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营养与膳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内容为例

2021-12-31王博杨洋何瑛

食品工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营养学膳食标签

王博,杨洋,何瑛*

1.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水 741025);2. 兰州文理学院(兰州 730000);3.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健康重要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印发并实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为其开展的重大行动之一。“老年营养与膳食”课程是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对标《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老年照护职业等级证书中对老年服务行业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以“营养学基础知识—静态的食物营养—动态的消化吸收—营养调查与评价—老年人的膳食指导”为主线,全面系统地讲授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营养学知识指导老年人群的合理膳食,改善我国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成功衰老。

“老年营养与膳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孝道仁爱价值观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老年营养与膳食”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更加鲜明,可以将国家发展战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传统美德等思政元素融入此课程教学过程中。以“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为“老年营养与膳食”等相关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提供参考。

1 课程设计理念及背景

1.1 课程设计理念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由具体经验(CE)、反思观察(RO)、抽象概括(AC)、主动实践(AE)这4个环节相互联系构成的循环过程,每个学习者对这4个环节有不同程度的偏爱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2]。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擅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实践学习,在反思观察、抽象概括的环节相对处于劣势。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课前划分小组并在组内发放不同的预包装食品,选择实物展示、小组讨论、同伴教学等与学生学习风格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主导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营养学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2 课程设计背景

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进步、生产链条和销售链条的延长,营养标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营养标签具有向消费者提供预包装食品的营养含量信息,协助消费者按照自身的饮食计划购买更为合理、营养和健康的食品的作用。营养标签的规范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国民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或过剩导致的疾病。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是我国第一个强制实施的营养标签标准,标准在实施之日起,标志着我国政府倡导食品从安全走向营养的新开端[3]。调查显示,2013年《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标示率有了显著提高,2017年达94%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但我国居民营养标签的知晓率一直很低[4]。尽管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有阅读营养标签的习惯,但受自身知识结构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能否正确接收标签所传递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解读营养标签的作用和阅读方法,可增加大学生对我国营养标签制度的了解,有效提高营养标签的知晓率和正确使用率,最终实现学生面向老年人群独立开展与营养标签有关的营养宣传教育,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膳食质量、营养状况和防治慢性疾病[5]。

2 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脂质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多组学联合技术在营养学上的运用,使营养学成为一个快速更新发展的学科,但营养学相关教材的编写出版周期很难跟上学科发展的速度。为实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老年营养与膳食”课程的任务和知识点,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国家的政策方针、营养学最新文献和资料及老年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6]。

设计任务 “一起读懂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在理解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等名词的基础上,强调对营养标签的“读”和“懂”,在讲授营养标签相关知识的同时,结合国民健康政策、《通则》的修订等内容融入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见表1,课程思政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表1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以《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健康政策的出台为切入点,坚定学生对我国营养健康相关国策方针、科学发展理念的认同,体会国家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

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营养和健康成为衡量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启发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今天的饮食与明天健康之间的关联。年轻时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影响老年时的健康状况。引导学生积极了解营养学知识,建立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健康生活习惯,在青少年时为健康体魄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则》是我国第一个强制实施的营养标签标准,标志着我国政府倡导食品从安全走向营养的新开端。以《通则》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强制标示内容为切入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强调大学生一定要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以《通则》的修订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 营养标签作为一个联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纽带,削减产业链上下游不同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保护了食品供应链各个主体的权利,尤其是消费者的知情权,但我们还应进一步关注消费者是否在意这种知情权,是否能够正确接收标签所传递的信息以致在选购时做出正确的选择[7]。引导学生将营养标签真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做自己的健康责任人。

5) 营养标签作为科普教育和指导消费的工具,人人利用,人人传播,它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显现。鼓励学生积极传播营养学知识,使大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力量。

3 教学效果及特色

营养与膳食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归于生活[8]。区别于传统课堂中教师向学生灌输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相关知识,课堂中增加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反思观察(RO)、抽象概括(AC),弥补学习闭环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设计上,以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解读为切入点,从营养标签的认知、理解、应用和传播4个层面带学生深入理解我国营养标签制度的核心意义。坚定学生对我国营养健康相关国策方针、科学发展理念的认同,体会国家对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引导学生利用营养标签合理地选购预包装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自己的健康责任人。课程内容上紧跟国家营养健康相关的国策方针和行业动态,以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讲授方式上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拉近营养学与生活的距离;学习评价上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融合,通过向身边人科普营养标签的营养学知识,学生不仅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和巩固,还可以掌握具体的实践技巧[6]。将专业讲授、现实关注和价值引领三者有机融合。

4 结语

基于“老年营养与膳食”课程中不同的知识内容,可采用案例式、探究式、翻转课堂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工作场景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国家发展战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传统美德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目标与思政育人元素深度融合,构建一个思政氛围浓厚的专业性、实践性、探究性兼具的课堂,形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在,能力培养与品格形成并重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猜你喜欢

营养学膳食标签
秋天膳食九字诀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标签化伤害了谁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科学家的标签
膳食纤维如何让你“少吃点”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
玛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