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抓斗卸船机前大梁挠度修复技术研究
2021-12-31赵玉春
赵玉春
(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1 桥式抓斗卸船机的主要组成及具体特点
(1)门框系统。海侧门框和陆侧门框为关键组成部分,单侧门框又细分为多类构件,即立柱、上下横梁,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一体。
(2)大梁。卸船机大梁普遍由两根平行布置的大梁共同组成。以铰点为中心,大梁可分为前大梁和后大梁,彼此间通过铰点实现稳定连接。卸船机非工作状态时,前大梁可灵活转动,即绕铰点上扬80°,在该姿态下借助挂钩的辅助作用与梯形架稳定结合。以单板焊接的方法实现大梁与海、陆侧上横梁的连接处理,具有受力合理、稳定可靠、操作便捷等多重应用优势。
(3)梯形架。根据布设位置,梯形架包含海侧梯形架及陆侧梯形架,两者的上方设置上横梁,起到连接作用。对于海侧梯形架,该结构所处平面与水平面呈垂直的位置关系。
(4)拉杆系统。前拉杆、后撑杆是关键组成部分,前大梁呈仰起状态时前拉杆可根据实际要求做折叠处理,挂钩将前大梁与海侧梯形架稳定结合。
(5)门框连接系统。门框连接系统的细分构件主要有水平撑、斜撑、联系横梁以及撑杆。通过左、右横梁的配套,将门框的下半部分与海、陆侧门框刚性连接。在该结构设置方式下,有效保证了门框连接系统的受力特性(强度和刚度均较高),从而有效承受物料的重力等外部作用力。
2 桥式抓斗卸船机前大梁的结构分析
前大梁是桥式抓斗卸船机的关键组成部分,此处以1600t/h卸船机为例,对其应用特点展开分析:
(1)前大梁为箱型梁截面形式,上下盖板以及左右腹板联合受力,能够有效避免受力异常的现象。
(2)考虑到受力稳定性和装置轻便化的双重要求,根据前大梁各部位的受力条件合理选择钢板材料(将厚度作为重点控制指标),受力较大时采用厚钢板,受力较小时以薄钢板为宜,予以焊接。需注意的是,不等板厚的钢板在焊接时对操作方法提出较高的要求,应从一侧开始制作成不超过1:4的过渡斜度,实现平顺过渡。
(3)在前大梁结构中,各主梁均设置为箱型截面梁结构,由于平行四边形存在不稳定的特点,有必要在大梁内按照特定的间距依次设置横隔板,借助此类构件,有效提高大梁的稳定性。通常,间距根据上下盖板间的腹板总高度而定,以该值的0.5倍至2倍较为合适,具体视实际情况在该区间内做灵活的调整。为给电气设备的安装以及后续检维修工作的开展创设便捷的条件,在加工横隔板时,分别留设矩形孔,最小净高度1.3m,孔的宽度0.7m;厚度方面,由于横隔板并非关键的受力结构,因此无需特意增加厚度,通常8mm的厚度设置标准便能够满足要求。对于不存在安装需求以及检维修需求的,则直接采用无孔横隔板即可。
(4)载重小车停在前伸距处的前大梁的受力条件较为特殊,必须加强受力分析,避免受力异常。根据结构特点,将该部分前大梁简化为中前部受集中载荷作用的简支梁。为提高前大梁的整体稳定性,在箱形截面梁处设适量纵筋,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是“L”型纵筋,具体根据前大梁的结构特点选取合适的规格并控制好纵筋的数量。
3 卸船机前大梁挠度变形
国外某煤电站项目,在该码头的硬件配套中,1600t/h桥式抓斗卸船机为关键装置,数量为2台。其中,1号桥式抓斗卸船机额定卸船效率1600t/h,平均利用率超50%,资源效用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卸船机受长期负荷、高温高盐雾及潮湿空气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金属构件有腐蚀、变形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部分为前大梁处,有较大幅度的下挠变形现象。针对前大梁下挠变形质量缺陷做深入的分析,以铰点为起点,向海侧按照2.5m的间距依次设置测点并编号。以大梁铰点为基准点,将该部分的前大梁上表面视为参考高度,在此条件下检测,明确测点的水平度,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前大梁左右两侧的水平度检测数据
根据要求,前大梁在非作业状态下的预拱度为(1.4~1.6)S/1000mm(S为前大梁有效工作悬臂长)。结合表1的检测数据做对比分析,发现大梁铰点至拉杆铰点段所有测点的挠度均为负值,并且各自的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以右侧测点6最为特殊,检测数据显示该点位的下挠度达到-51mm,并不能达到箱梁上挠要求,若直接将设备投入使用,极有可能诱发质量、安全等层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以起重机前大梁的质量缺陷为立足点,对其采取检维修、更换措施。
4 桥式抓斗卸船机前大梁挠度修复的具体方法
桥式抓斗卸船机已经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若采取整体更换的方案,将存在工作量大、难度高、成本多的局限性,缺乏可行性,因此采用维修方案,针对存在问题的部分采取维修措施,从根本上处理前大梁下挠变形问题。基本思路是:对大梁拉杆的长度做适当的调整,协调好拉杆铰点的分布位置,使其在左右两侧大梁同一水平面处;在前大梁挠度修复中,采取的是外力张拉、火攻矫正和腹板加固定形三重措施。修复方案的具体操作要点,如下。
(1)适度调整拉杆的长度,检查并控制左右侧的拉杆铰点的大梁面,理想状态是两者共处同一水平度上。(2)根据梯型架的结构特点,在其顶部挂设4个10t手拉葫芦。为避免前大梁旁弯,采用到活动钢性撑杆连接的方法,按5m的间距将杆件设置在两个大梁间。(3)拉紧手拉葫芦,适当向上抬起前大梁,经过检查后掌握左右侧前大梁的具体位置,经调整后使其在同一水平面。(4)对设置在前大梁两侧的腹板做加热处理(仪器加热,即专用烤枪),加热区域规划在箱梁圈筋处,加热温度500~600℃。前大梁腹板加热时,适当调整手拉葫芦的张紧度,目的在于确保其始终存在一个向上的力;按照要求完成修复操作后,使腹板自然冷却,随后松掉葫芦。(5)除了修复外,还在前大梁两侧内底部设2条角钢,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5 修复后的检测以及实际效果分析
修复后组织检测,确定前大梁两侧各测点的水平度,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自修复以来,经过半年使用后,再次检测水平度,此阶段的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使用半年后的水平度检测数据
综合分析修复完成后以及使用半年后的检测数据,发现前大梁挠度无异常现象。对比发现,即便经过半年的使用,前大梁挠度也依然稳定在相对合理的区间内,意味着增加纵向加强筋(角钢)的方式对于提高前大梁刚度而言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修复措施的落实,卸船机金属构件的安全性得到保证;此外,前大梁火攻和加固部位也依然保持完整、稳定,未见开裂、变形问题,起升小车能够正常运行,各项功能正常使用。由此说明,该项目中采取的前大梁挠度修复技术的综合应用效果较好,具有可行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桥式抓斗卸船机是现阶段港口码头散货卸船作业中的关键设备,但在长时间使用后,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前大梁挠度变形问题,不利于正常生产。经过本文的分析,提出针对前大梁挠度变形问题的修复技术,项目的修复效果较好,前大梁挠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涉及到的修复技术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