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途径探析
2021-12-31刘荔嘉
刘荔嘉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的制度与措施不断的优化,大专院校的教育制度与课程的实践也实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增强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当务之急。可是在增强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实际的情况却并不像意料当中的那么顺利。
一、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现状与现状成因的分析
目前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现状虽然有所改善,然而在对思政教育教授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旧很多,只有对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解,才能够准确地分析该现状出现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问题的措施。
(一)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大专院校不同于一般的本科学校,部分大专院校学生的思想与正确的价值观念相偏离,就大部分大专院校的学生来讲,其思想上的障碍与误区较多,如果大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建立的引导,学生就难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想,从而错失发展的机遇,增加其误入歧途的可能性。[1]
从总体上来讲,大专院校的学生思政教育现状还是符合教育潮流的,学生有积极的坚定社会主义思想的信念,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教育观,其思想与观念也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大专院校的学生能够积极地接受学校传播的新知识与新理论,积极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可是大专院校的学生由于其生源的结构比较复杂,文化基础与底子也比较薄弱,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误区,如果在思想出现误区,知识教师没有进行积极的指导,学生也没有主动地与教师沟通,就会导致思想与正确的价值观念相偏离,从而使其产生腐败消极的观念,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消极现状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学生个体、大专院校、家庭教育,由于大专院校学生普遍比较叛逆,学生、学校、家长难以实现及时的沟通,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偏离正确航向。[2]
首先,大专院校学生的年龄、心理、情感直接影响着大专院校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程度、兴趣。由于大专院校学生比普通高校学生叛逆,在接受思政教育知识也极易产生与理论相悖的观念,大专院校的学生普遍比较任性,在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期,也会因其道德约束感,责任感较弱,从而导致教师的管理难度呈直线上升。
其次,大专院校学校的教育建设相较于普通的高等院校比较滞后。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应试教育仍占据着我国教育方式的主导地位,大专院校的思政教育尤其突出。在对思政教育的内容、方式也是围绕着学生的成绩与考试的安排来选择,带有浓重的应试教育的味道。很难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对思政教育有兴趣,德育的进度也相对滞后。
最后,大专院校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大专院校学生能否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家长对于大专院校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担任着启蒙教师角色,而且还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建立。
二、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专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进度滞后
虽然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有着大幅度的改变,然而大专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进度明显滞后。大专院校的教育者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重视度不高,仅仅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建立的引导与教育,这就是大专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滞后存在的现状。
(二)大专院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流程存在缺陷
与国外的思政教育工作流程相比较,我国大专院校在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方面起步较晚,因此,无论是工作流程还是教育方式,都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大专院校思政教育的体系也有待完善,学生的思想教育出现瓶颈,知识教师无法对该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会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难以树立,从而延误学校在思政方面的进展。只有思政教师明确思想教育的目标,才能够保证学生提高对思政教育的热情,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增强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途径分析
就研究的数据来看,大部分的大专院校再对增强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而忽略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建立的问题。大部分思想教育老师仅仅以传授与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树立,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建立,仅仅重视理论的思想教育课程是无法实现学生长远的发展。
(一)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再对大专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进行教授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遭遇的思想问题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时存在的误区,进而去分析每位学生思想的需要 从而切实地解决学生在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大专院校思政教育老师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保障学生从内心接受思想教育的理念。要知道,思想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与修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知识,应该切实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情况进行教育。[3]
(二)为思政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思政教育相对于传统的知识教育,其教育的方式与过程比较灵活,如果思想教育老师将其视为枯燥乏味的知识,那么学生也不会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思政教育方式是学生接触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关键,因此,教师可以在掌握思政教育重难点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思政教育老师可以结合相应的实际课余活动,将思想教育观念融入日常生活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为其营造良好的轻松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理念,完成教学的目标。
(三)注重思政教育的学习与实际的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大专院校的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知识,其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发生着改变,对于社会热点事件也具有浓烈的兴趣。因此,在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实际的社会热点问题为案例,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够激发学生投入到思政教育的学习中来。
大专院校的思政教学老师,如果单纯地以书本的理论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就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导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要知道大专院校的学生思维处于极度活跃知识,如果以实际生活当中的热点问题做指导,在进行思政教育之前,积极的收集学生对于实际热点问题的看法,也能了解到学生思想观念的实际情况,从而针对该情况进行价值观念的传播、理论知识的讲授。[4]
四、结束语
当前教育理念与社会发展要求大专院校不能忽视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引导,增强大专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是确保学生思政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也直接影响着大专院校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大专院校的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正确价值理念的重要性,才能够投入到思政教育的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与政治教育水平。
大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进度与效果直接影响着大专院校整体学生素质的提升,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理论进行传授之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个体差异性,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传授,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