过刻苦学习,获取知识、改变命运。对那些存在学习困难的社团成员,每周定期开展学业辅导,帮助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高校毕业校友是非常重要的帮扶资源之一。校友会需要与校友们保持联系,并让他们兼任社团的校外指导教师。校友乐意为母校奉献自己的力量,关键是如何让他们帮助社团中的成员成长。校友在特别忙碌的工作之余如何开展帮扶工作,需要社团负责人专门开展调研。可以在校友的社会资源中开展宣传,从各个方面开展帮扶。如到校友开办的企业、单位进行锻炼。按照学校校友会统筹、社团组织、教师带队、学生参与的原则,将大学生社团成员暑期社会实践、间歇性社会实践等活动紧密结合,组团进行锻炼活动。校友会联系校友组织开展针对社团干部、社团成员等不同群体的培训,提升人才素质,提高自身“造血”机能。

五、结 语

教育帮扶,重在扶智、扶志,根本落脚点在育人。心理帮扶除扶志外,更多的是减少消极情绪,促使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在发挥社团作用帮扶学生的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也是必须重视的。教师自身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则无法帮扶心理脆弱的大学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应该覆盖到全体师生员工。构建四级服务网络体系,第一级为社团成员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第二级为社团负责人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第三级为社团指导教师心理健康技能掌握,第四级为管理部门要设立专家资源库,聘请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开展心理帮扶。教育部在教思政司函〔2018〕16号文件中,曾提出资助育人类项目,将资助工作与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相融合。这样形成的帮扶体系中就加入“心”的元素,形成“帮扶=扶志+扶智+扶心”的路径。

2019年7月15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正式启动,其中第五项专门提出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虽然是面向社会提出要求,但也成为今后学校社团工作理应遵循的方针,使社团成为大学生心理帮扶的重要平台。例如淮阴工学院伯藜学社做出资助型社团育人功能的尝试[6]。西安交通大学将社团活动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体系,为大学生心理成长提供优质平台[7]。但如何将扶智、扶志与“扶心”深度结合起来,高校社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社团成员育人
缤纷社团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