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研究

2021-12-31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大学生

孟 煜 杰

(兰州文理学院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职业特性

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理念,指出高校就是要为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高校大学生辅导员作为一种职业来说,既是高校教师类型的一种,同时也参与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大学生辅导员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辅导员工作不但和大学生有面对面的特点,也有科研工作的性质。从大学生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科研属性存在被忽略的情形。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在大学生辅导员自身的认识中需要不断深化,大学生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那么道德育人的功能和自我价值的完善就有明显的同一性。

大学生辅导员自身在工作中要认识到,工作不单纯是一种生存的条件,同时也必然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过程,只有提高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高度,大学生辅导员的职业特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才能实现社会认可与荣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既是一个慢功夫,也是观察和提升自我修养的一个过程。这主要是说了大学生辅导员的自我认识这个角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生辅导员面对的大学生群体又有着新形势下各种复杂的情况,独生子女的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普遍认可的一种集体理念在这部分学生身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对于自我的认识局限于一定的范围,而家庭姊妹较多的学生普遍有一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特点,在学校集体生活中与同龄人交往则会有兄弟姐妹之间的伦理感情,更容易与他人相处。大学生辅导员在工作中就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些具体的问题简单清晰的处理好,对于工作中的这种认可,得到学生与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是大学生辅导员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

二、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一)高校辅导员的育人性质

高校大学生辅导员是大学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要明确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就需要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辨析,一个是高校、一个是大学生辅导员教师、一个是大学生,这三个部分既是统一的又是有区别的,分析这三个部分对大学生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设定,可以为大学生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与规划赋予实际的价值和意义。对学校来说,大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坚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它相应的一些观点以及运用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坚定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贡献的理想和信念,在学习和生活中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历史与时代、文化与生活、个人与社会,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不断地提升自我[1]。

高校大学生辅导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出现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的调整,在这个背景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异化越来越明显,教育的本质是人的不断完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但是专业化教育中的大而全也必然导致一种学科上的分裂,不能互通,这种影响仍然困扰着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独生子女,他们的心智普遍都不是很成熟,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问题及压力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排解,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比如,有些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多次失败,产生畏惧情绪,不愿意去尝试,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辅导员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困扰,从而帮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础性

高校大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虽然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教育背景与各学科之间直接的科研关联性不是太紧密,有文科背景也有理科背景,但是大学生辅导员的组织工作原则都是必须坚持思政育人,这就需要大学生辅导员不断地培养自身优秀的政治素养以及正确的人格教育,大学生辅导员必须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要不断地给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实践来给与学生最真实的教育以及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要与时俱进,要贴合实际,避免盲目的以及没有秩序的教育和管理,要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不断地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与做事,要努力地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理念,保持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同时大学生辅导员也要做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不断地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以及实践能力[2]。

高校大学生辅导员是大学日常学习纪律的督促者,同时也是学生就业指导者,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仅需要监督和引导,还必须明确,教会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面对就业和社会工作需要的能力,这个问题是比较直接的,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职业规划,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的学习行为,结合今后的就业发展,大学生辅导员对学生宣传和解释就业政策是基础,所以大学生辅导员同时也要加强对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形势的理解,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性进行引导。当前社会背景下,就业的要求越来越趋于创新发展,同时也表现出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学生自己规划好自己的就业和学习,才能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有准备,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大学四年期间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由被动变成主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加细致入微,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更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高校的大学生辅导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并且结合各个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帮助学生有针对性提出一些指导和计划,帮助他们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不良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3]。与此同时,大学生辅导员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帮助他们提供一些就业方面有价值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目前的就业情况,从而提高自己薄弱的环节,以自己最好的状态面对就业,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三、高校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具有系统性与专业性。学生真正需要的大学生辅导员是能够在思想政治上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以及在心理支持上能够帮助他们的良师益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缺乏系统性,在教书育人的本质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量往往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有很多日常的琐事需要处理,很难更深层次的去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近几年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对大学生辅导员的持续培养却有所欠缺。在大学生辅导员队伍中,工作的第一年基本不变,第二年就是一半新一半旧,第三年就完全改变了,也就是说在三年内大学生辅导员成了吃“青春饭”的典型。学校管理忽视了对大学生辅导员培养工作,导致大学生辅导员个人管理水平和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水平非常有限,在所处的岗位发展空间有限,这就造成大学生辅导员流动性大,队伍缺乏稳定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辅导员的职业性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要求。这就使得大学生辅导员从学生日常管理者的单一身份属性,逐步向学生职业发展的规划者、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者、思政方针的实施者、理想信念的塑造者等多重身份过度。这些身份的转变无疑对高校大学生辅导员工作能力、道德品质以及政治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辅导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能够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可以及时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并及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确保学生身心健康;要具有职业规划相关知识,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及时的指导;要具有创业相关的知识,能够对有意向创业的同学进行适当的引导;需要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学生遇到的突发意外情况能够及时解决;需要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需要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等。这些复杂的要求体现了大学生辅导员责任重大,实际中就出现了大学生辅导员能力与工作任务不匹配的情况。其次,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尤其对于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是不可预测的。对于大学生辅导员而言,没有时间提高知识储备,这就出现了大学生辅导员自身知识有限并且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与此同时,许多大学生辅导员往往缺乏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大学生辅导员其实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捕捉不及时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由于高校大学生辅导员教育程度低、工作年限短,社会对大学生辅导员整体素质的评价大大降低。因此,提高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只有提高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社会评价水平。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按总体的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大学生辅导员岗位,并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但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行过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严格按照200名学生以内标准配置相应数目大学生辅导员的高校占被调查总量的33.8%,超过标准配置的占66%,其中较大规模超过标准配置的约占31%,严重超过标准配置的达10%以上。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严重超标[4]。除此之外,由于大学生辅导员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人员,经常疲于应对各个上级领导委派的任务,也很难开展一些具有前瞻性、开创性的工作。

四、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对策

(一)明确与细化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大学生辅导员定位清晰,职责明确是大学生辅导员工作可以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辅导员的定位不清晰,职责不明确,大学生辅导员需要做的工作就繁杂而且无序。因此,应明确各部门大学生辅导员应负责的具体工作事项。只有在规定了本部门大学生辅导员应负责的具体事务后,大学生辅导员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同时,学校应该明确什么部门可以安排任务给大学生辅导员,而不是把所有复杂的事情都安排给大学生辅导员。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辅导员摆脱“保姆员工”的角色,着力提高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促使大学生辅导员工作更加专业化[5]。其次,通过入职前和入职后的专业培训使大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只有职责明确,大学生辅导员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不断完善大学生辅导员管理体制

1.构建科学激励机制

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非常繁重,而相应的报酬却与之不匹配,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岗的大学生辅导员都不希望长久留任,大学生辅导员频繁的换岗和离职情况非常明显,大学生辅导员队伍流动性非常大。为此,高校应当构建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立足于大学生辅导员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更科学的激励方案,激发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首先,应当在薪酬福利方面予以优化,将大学生辅导员的考核结果和津贴发放联系在一起,让队列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获得适当的奖励;其次,学校还应为大学生辅导员提供职业发展方面的助力,把大学生辅导员职级评定考核纳入学校党委干部管理的范围,在大学生辅导员制定未来工作规划时给与引导,并最大可能地让大学生辅导员参与到教研工作中[6]。尤其是对于一些具备培养价值的大学生辅导员可给予更多的发展契机,让其能够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最大地散发自己的光芒,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2.构建大学生辅导员职业文化素养

首先,要加强政策方面的引导、支持和保障,建立和健全大学生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给大学生辅导员们提供一个便于交流分享、能够互动互融的平台,加强职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打造更为浓郁的大学生辅导员职业文化氛围;其次,通过职业协同等方式提升大学生辅导员们的职业情感,注重发现挖掘甚至是驱动打造优秀的大学生辅导员职业文化资源,在此过程中应重在提炼高校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出现的优秀榜样与案例;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点就是要致力于发掘大学生辅导员的文化内驱力,逐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辅导员个体的文化素养,让大学生辅导员的个体文化与职业文化成为大学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双动力,在此基础上大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水平才能不断提升[7]。

(三)加强推进大学生辅导员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外部环境和学生性格特点等在时代催化下的不断变化,对大学生辅导员这一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既对高校大学生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接受新生事物的心态有一定要求,也促使他们通过持续性地学习和培训来提高自身的全方面素质,以此来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面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逐渐浮出水面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因此高校应建立针对大学生辅导员这一岗位管理的学习和培训机制。

参加面向新上任大学生辅导员开展的岗前培训是大学生辅导员们上岗前的必经之路,但是往往在大学生辅导员通过岗前培训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都没有再接受过任何其他相应的专业技能方面的进修或培训,这凸显了高校领导管理层面对于大学生辅导员自身素质水平以及深造进修机制的短视这一重大问题。这也是导致大学生辅导员在随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无法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日渐对工作感到力不从心的首要原因,甚至因此产生一连串的联动反应,例如会给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浇上一大盆凉水,从而造成大学生辅导员离岗变岗,给大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中,建立长期的学习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通过一些专业性的资格认证、外出联谊交流考察、社会场景实践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辅导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职责和岗位需求出发,针对性地对现如今的人才队伍进行相应的淘汰、提级和优化,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整体发展,从而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大学生辅导员队伍。第一,要在针对优秀大学生辅导员的引进和培训方面加强力度,以科学、严格的选拔水准,挑选出一批政治意识强、职业水平高、道德修养好的优异人才,吸引他们加入大学生辅导员队伍,不断为现有队伍注入新鲜的活力。其次,不断加强针对大学生辅导员的专职培训,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大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能力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能力。第三,鼓励大学生辅导员开展自我学习,促进大学生辅导员不断更新观念,保持不断学习的劲头。

(四)提升大学生辅导员的核心竞争力

在如今的高校体制内,大学生辅导员工作负责的对象主要为学生群体,其工作核心为确保学生具备较为良好的政治素养,保证高校的人才培育和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是同步的,因而在“大思政”的视角前提下,高校大学生辅导员要从岗位职责出发,保有与时俱进的原则,深入思考现今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从而达到为国家输送尽可能多的高质量人才的教育目的。大学生辅导员应利用学生社会团体,给广大学子提供展现才能、表现自我的平台,引导培养和提升学子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切实改善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以及形成硬核的综合素质,度过一个丰富的大学生活,使众多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进而达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为基底,不断地丰富本校学生社团文化的目的,与此同时逐渐引导大学生们培养树立符合现今社会价值体系的三观。

针对提升大学生辅导员的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首先是在政策与制度保障允许的前提下,提升大学生辅导员这一职业的准入底线,对大学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背景和职业核心能力应该要有明确的要求,然后再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标准分层次对他们进行精确地培养与指导。然后是大学生辅导员培养培训形式也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有所创新。其次是加强大学生辅导员的交流互动式培养。利用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挂职跟班等不同形式,有针对性地将大学生辅导员置于不同环境和不同岗位中进行锻炼,从而拓展大学生辅导员行列的成才进步方式[8]。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命题。作为高校大学生辅导员,我们应当带着这个命题去思考工作该如何开展,在党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践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以为党和人民培养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培养人才。《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大学生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作为高校中与学生交往联系最密切的角色,要帮助学生科学分析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正确把握历史坐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拓展实践能力,真正的走进学生融入学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猜你喜欢

辅导员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