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2021-12-31

关键词:天人合一儒家哲学

张 添 发

(兰州文理学院 文学院 ,甘肃 兰州 730600)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背景来看,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融汇和交流是一个长时期的文化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和回望,但这种回望不单是对文化从历史上的回顾,必然要做到与世界文明全方位的积极融合。与世界文明的融合是多方面的,这就表现为儒家哲学与现代社会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形态,也是如何在现代社会构建和发挥儒家哲学的价值。作为研究文化的学者不仅需要有历史的眼光,还要有世界的眼光,那就是如何实现中国哲学走向世界。

一、中西哲学思维模式之不同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思想,在《论语》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531在这里“仁”表达的是一种功夫修养,是一种生命形态的显现。孔子在《论语》中多处谈仁,把这个“仁”如果前后结合统一起来,相互印证,则可以更好地彰显“仁”的价值,而不单纯依靠逻辑的推理。颜渊是孔子的学生里面道德修养成就最高的一位,孔子很认可这位学生。从颜渊的道德修养来印证孔子所讲的“仁”的境界可以看出,超越生死的认识是“天人合一”境界的一个呈现,对生命境界中宁静与纯真之美的体认也恰恰是对“仁”的另一个侧面的反映。“仁”的定义似乎没有确定下来,但是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和弟子的言谈与教化始终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仁”的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在人才培养方面,孔子根据弟子不同的修养程度和特有的气质而有四科,在《论语·先进》中,孔门弟子的修养和功夫集中体现在“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485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的修养紧接着“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1]483在这里四科的修养和能力的养成根植于不同人的气质,礼乐的精神在这里表现为“野人”的质朴,不同人才的这种质朴之性也是礼乐精神对“仁”的一种展现。这种礼乐精神一方面是人本有的东西,就叫做“质胜文”中的“质”,人类文化的本源是根据内心来的,这种思想的诚恳和朴实表现出来就是最好的修养和文化。天生自然而成的礼乐精神表现在人的修养中就是儒家所阐述的“仁”的境界,因其自然而发于内心,则表现为《易经》思想中天、地、人之道的回归,由此而把“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回归到中国文化对“道”的探讨上来。

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方式,在西方哲学中表现为一种固有的理性主义传统。在启蒙运动以后,要求思想关照现实,在现实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自然科学化和社会科学化运动,即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民主与科学。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反传统的学术风气导致了全盘西化的文化倾向。哲学思想的基本问题在于探讨宇宙的本体,通达生命的意义,改变人的命运,营建共同的美好家园。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矛盾,这种问题的现实性在哲学层面上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世界和平的维护。那么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对现实世界、习常思维的反思,所以哲学一方面超越于现实社会,构建形而上的理论体系,但是其批判性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现实世界的不合理性。因此这就勾连到哲学的实用性问题。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实际上属于两种文化系统,一个以理性为主,系统地探讨了人所具有的认识能力,阐释了人与世界的这种关系,以唯理论和经验论为例,他们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顺着这种思维而产生了科学与技术的实现。一个在生命认知上完整的人,两者共同面对的是“人”的问题,就是关于人的价值的探讨。这在儒家哲学之中是系统探讨过的,也正是儒家哲学对现代社会价值构建的基础。儒家哲学集中探讨了人的心灵秩序问题,而这个关于人的最基本的问题,在儒家从理论上来说是完整的,不应该以优劣来划分,应该从不同的文化系统之中发挥和彰显二者共同的优势,才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任何的学问必须为现实的社会提供价值,是本项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

儒家对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展开。对于中国文化中的“中庸”至德从思维辨析的角度去分析是哲学研究中的一种惯性思维,中庸之德与天人合一相融相通,实现生命的价值儒家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人的情感与天道相统一,以生命本然之爱而展开,夫妇之道以相敬如宾,浑然天成,是为天理与天性自然而成。

哲学究竟有没有实用价值?这个问题可以还原到中西两种思维方式的实用价值上去。通常说哲学为求真理的,说哲学为追求智慧的活动,都是从希腊哲学为源头来讲的。对宇宙、人生、对生命现象不同的认识是哲学共同探讨的问题。我们在引进西方哲学以来,以希腊哲学为源头开始讲述哲学,自然的也就用这个哲学来比对我们传统上的学术。“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西方的思维方式,这种以向外的方式追求世界的价值,认识世界,发展技术的模式,在新时期技术对人自身的限制已经极大地暴露出来,表现为技术对人的异化。那么从中国文化角度来考虑,儒家哲学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人的定位从人不但属于社会,而且人是属于宇宙的,人的价值不但要“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而且要有“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赞天地之化育”的使命感。

西方哲学以对“存在”的探讨而延伸出逻辑分析的系统,对整个世界的划分与分类促进了人类社会向商业化的转变,商业社会的模式所表现的对人的基本问题的关注已经颇为亟待,就是人应该如何面对世界,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身心世界?哲学所探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首先表现为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古希腊哲学家关于本体论的探讨以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到赫拉克里特把万物的起源归结为火,表现为一种对世界的认识。从世界是由什么基本的元素构成,和世界是如何形成这两种追问方式而展开的;到巴门尼德关于“存在”的学说的论述——“巴门尼德一贯断言,我们不可能知道甚或设想或主张非存在,凡是我们能说的或能想到的一定是存在”[2]13。西方哲学以希腊哲学为源头,从巴门尼德关于“存在”的论述可以看出,实际上这种思维模式只是一种理性的推理,这种思考的方式一直延续在西方哲学的表达方式之中。“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主体凭着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西方哲学把这种关系叫做主客关系,又叫做主客二分。”[3]3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上来说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可以从多个方面把握的,这种把握恰恰表现了西方哲学的实质与作用,就是直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逻辑分析的支持。但人类不仅需要科学的精神,还需要一种人文精神;不仅关注世界的真实性,还需要关注生命的意义,价值的根源,自我的实现等问题。

二、儒家哲学思想的特质——“天人合一”

马一浮在《复性书院讲录》一书中曾谈到“学问之道无他,在变化气质,去其习染而已矣。 ”[4]7学问之道在于变化气质,气质之论在《论语》中表现为不同人所具有的才气相异。子路任侠,豪爽而无所惧。历史上这样的人才比比皆是,很多时候能够做好事情的恰恰需要这样的性格,但是这样的性格恰恰既是这类人的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如能在优点与缺点之间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性,这一类人的学问就是气质之变。变化气质在于去其习染,习染就是习气,儿童幼年之时对于自己所欲求的东西往往不能控制,但是经过大人的教导而能改变其不恰当的行为,到自觉而行就是气质的变化。对学问的解释都是在人自身的生命历程之中,与气质之性的变化相同,在于身心调熟,改过迁善而不自知。儒学之中的系统是对人道的关注,也就是对学问的关注。对于“学而时习之”的学有一些理解的偏差,学在这里仍然是学问,学问的根基仍然是“仁”道的彰显。“《孔子闲居》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行,庶物露生,无非教也”[4]33这里的教也是学的一个方面,学的本质在于恢复人本有之性,人的本有之性既是“仁”的显现,儒家讲“仁”以亲亲而展开,一个生命的展开从母亲的注视下开始,孔子讲“父母唯其疾之忧”是“仁”,同时也有父母之爱是为“仁”,这种爱在父母则表现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种喜悦是礼乐精神的源头。儒家探讨这种喜悦的产生,就是春夏秋冬,四时变化,顺气自然,自然而生。天道的变化是自然而成,人道之发自内心的喜悦也是自然而生,这也是儒家思想“天人合一”观念的集中表现。

现代社会背景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技术的进步也很容易把人作为工具。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一方面从固有的文化典籍中得来,一方面也在于与世界优秀民族的共同进步。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思想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从哲学这个学科的发展来看,哲学是从思想的传播开始。在今天研究中国学问必不可少的要有世界文化对比的眼光,对比西方哲学而全面地激活中国哲学,这就有了人的价值的考虑,即人对自身的考虑。儒家哲学就是对人自身的考虑,通过人与世界的关系来把握人自身。从个人价值的实现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儒家哲学给出了完整的思维理论体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5]307儒家哲学的思维模式是以个人与世界合一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根基在于社会价值的实现,这种思维模式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在人与社会的方面儒家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从格物致知到正心诚意,修身治国,到平天下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家国一体的模式,其理论设想是以家为根基探讨人类“在一起”形成组织、城邦、国家的合理性,所以根本来说儒家在社会生活中重“合”不重“分”,这不同于西方主客二分模式下的绝对个别化的理性个体。

从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来讲就是天人合一。人与万物之间并非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关系,因为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他注定要运用自身智慧去构建一个意义世界。意义世界不是凭空构建的,它的基础是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在中国儒家文化中,人作为万物中最特殊的存在,作为这种意义的缔造者,并没有把自己摆在凌然超越的位置之上。相反,诚如《易》所言,它不仅让人效法天的刚健,更让人体悟地的卑顺。在有为的层面上,人应该“弥纶天地之不足”,《易》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天地万物固有不足,有大雨不止伤人性命,圣人发明屋舍;生命终止,圣人发明棺材来寄托这种生命为后代的延续,所以圣人就在天地万物之间构建一种微妙的平衡。不仅让人看到生命之间的感通,更让人体悟生命的感性寄托。这就意味着人在万物之中发现了人的意义。

三、内圣外王与礼乐教化

儒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内圣外王,就是对道的探讨和体认。熊十力说“夫道,至大无外,至高无极,其德用盛大,周流而不屈,吾人能体道于己,即道近在一身,而常为主于中,闲居常揭然有所存……不任臆想,不杂曲见,心安理得,故谓之静,万化万变万事万物之源,皆圣学所切究。”[6]174儒家对道的展开从本体与人生论的层面展开,对于道文化的探讨是中国文化亘古不变的话题。道有形而上的本体意蕴,在《易经》思想中表现为天道的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天道而含括人道。《中庸》讲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人生论的展开,人道的探讨则集中表现为人伦道德,人伦道德的衰暗则表现为对欲望的无穷激发和放大。现代社会由于生产技术的极大发展,在人伦关系上出现了很多新的挑战。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在于重新审视儒学中的有用价值,这具体表现在礼乐精神之中。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人伦关系实为礼乐精神之根本,赤子之心与其父母兄弟无不敬爱,这种敬爱之情是油然而发的,是人的真性情,礼乐精神既是以人的这种真性情为内核的。礼乐精神的发挥则在于艺术生活的展开,《论语》是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基础的。从诗教的角度来看“六艺之教,莫先于诗。于此感发而兴起,乃可识仁,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4]178诗教与艺术相通,以情而发,人不可无情,情归于心,在与天道相合,天道贵其不已,日月运行,寒暑交替。“心之专直为志,言之精纯为诗,行之节为礼,德之和为乐”由此可见礼义精神是根植于天道之生生不息,根植于思想之纯正,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的纯正才能养出人的尊严和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气质,礼的显现才会养出人性的光辉。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儒学的精神理念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复归人之为人的本性为旨归。对于人性的复归就是德性的升华,而德性教育的理念是孔子总结历史经验得来的。“学而时习之”思想的纯正,儒学开篇点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讲为学之道,在这里对“学”的分析就是对儒学开篇点题的一个分析。这里的“学”是指一个人如何完成做人,学问是从一个人的社会经验来的。以个人德性的不断完满没探讨的原则是《论语》开篇讲的“为学”之道。也就是从个体的人生价值探讨的学问,这里的“道”就是讲一个人在社会之中是不断的改变的,人的身份与所处社会地位的改变就需要人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而这种新环境的不断调整与适应就是一种德性修养的能力的不断培养,人的价值才由此而得以实现。

儒家哲学对个人价值源头的探讨:“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做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15。儒家强调孝道的思想,从《论语》中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孝道思想作为儒家哲学思想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儒家哲学首先从这种爱的源头上来建立一切的秩序,儒家哲学以孝道之“爱”为基础构建了社会的秩序,这种秩序就表现为中国人极其重视现实生活,他们的生活是有情趣,有人情味的。从个人的亲亲之爱推扩到整个社会就表现为一种社会的秩序。

儒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当代中国思想界的多元化发展特征,西方学术思想在近百年的传播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理念对人总会有一种指导性的作用,而对思想的探讨应该以社会现实为背景,社会现实也会反过来受到社会思想的影响。我们学习西方的技术和文化,同时在不断地反思文化精神的价值。不同的文化形态互相交融为我们以新的视角观察儒学提供了可能,对儒学的探讨,从人的价值的探讨可以对我们当今社会有很大的启发性。这就首先需要从儒学精神的实质进行阐明。在现代社会重新探讨儒学的价值,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文化基础性的作用。

四,儒家哲学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儒家哲学面对现代人所遭遇的困境,能够为我们提供启发式的思考。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久远以来就面临着如何生存的疑问。儒家提供给我们帮助他人,互相爱护的生活范式,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法则。

商业社会下人们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根本的人生准则,“管理效率的功能与卡尔纳普、艾耶尔眼中的上帝功能大致相同,这是一个虚构的名称,却被信以为实在,诉诸它就掩饰某些其它的实在;其有效的使用意味深长”[6]97。所以商业精神继续以一种工具理性的样态使人与人的疏离加剧。也正是这种样态的精神的蔓延,国家的精神变成利来利往,人的精神变成物欲的无穷追求。现代商业社会的模式由西方文化所主导,这就从侧面更加彰显了儒家义利之辨的价值,义利之辨的关键在于社会秩序对于仁义道德的体认,而非现代商业社会单纯对人的欲望的激发,以人为商业活动的工具,人成了为商业服务,而非成人之道,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精神的滋养,人性光辉的呵护在于对人的关怀。所以,当今社会对精神或伦理的需求显得极为迫切。从儒家哲学的思想来看,儒家认为人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即身心健康是一元的东西,有了愉快的心情自然就有健康的身体。所以,生活之中应该有美的意蕴。这就需要提倡一种美的生活哲学,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儒家哲学的美,主要说的是人的真情的流露,人应该有真性情。所以以儒家哲学所倡导的尽心真情之美,用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上,可以为人们提供心灵上的安慰。

儒家哲学思想在儿童教育方面也有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藏,基本上来说就是培养孩子的爱心,从根本上培养人心中的一种道德规律、社会责任的担当。在儿童教育理念上,儒家的贡献是“吾与点也”,人生志向因人而异,但对于人本身的教育和修养一方面要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展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孔子与学生在一起,问起大家的志向,学生中有军事家、政治家、艺术家,对于艺术气息极浓的曾点,孔子赞同的的艺术人生,“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生命的这种宁静与恬淡正是人生之大美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从文化上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风气。儒家的思想是成体系的,贯通成人的一生,这正是人文教育的真精神之所在,国家安定天下太平才有人真正精神的享受。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儒家哲学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菱的哲学
小包哲学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