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植发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2022-01-01朱逸飞林尽染刘庆梅吴文育
朱逸飞,杨 凯,林尽染,刘庆梅,吴文育,,3*
(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上海,200040;2.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皮肤科,上海,200040;3.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上海,200433)
自体毛发移植术,简称植发,是将自体供区毛囊提取,然后移植到需要植发部位的手术技术。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有头皮条切取技术(Follicular unit transplantation,FUT)、毛囊单位钻取技术(Follicular unit excision,FUE),以及基于FUE的机器人植发技术。相较于FUT,FUE具有创伤小,瘢痕隐蔽,伤口愈合快的优势,逐渐成为当下或者和医生的首选。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植发技术凭借其操作便捷、学习曲线短的优势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1 关键技术与优势
最早的机器人植发系统是由Restoration Robotics公司研发的ARTAS系统,于2011年4月份获得FDA认证。ARTAS植发机器人基于FUE手术损伤小,可自动化、智能化、精确高速进行毛发移植手术,避免了不同医师之间由于经验不同而导致的手术效果差异,而且安全性高,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认可。ARTAS植发机器人拥有一系列关键技术来确保其操作的安全性和精确性,以及患者的舒适性。双摄像机成像,经人工智能处理,可实时评估毛囊数量与分布情况,精确分析毛囊方向与角度,自动挑选优质毛囊,自主避开毛发稀疏部位,实时为多关节机械臂提供活动指引。应用了供区头皮张紧器,相对FUE使用肿胀麻醉更少。双针系统(内针为锐针,有刻度,可穿破表皮;外针为钝针,旋转切割用于分离毛囊)可降低毛囊横切率,便于评估穿刺深度,可随时分别调整内外针的深度、穿刺角度。出于安全角度,压力感应系统和多处紧急停止按钮设计可触发自动停止操作,确保安全性。交互式界面设计大大增强了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2 历史发展
从2011年的ARTAS 4X开始,Restoration Robotics公司以接近每年1代的速度一直进行迭代更新,其中,ARTAS 8X于2016年9月26日获得了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的批准,其适应范围为:分离枕部毛囊单位,辅助医生在植发过程中提取毛囊,限于雄激素性秃发的黑色或棕色直发男性。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医疗机构购置了该型号机器人植发系统。目前ARTAS植发机器人已更新到iX型号,相较于ARTAS 8X,毛囊提取速度提高约20%,使用了更大的头皮张紧器,以及更先进的智能算法,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现今的机器人植发系统除了ARTAS植发机器人之外,还有HARRTS(Human Assisted Rapid Robotic Transplant System)。HARRTS提供了冷存罐以临时储存毛囊和专用的毛囊植入器,可以保证更高的毛囊存活率并减少术中不必要的创伤。
3 临床应用
ARTAS植发机器人是毛发移植领域的重大突破。Rose等[1]总结了ARTAS植发机器人的优势,包括不会遗留线性瘢痕、创伤小、恢复快;对于医师来讲学习曲线短,不会疲劳,横切率不高,可以节约人力成本。适合于可以接受剃发、头发颜色为黑色或棕色、直发、能静坐较长时间(45-120分钟)、拒绝在头皮留下线性瘢痕的患者[2]。
针对ARTAS植发机器人,国外已开展了多项临床应用研究。Harris[3]和Rose[4]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介绍了ARTAS植发机器人操作流程,以及术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毛囊提取方面,Avram[5]分析了20例采用ARTAS植发机器人植发的患者,发现其平均横切率为6.6%。Shin[6]收集了22例接受ARTAS植发机器人手术的韩国患者,统计发现横切率为4.91%2.9%,其中双发株毛囊单位比例为44.1%,三发株毛囊单位占到了31.9%,指出ARTAS植发机器人横切率不高,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取多发株毛囊单位的毛发,会有更好的手术效果。Bernstein[7]于2016年对24例接受ARTAS植发机器人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对比机器随机自动提取与人工干预选择提取,发现人工干预选择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多发株毛囊单位,这对患者来说植发效果会更好。Bicknell[8]分析了3例接受ARTAS植发机器人植发患者,发现在提取过程中有部分毛囊会被负压抽吸至毛囊收集瓶,统计显示ARTAS提取毛囊的缺失率为5.8%,纳入所有被负压抽吸走的毛囊后统一计数,发现毛囊缺失率为2.4%。
机器人植发系统也可用于大数量毛囊单位(每次2000毛囊单位以上)的提取。Pereira[9]对1年内使用ARTAS植发的157名患者进行研究,其中67%的患者移植数量不少于2000单位,作者根据术前术后的临床照片对比发现患者临床效果良好,证明了ARTAS植发机器人在大量植发(大于2000单位)当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使用ARTAS植发机器人进行毛发移植手术的并发症与FUE类似,包括毛囊炎、术后休止期脱发、头皮感觉迟钝、麻木等情况,予以对症治疗或者随访即可[4]。
4 展 望
ARTAS植发机器人也有其不足之处。对于特殊部位的毛发ARTAS识别会比较困难,比如发流变化方向比较大的区域;耳上区域等部位的毛囊因为其毛干生长角度比较贴合头皮,横切率较高;靠近瘢痕位置的毛囊,因其生长方向与头皮质地的变化,横切率也较高。对于白发或者金发患者,尚可通过染成黑发来规避ARTAS植发机器人的图像识别问题,但是对于卷发患者,ARTAS植发机器人暂时也无能为力。提取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幽闭恐惧症,对于较多数量的毛囊单位移植,即使现在提取速度已经很快,部分患者仍会有疲劳感。还需要担心ARTAS植发机器人其硬件或者软件故障。此外,其较昂贵的手术费用,也是暂未能够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之一[5,9-12]。
毫无疑问,尽管机器人植发系统代表了现代毛发移植手术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但仍不能替代医师对毛发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另外,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法律责任问题值得关注。虽然目前尚无由于ARTAS植发机器人引起医疗事故的报道,但是不代表其不存在医疗事故风险。而在出现医疗事故时责任如何界定,目前仍然没有先例和定论。尽管可以期待机器人植发技术会越来越先进和智能,但其始终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师在旁边随时准备,在机械出现故障或者出现其他特殊情况时可以及时介入,避免患者受到伤害,必要时选择其他方式完成手术。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但目前在高端诊疗设备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是有较大差距。在政策方面国家已经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构想,国内已开展机器人植发系统的研发。相信不久的将来,更符合中国患者毛发特点的机器人植发系统将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