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邢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1-12-31赵静雯赵江招卢茜茜

科学咨询 2021年22期
关键词:红色育人思政

赵静雯 杨 培 赵江招 商 江 卢茜茜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邢台 054000)

高校作为党与国家育人的主要阵地,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邢襄红色文化能够缩短学生与思政课之间的距离,从而顺利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目标,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一、邢襄红色文化的内涵

邢襄红色文化作为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祖国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还是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邢襄红色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不仅有特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思想、文化、精神品质等,还有新时期的文化成果以及认知,邢襄红色文化始终与党密切联系,延续革命历史轨迹而不断传承与发展。新时期需要不断丰富邢襄红色文化,挖掘邢襄红色文化资源,强化对邢襄红色文化的教育宣传力度,让邢襄红色文化深入到人民心中。对高校来讲,邢襄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承也是重中之重,是思政教育与党员教育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

邢襄红色文化能够助力高校人才培养。高校重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要专业学习好,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政治素质更尤为重要。而邢襄红色文化中具备的勇敢改革精神、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等,正好是高校育人中不可缺少的一大要素,能够助力高素质人才的成长。邢襄红色文化还能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邢襄红色文化中凝聚的革命先辈的高尚情操和遗留的红色基因,为党的建立和发展、国家社会进步发展作出贡献,本身就是爱党爱国的文化,可以引领大学生价值追求,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

二、邢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方式有待创新

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关注理论忽视实践,高度凝练化的理论知识框架、直接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很难让学生很好地吸收邢襄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并且运用到实践中,更难以提高学生学习邢襄红色文化的主动积极性。

(二)内涵挖掘不深

目前虽然高校已经意识到邢襄红色文化的价值,并且积极推进邢襄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但是由于缺乏对邢襄红色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造成大量的邢襄红色文化资源被白白浪费,不能充分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导致邢襄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三、邢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全员育人

为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邢襄红色文化,需要从社会、高校、家庭、学生四个主要元素探索出全员参与的邢襄红色文化育人新模式。

1.社会方面

在社会媒体的大力支持下,综合高校教师经验与学生群体反馈建设大学生新媒体,开设邢襄红色文化网站以及公众号,通过新媒体的方式传承邢襄红色文化精神,介绍邢襄红色故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新媒体的方法设置适宜学生的网络讨论圈,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坚定的邢襄红色信念。

2.高校方面

高校充分运用邢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到冀南革命斗争纪念馆、冀南烈士陵园、抗大陈列馆、董振堂事迹陈列馆等红色文化基地展开参观,加深对邢襄红色文化的印象。高校营造良好邢襄红色文化氛围,把邢襄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学校能够树立起革命人物的雕塑(如董振堂、张仲毅等)、张贴邢襄红色文化标语、创办有关邢襄红色文化的社团等。

3.家庭方面

家庭要承担起邢襄红色文化教育的重担,生活中关注传承邢襄红色精神,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把自己身边的红色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把祖辈为革命事业做的牺牲传递给孩子,让邢襄红色文化进入家庭中。

4.学生方面

学生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坚定邢襄红色信念。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学习党史、了解党章、阅读经典红色读本的方式学习邢襄红色文化。

(二)全程育人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探寻邢襄红色文化全过程育人的关键方法,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持续接受符合其阶段需求的红色文化思政教育,打破固有的教育时限观,形成育人的可持续发展。

1.邢襄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

结合邢襄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与特点,科学合理地将其引入到高校思政课程课堂教学中。以讲解“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部分内容时,能够把冀南革命烈士们英勇革命斗争的真实经历创造性地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邢襄红色文化的巨大能量,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提高教学效率。

2.邢襄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在高校非思政课的教学中,也能够结合课程内容与特点,融入邢襄红色文化资源,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如在学校的旅游专业课程中结合邢襄红色文化特色,在红色景区(如抗大陈列馆、董振堂事迹陈列馆、四·二九烈士陵墓等)建立起旅游专业的实习基地,实现旅游解说的实践操作与训练,让学生们可以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传承邢襄红色文化。

(三)全方位育人

高校教师为了更好地融入邢襄红色文化资源,需要分析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载体,找到全方位育人的创新路径,深化讲好邢襄红色故事的育人效果。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思政6分钟”为例,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让各门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出课程育人的功能,打造出课程教学“大思政”新格局。教师们根据专业课内容找到与邢襄红色文化的理想契合点,主动收集视频、制作课件,丰富“课堂思政6分钟”的素材。并且,教师要以校园为圆心实现红色文化的深度浸润,辅助提高红色文化的社会效益和认同效果。

总之,邢襄红色文化内涵丰富适宜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目前邢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方法有待创新、内涵挖掘不深入的问题。文章建议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出发,探究邢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猜你喜欢

红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