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础工程中深厚卵石层工程勘察及技术分析
2021-12-31巨智文
巨智文
(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兰州 730050)
1 引言
进入新时期,桥梁基础工程建设速度持续加快,工程面临的地质环境日趋复杂,给桥梁工程勘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深厚卵石层是其中之一,其多出现在山区、河流冲积扇区域内,构造较为复杂,粒径大小不一,且易夹杂坚石层、漂石层,地下水量丰富。因此,对处深厚卵石层的桥梁基础工程进行勘察非常必要。
2 桥梁基础工程概述
A 桥梁基础工程位于A 桥预留终点,与国道相接,总长为1 658.00 m。该桥梁主桥为双塔中央索面叠合梁斜拉结构,主跨为358.00 m,总长为687.11 m。总体为五跨连续半漂浮型的空间密索型布置方式,主塔高度为117.21 m,桥面宽为38.92 m。该桥梁承台为六边形,单一承台下设置了27 根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底部标高、直径、桩长分别为14 03.419 m、φ2.50 m、96.58 m,孔深在104.69 m,持力层为卵石层。每一个辅助墩承台下均设置了6 根长度为67.48~69.86 m 的钻孔灌注桩,孔深度为84.36 m,孔底标高为1 423.016 m,持力层为卵石层。
3 桥梁基础工程中深厚卵石层工程勘察结果统计
3.1 沉积特征
A 桥梁基础工程跨越江河,上部为冲洪积粉砂、②2 层中砂以及细砂,性能处于较差水平,性状处于稍密到中密之间,表现为两侧厚度大但中间厚度小、局部夹杂淤泥质土;与其连接的下部为软塑状淤泥质黏土以及洪积淤泥,性质处于较差水平,总厚度为5.86~22.86 m[1]。
中上部(④4)分布有厚度超过68.52 m 的3 层冲积卵砾石,夹杂有细砂薄层。其中,持力层卵砾石为含水状态,粒径大于2 cm 的颗粒含量约占65.00%,砾石径长为2.58~7.25 cm,局部含有最大粒径超出38.00 cm 的漂石。整体具有较好的磨圆度,且充填有砂砾,厚度在14.86~16.89 m,顶板标准高度在1 471.366~1 473.642 m。
中下部(⑤4)为松散状卵石层,杂色,中密度,粒径大于2 cm 的颗粒含量约占66.00%,局部砾石径长超出5.00 cm,多数砾石径长在2.56~5.98 cm。个别夹杂有次圆状漂石,母岩岩块较为坚硬,成分为石英砂岩与石英岩混合物。层厚在22.56~24.95 m,顶板标准高度在1 453.202~1 458.438 m。
下部(⑥4)为卵石层,中密状,杂色,粒径在2.00~4.00 cm,其中,粒径大于2 cm 的颗粒含量约占65.00%,极个别粒径可以达到6.20 cm,同时,含有15.00%~18.00%的圆砾石,偶尔夹杂漂石,且充填有砂性土,级配不良。层厚度较大,在22.52~65.85 m,顶板标准高度在1 427.438~1 430.748 m。
A 桥梁基础横跨江河,桥梁基础所在位置河面宽度约在328.00 m,最大水位深度约在11.69 m。所横跨河流化学类型为Cl·SO4-Mg 型,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分别具有微腐蚀、弱-中腐蚀性。
3.2 颗粒级配
依据GB/T 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2]关于深厚卵石层工程性质分析的要求,对于工程土样,可选择筛分试验法,进行颗粒分析。通过对分析结果进行汇总可知,大粒径卵石、漂石对于桥梁基础工程工艺选择、应用过程具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密实度、颗粒大小、排列方式、磨圆度对设备选型、施工工艺的影响。基于此,可以对中下部、下部卵石层进行全颗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A 桥梁基础工程深厚卵石层全颗粒分析结果
由表1 可知,中下部松散卵石层粒径大小主要集中在6.00~20.00 cm,平均粒径百分比为41.36%,而0.50~2.00 cm 的次之,平均粒径百分比为28.62%;下部卵石层粒径主要集中在2.00~6.00 cm,平均粒径百分比为34.08%,其余为6.00~20.00 cm,平均粒径百分比为31.56%。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质钻孔孔径存在一定限制,直径过大的卵石极易被钻头破碎、研磨,无法保证所测量评估的颗粒径长与实际相符。即勘察统计结果无法充分反映卵石层粒径分布特征、物理特征。
4 桥梁基础工程中深厚卵石层工程勘察结果分析及反馈
4.1 深厚卵石层对基础施工过程干扰预测
地质钻探、桩基成孔均需依靠钻进设备朝着深厚卵石层削切,同时,将卵石层削切碎屑输出到钻孔外部。整个过程不可避免地对孔壁地层造成了不当干扰,再加上已形成孔洞的影响,极易造成一定范围内土体重新出现应力分布,同时,伴随区域内土体内摩擦角、黏聚力程度不一地向耕地水平发展。由于钻头提拉工艺操作阶段地下水存在动水压力,深厚卵石层孔壁坍塌风险较大,尤其是在钻孔深度处于较大水平情况下,起钻时孔内护壁剂液面会急剧下滑,引发含水层微腐蚀或弱~中腐蚀性水层向孔内渗透,加剧钻孔坍塌。除此之外,回转钻孔施工阶段级配不良模块也会出现严重泥浆漏失问题,一旦堵漏效果不佳,就会进一步加剧孔壁坍塌、卡钻、埋钻事故出现概率。
4.2 关于深厚卵石层基础施工工艺的建议
针对勘察期间发现的若干问题,建议施工人员在成孔工艺过程中选取钻头时,着重考虑卵石层粒径对于钻进运行效率、钻头磨损的影响,优选气举反循环工艺,配合大直径滚刀作业,获得更大的咬合剪切力以及竖向压力,将大粒径卵石完全破碎,保证桥梁桩基础成孔速度。同时,考虑到深厚卵石层平均厚度较大,存在大粒径卵石以及漂石,在钻进孔深度不断增加进程中卵石密实度也不断增大。因此,可以选择摩阻钻杆搭配双层底截齿转斗的方案。同时,配置耐磨焊条,以堆焊的形式操作,最大限度地防控深厚卵石层对钻头的磨损[3]。
考虑到回转钻进深厚卵石层阶段极易出现泥浆漏水问题,除增加泥浆黏度或向泥浆内添加锯末外,还建议施工人员在横跨江河两端设置一定溶剂泥浆集中搅拌池,将泥浆池划分为2 个部分,分别负责新泥浆储存和旧泥浆回收。并在钻孔前期给予搅拌完毕的膨润土泥浆充足的膨化时间,待其在泥浆池内达到完全膨化状态后,利用泥浆泵泵送到孔内。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区域地质勘察结果可知,案例中桥梁基础工程深厚卵石层表现为层状结构,缺乏良好的均匀性,中密,饱和,卵石含量在65.00%以上,且级配不良,分选性能差,夹杂有软塑状淤泥质黏土、漂石。相关沉积特征表明了深厚卵石层土孔壁坍塌风险较大,甚至会引发埋钻、卡钻事故。因此,建议施工人员选择气举反循环工艺,配合大直径滚刀作业模式,以便顺利破碎大粒径卵石,保障桥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