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的科技发展从小草中诞生出的中国神药
2021-12-31刘杨
刘杨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被称为“健康杀手”,与艾滋病、癌症并称为“三大死亡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有4~5亿人感染疟疾,约100万疟疾患者死亡。而中国科学家用一株小草战胜了它。
疟疾祸害人类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中国出土的35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对疟疾的记载。在古代,疟疾是绝症。
疟疾主要由疟原虫引起,疟原虫主要寄生在按蚊的胃里,当蚊子叮咬人体时,疟原虫就会趁机进入人体,寄生在人体肝细胞和红细胞内。被疟原虫感染的患者通常会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長期多次发作后,会贫血和脾肿大,严重时还会脑死亡。
按蚊
1820年,出现了一种叫“奎(kuí)宁”的药,它因为药效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重要的抗疟药物,但是这种药物无法根治疟疾。
中国也曾饱受疟疾的折磨,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曾出现过疟疾大爆发,数以万计的百姓因为家乡疟疾肆虐,而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沦为难民。1960-1965年,全国疟疾发病人数达500~1000万。疟疾已经非除不可了。
1967年,国家决定要寻找一种新药,全面抵抗和治疗疟疾。中医研究院的中医药学家屠呦呦研究中西医多年,经验丰富,她于两年后担当了这一重任。
来之不易的小草
从哪里着手呢?屠呦呦一直致力于从植物中提取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于是,她先搜集中医古籍里跟疟疾相关的草药名单,最终整理出了3200种动物、植物和矿物,并从中选出最有可能治疗疟疾的材料,再一一试验。
第一、二轮分别筛选出常山和胡椒,然而常山的副作用无法消除,胡椒只能改善症状而无法根治疟疾。
第三轮筛选出了100多种药材,并从中提取有效成份进行实验。结果还是让人失望。
此时屠呦呦已经历了近200次失败,她沮丧却仍旧坚持。终于,一种在医书中少有记载的植物“青蒿”进入了她的视野。而这一次,青蒿提取物在动物试验中对疟疾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屠呦呦和团队成员都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希望,甚至甘愿充当小白鼠,用自己的身体进行青蒿提取物的试验,以确定它的毒副作用。有人戏称自己是新时代“尝百草”的神农。
最终,人体试验的结果证实,青蒿提取物对人体无副作用,且对疟疾的治疗全部有效。与此同时,研究小组进一步分离出了青蒿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它后来被正式命名为“青蒿素”。
之后,屠呦呦和团队反复进行有关青蒿素的实验和测试。最终在1992年,创造了抗疟神药——科泰新。那时,全世界仍有20亿人生活在比较贫困、医疗水平落后的疟疾高发地区。青蒿素源于草药,价格低廉,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首选药品,推荐给全世界的疟疾高发区。
1995年,一名非洲孕妇不幸感染疟疾。孕妇若用传统药物进行治疗,很可能导致胎儿流产或发育畸形。而用科泰新进行治疗后,孕妇不仅治愈了,宝宝也平安出生。妈妈看着健康的女儿激动得流泪,给她取名“科泰新”。
2000年以来,全球数十亿疟疾患者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来自中国的青蒿素和其他综合防治措施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屠呦呦也因此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这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