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南煤矿和平解放的原因探析

2022-01-01张卫东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淮南矿区工人

张卫东

(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一、引言

1949年1月18日,淮南煤矿和平解放,矿山、铁路、机器设备和电厂等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生产能力未遭到破坏,解放后立即恢复和扩大生产,对随后解放的南京、上海等地经济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当时北方煤炭受国民党海军骚扰,难以从海上运到上海等地;淮河以北的贾汪、枣庄、烈山等煤矿均受战争破坏,恢复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津浦铁路蚌埠淮河大桥被国民党军队炸毁,淮河以北煤炭暂时无法通过铁路运往南京等地。因此,淮南煤矿便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供应基地。目前,学界关于淮南煤矿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关于淮南煤矿和平解放的原因尚无专文论述,文章试图对此问题做初步探讨。

二、淮海战役的胜利,为淮南煤矿和平解放提供了前提条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淮南煤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矿,毗连宁沪,交通便利,生产的煤炭主要供应津浦、京沪铁路及南京、杭州、上海等地。至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科学分析了当时战争形势,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一系列伟大胜利。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国民党的统治陷入土崩瓦解状态。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淮南煤矿也即将迎来解放的曙光,淮南矿区的政治局面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一)国民党在淮南矿区的统治开始动摇

淮海战役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全盘胜利已成定局,京沪震动,人心惶惶,国内外许多民意机关,甚至统兵作战的高级将领,都认为前途无望。”[1](P305)国民党淮南矿区特别党部成员、潜藏在矿区和矿路警察队伍中的特务分子,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大多悄悄溜走。退守淮河以南的国民党刘汝明部队胆战心惊,大有“风声鹤映,草木皆兵”之势,随时准备南逃。

(二)淮南矿路局领导层当时已开始分化

淮南煤矿局长王德滋、铁路局长吴竟清、电厂厂长单基乾等主要负责人为顾全身家性命,弃矿南逃。留下来的矿路局领导成员如煤矿局副局长胡师童、铁路局副局长兼警察总所所长胡卫中、大通矿长张光正等,在中共统战政策的感召下,以及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的影响下,政治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主动承担保护矿山的责任。大多数中下级职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矿路警察,在矿区地下党支部的宣传、教育、引导下,积极参与党组织领导下的武装护矿斗争。

(三)工人群众斗争热情高涨

在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鼓舞下,工人群众斗争热情高涨,信心倍增。在矿区地下党支部的动员和组织下,广大工人迅速行动起来,开展大规模护矿护厂斗争。整个矿区的形势朝着有利于维护矿山安全的方向转变,这为淮南煤矿和平解放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中共淮南矿区地下党支部团结带领工人群众开展武装护矿斗争,为淮南煤矿和平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7年8月,中共地下党南京市委决定在淮南矿区建立独立党支部——中共淮南矿区地下党支部,方刚任党支部书记,下设九龙岗、大通、电厂三个党小组,由南京市委工委直接领导。地下党支部建立后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首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就党员发展工作,南京市委工委明确指示:“以煤矿机电工人为重点,积极慎重地发展党员。”[2](P165)淮南矿区地下党支部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执行积极慎重的方针,逐个审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办理入党手续,坚决不搞“拉夫式”的党员发展。为严把党员入口关,矿区地下党支部明确规定发展对象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阶级觉悟比较高;二是斗争性比较强;三是在工人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并能密切联系群众[3](P239)。凡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同志,一般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了解和教育。等到条件成熟,先由本人撰写自传报告,再由支部书记方刚初步审查,最后由南京市委工委批准。到1949年1月18日淮南煤矿和平解放时,共发展13名党员。这些党员都是优秀产业工人和技术骨干,他们思想进步,积极向上,革命热情高,政治素质好,敢于斗争。

其次,抓好党员思想教育工作。中共历来重视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1929年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强调,党员不仅要组织上入党,还要思想上入党。古田会议决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淮南矿区地下党支部在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党员思想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党员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解放战争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等情况。但是,在当时被国民党严密控制的淮南矿区,要想订阅进步刊物非常困难。为此,支部书记方刚利用管理工的身份,主动与煤矿局传达室工人李孔章、杨殿英等搞好关系,采用多个化名在上海、南京等地订购进步报刊,如《世界知识》《文萃》《展望》《群众》和《读书与出版》等,并从凤阳地下党员那儿借来《大众哲学》《新民主主义论》等理论书籍。[4](P93)这些进步书刊不仅为支部党员提供了精神食粮,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也为他们提供了宣传群众、揭露国民党反动本质的材料和对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团结教育工人群众

淮南矿区地下党支部高度重视在工人群众中开展宣传工作,宣传方法丰富多样,通过串门子、交朋友、拉家常、谈心、散发传单等,宣传共产党的各项政策、主张,介绍人民军队在各战场上的胜利的情况,使工人们明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而且解放军纪律严明,与国民党军队有着本质不同。宣传内容往往通俗易懂,能够打动人心,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因煤矿工作十分繁重,所以煤矿工人以青壮年男性为主。1947年,淮南煤矿工人中年龄在21~40岁之间的占总数74.4%[5],为把广大矿工,尤其是青年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根据年轻人精力旺盛、爱好体育运动等特点,矿区地下党支部特地组织篮球队、足球队等合法的工人业余组织,以吸引大批青年矿工参加。此举益于宣传革命道理,有利于提高青年工人的思想认识,扩大了党的影响,蓄积了革命力量。通过宣传教育,使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得以提高。

淮南矿区地下党支部于团结教育工人群众的同时,在不暴露党员身份的情况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1947年夏,由中统特务郭育凯、李楚和国民党淮南矿区特别党部党员张友贤等人策划成立黄色工会,目的是为了欺骗工人,麻痹工人的斗争意识。支部书记方刚通过多种途径揭露黄色工会的反动本质,擦亮了受蒙蔽的工人群众的眼睛。1948年6月,因电厂拖欠工人工资,加之物价飞涨,很多工人家庭缺粮断炊,电厂地下党小组提出“增加工资,发放面粉”的要求,组织工人罢工,并取得了胜利。1949年初,为了反对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矿区地下党支部领导工人群众进行了反奸商斗争[2](P169-170)。这些斗争维护了工人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了党支部与工人群众之间的联系。

(三)团结和争取中下级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中下级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是重要的团结对象,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标榜自己“不问政治”,但多数人有正义感,不满国民党内战政策,对国民党官员贪污腐化、大搞裙带关系比较反感,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共产党的同情或赞成的态度。他们中的大多数文化水平不低,喜欢读书,易于从书本上接受新思想和新观点。根据这些特点,党支部先后组织“友联”“新雅”等读书会,购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高尔基、埃德加·斯诺等中外进步作家的作品,并向读书会提供由党支部订购的进步报刊。正是在读书会的影响下,大多数中下级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最终选择留下来,为淮南煤矿和平解放后立即恢复生产奠定了人才基础。

(四)组建工人护矿护厂队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后,淮南矿路局主要负责人和部分中高级职员先后逃往南京、上海等地。上海总公司企图拆运机器物资。国民党军队除企图破坏矿井、电厂和铁路外,还疯狂抓捕壮丁,将青年矿工裹挟充军,而其时舜耕山南的土匪也蠢蠢欲动,企图趁火打劫,因此矿区上下人心浮动。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在南京市委工委的领导下,淮南矿区党支部制定了“团结群众,安定人心,利用关系,稳定局势”的斗争策略,提出了“反拆迁,反破坏,反抓丁”“武装起来,保护大饭锅”“矿井就是我们的生命”等有针对性的口号[6](P9)。党支部成员分工负责,一方面加强统战工作,深入做好尚未离开的矿路局领导和中高级职员的说服争取工作,向他们介绍解放战争形势和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力劝他们留守岗位、保护矿山、迎接解放;同时,积极与地方士绅和头面人物联络沟通,要求他们认清形势、站稳脚跟、维持秩序;另一方面发动党员和积极分子组建护矿护厂队,并牢牢掌握护矿护厂队领导权,通过工人护矿护厂队,地下党支部基本上控制了煤矿局机关、大通矿、九龙岗矿和田家庵电厂的局面,同时加强对学校、医院、工人住宅区和公共场所的武装巡逻。地下党支部组织领导工人护矿护厂队,既避免了煤矿、电厂遭到破坏,也保护了广大职工、市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这些措施,在人民解放军到来之前,起到安定人心、稳定局势的作用。

回顾淮南煤矿和平解放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在淮南矿区展开了尖锐的破坏与反破坏较量。在这场较量中党的基层党组织——淮南矿区地下党支部发挥关键性作用。中共历来重视和加强党支部建设,始终将党支部建设作为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深入群众的核心”[7](P19)。纵观党的历史,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与千千万万个党支部坚强有力的支撑密不可分。淮南矿区地下党支部遵循党在白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在当时极其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善于利用合法身份开展工作,扎根工人群众之中,将广大工人群众紧密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为在解放前夕发动和组织工人群众进行武装护矿护厂斗争,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淮南煤矿周边地区党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为淮南煤矿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时指岀:“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8](P606)统战工作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1947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后,淮南矿区周边地区党组织开始关注淮南煤矿的命运,并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方式,对淮南矿区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做好教育争取工作。

(一)中共淮南路西工委统战工作情况

1947年7月,中共淮南路西工委根据津浦路西中心县委关于“认真做好争取淮南煤矿上层人士工作,保护淮南煤矿、电厂安全”的指示[9](P188),开始着手开展淮南矿区上层人士统战工作。当时,淮南有三股政治势力:一是地方实力派倪荣仙。倪为开明士绅,是可以争取的对象。二是矿路局上层人士胡卫中。胡时任淮南铁路局副局长兼矿路警察总所所长,掌管矿区警察武装。此人思想比较进步,有正义感,也是可以团结的对象。三是国民党军官刘汝辉。刘是国民党驻矿旅旅长,与刘汝明是兄弟关系,后台硬,很难为我所用。

根据这三个方面的情况,路西工委权衡利弊,决定以倪荣仙为突破口开展统战工作。通过与倪多次接触之后,了解到倪有与共产党合作的意愿。1948年2月,路西工委书记张剑鸣前往淮南与倪荣仙会谈,参加这次会谈的还有胡卫中。这次会谈很成功,双方达成许多重要协议,如倪、胡二人随时向我方提供有关情报,争取当地驻军起义,为我方打入矿区的地下工作者提供方便并保证人身安全,维护矿区社会秩序等。此后,倪、胡二人积极向我方提供国民党军队在矿区的布防情况、南京当局催要煤炭、国民党国防部准备炸毁矿山和电厂等情报。

(二)中共豫皖苏六地委统战工作情况

因隶属于不同的上级组织,且缺少联系与沟通,中共豫皖苏六地委对于中共淮南路西工委在淮南矿区开展统战工作情况并不知情。由于淮南煤矿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样也引起中共豫皖苏六地委的关注。1948年12月,中共豫皖苏六地委副书记刘宠光委派豫皖苏第六军分区情报总站站长王钊秘密来淮南矿区开展统战工作。王钊先后与胡卫中、胡师童和倪荣仙会谈,向他们介绍解放战争形势,宣传党的政策——对于上层人士只要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就给出路。同时指出淮南矿区解放在即,要求矿路两局负责人组织工人保护矿山和电厂,动员工程技术人员留在矿山迎接解放,共同建设新中国。

1949年1月10日,应淮南矿路局领导秘密邀请,王钊以华东野战军参谋的身份再次来到淮南,与胡卫中、胡师童和倪荣仙等人会谈。首先,王钊明确指出保护好矿山和电厂有利于革命在全国范围内早日取得胜利,有利于新中国的建设,意义重大。其次,就保护煤矿迎接解放事宜作出详细安排,如要求他们牢牢掌握矿区重要武装力量——矿路警察队伍;支持工人组织护矿护厂队;协调与国民党军政人员之间的关系,防止破坏矿山和机器设备事件的发生等[10](P74)。同时,隶属于中共豫皖苏六地委的寿(县)霍(邱)工委负责人朱怀明教育争取了田家庵商会会长张莹清和地方绅士程华亭等人。

此外,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也于1949年元月初亲自写信给淮南煤矿局副局长胡师童,希望他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留在矿山,坚守岗位,全力配合矿区地下党组织保护好矿山财产和矿工生命安全,随时准备迎接人民解放军进驻矿区。

(三)统战工作成果

“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8](P1257)将绝大多数人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是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淮南煤矿周边地区党组织积极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采取正确的策略原则和工作方法,深入了解矿区上层人士的思想状况和具体要求,消除他们的顾虑,坚定与共产党合作的决心,取得了一定的统战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统战政策的感召和周边地区党组织的努力争取下,胡卫中、胡师童、张光正、倪荣仙、程华亭、张莹清等一批具有爱国心、正义感的淮南矿路上层管理人员等,做出一些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情:

1.维护矿区安全。为维护矿区安全,他们修建围墙,整理电网,支持矿路局本部、九龙岗矿、大通矿和田家庵电厂工人组建护矿护厂队,由所在地的矿路警察分所长负责操练,并从警察总所拨出一些枪支弹药武装护矿护厂队,安排他们与矿路警察一起站岗放哨和巡逻[11](P11)。

2.预备充足的粮食。为解决员工吃饭问题,防止因交通中断而导致外地采购的粮食无法运到矿区,他们于1948年11月派人到蚌埠等地采购大批小麦、黄豆等,预备了几个月的粮食,避免因缺粮而导致矿区社会秩序发生混乱。

3.缓解矿区社会矛盾。1948年11月5日,应上海总公司的要求,淮南矿路局编组了第一列“疏散列车”,工人们因此而掀起以反疏散为中心的大罢工。此问题的症结在于工人们担心矿山物资的转移,会导致煤矿停产、工人工资停发,胡卫中、胡师童等向工人们保证不再疏散人员和物资,保证不停产停业,按时发放工资。因采煤坍塌了房屋和田地,长期受淮矿当局欺压的农民要求赔偿损失。此问题的症结在于煤矿局答应在陈巷子给有损失的农民家庭盖新房子的工程停了下来,胡师童等人保证督促建筑工程继续进行,按时交付新房。因基本满足了工人和农民的愿望,这两个问题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4.为化解危机做出贡献。当国民党军队运来炸药准备炸毁矿山和电厂时,他们在关键时刻出面斡旋,通过请客送礼等方式,为化解迫在眉睫的危机做出了贡献。这些统战工作成果在保护矿山和电厂安全,维护矿区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豫皖苏军区六分区十二团果断采取军事行动,是淮南煤矿和平解放的直接因素

1949年1月17日,正在怀远县常家坟一带休整的豫皖苏军区六分区十二团,听到津浦铁路蚌埠淮河大桥被国民党军队炸毁的消息,团领导因担心淮南煤矿也会遭到破坏,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果断决定向淮南矿区采取军事行动。是日夜,十二团主力围攻田家庵,消灭残余之敌,迅速占领田家庵火车站,并包围田家庵电厂[12](P275)。因部队行动仓促,事先未与地下党及护矿组织联系,又时值深夜,情况不明,在大通矿外与护矿队误会交火。这时矿区地下党支部书记方刚及时公开自己的身份,并通过电话指示电厂的地下党员龙涌出面查明情况,龙涌很快与部队取得联系,解除了误会。18日上午,十二团团领导在田家庵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淮南矿区和平解放。由于十二团及时进军淮南,消灭了国民党残余军队,确保了矿区安全。同时,使舜耕山南的土匪胆战心惊,不敢轻举妄动,且使从淮海战场上溃逃而来的国民党残军败将绕道而行,不敢进矿抢劫物资。由此可见,淮南煤矿和平解放与豫皖苏军区六分区十二团决策果断、迅速采取军事行动直接相关。

六、结 语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淮南煤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矿,工人人数众多。1945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时,“工人约10 000人”,1947年增至13 103人,1948年达到14 761人[5]。淮南煤矿工人分为里工和包工,里工人数相对固定,在2 750人左右,增加的主要是包工。里工由煤矿局聘用,工资由矿方直接给付,工资待遇稍好。包工由包工头(即封建把头)代为雇佣,其工资由煤矿局支付给包工头,再由包工头分发给各个工人。1947年,淮南矿区有大小包工头76人,这些包工头巧立名目剥削工人,一般会扣下工人工资的20%以上归自己所有[5]。包工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且受到矿方和封建把头的双重剥削,工资待遇极其低下,再加上恶性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大多数工人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淮海战役的胜利,推动了淮南矿区的政治局面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国民党在淮南矿区的统治开始动摇,这就为淮南煤矿和平解放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共淮南矿区地下党支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团结教育工人群众,在淮南煤矿解放前夕动员和组织工人群众开展武装护矿斗争,为淮南煤矿和平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淮南煤矿周边地区党组织十分关注淮南煤矿的命运,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为淮南矿区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豫皖苏军区六分区十二团果断决策,迅速采取军事行动,是淮南煤矿和平解放的直接因素。综上所述,淮南煤矿和平解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若无这些内外因素,淮南矿区就不可能如此迅速、顺利、完整无损地回到人民的手中。

猜你喜欢

淮南矿区工人
煤炭矿区耕地土壤有机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估测
我国矿区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矿区智能勘测设备中单片机技术的应用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基层关工人的梦
安徽淮南地区秋冬茬番茄育苗技术探讨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高钙植物肉
淮南王的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