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好心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
——关于“好心精神”文化维度的思考
2021-12-31周杏玲周华君
周杏玲 周华君
(1.中共茂名市茂南区委党校 广东茂名 525000;2.茂名市图书馆 广东茂名 525000)
近年来,茂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茂名杰出历史人物潘茂名、冼夫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提炼了“好心精神”作为茂名的城市文化品牌,从而引发了不少学者对冼夫人和“好心精神”的研究,笔者也对“好心精神”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究。本文尝试着眼更宽的视野,从中华文明的视角来理清“好心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探究“好心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供几点个人思路。
一、“好心精神”的来源与涵义
“好心精神”主要来源于冼夫人的“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这句名言。冼夫人是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人,俚(壮族先民分支)人首领 ,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她率领族人归附隋朝被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她一生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对朝廷的忠并非愚忠,她识时务,爱国爱民,因而深得后人敬重。也因此,她生前身后有多个封号。她历经梁、陈、隋三朝,顺应历史潮流,致力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功勋卓著,先后被七朝君王敕封,被尊称为岭南“圣母”,《隋书》《北史》《资治通鉴》均为她立传。
“好心精神”的涵义是什么?按字面解释“好心”就是:善意、忠心。《管子·轻重甲》:“唯好心为可耳。夫好心则万物通,万物通则万物运,万物运则万物贱,万物贱则万物可因。”郭沫若等集校:“其旨在分散卿大夫与附庸诸侯之聚财……‘好’乃环璧等之中孔。是则‘好心’即空其中心之意。卿大夫与附庸诸侯在国内居心腹地,务使其财不蓄聚,以妨坐大。直说不便,故为此‘好心’之隐语耳。”一说,“好心”即慈善心肠。现在,一些研究“好心精神”的学者也作出了各自的阐释,如《读懂茂名“唯用一好心”的城市精神》指出:好心亦即人的良心,是善良之心、公正之心、忠诚之心、天地之心、开放包容之心;《深度挖掘和打造冼夫人文化IP的发展》认为:是开放包容、热爱和平、维护统一、德才兼备、仁孝节义、家国情怀的价值观。综合而言,笔者以为“好心精神”就是“爱国爱民、仁爱和谐、团结友善、向上向善”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
二、“好心精神”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至今仍然生生不息,并且不断爆发出新的力量,在四大文明古国中,这是绝无仅有的。为什么四大文明唯独中华文明不曾断绝呢?稳定的传承机制和内在的文化基因是很重要的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的确,当我们走进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就会发现中华民族对“好心精神”的追求,是中华文明亘古不变的文化基因。无论是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魂,赓续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好心精神”蕴含于“仁爱和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组成,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道学以顺应自然为核心,佛学以慈悲、大爱、解脱为核心,可以说这三家都是以“好心精神”为归宿的。其高扬道德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世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逐渐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被周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杰出代表。她历经梁、陈、隋三朝,面对无数惊涛骇浪、艰难抉择,都成功地走了过来,朝廷嘉奖,百姓拥戴,被尊称为岭南“圣母”,靠的就是“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这个不变的精神追求。冼夫人本来可以自立为王的,但是她有一个好心的梦,那就是国家统一,早日平息战火,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她主动顺应大一统的历史潮流。冼夫人的好心为南方黎民百姓赢得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安宁。冼夫人的“好心精神”不仅影响了岭南地区,还超越了国界。在生时,岭南百姓已尊奉她为“圣母”;去世后,当地百姓建庙祭祀她,目前全球有冼太庙2000多座,遍布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及粤西地区,是东南亚华人华侨与当地百姓共同崇拜、信仰的英雄。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推崇的:“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也是指出,无论事父、事君、交友、治民,唯用一颗爱心就好了。
(二)“好心精神”体现于“救国救民”的中国革命文化
近代中国,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苦难。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付出了重大牺牲。革命文化就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别是“五四”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凭着革命英雄主义这种“好心精神”,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赢得了最终胜利,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历数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其核心都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述了“半床棉被”这个红色经典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人民的“好心精神”,让广大人民群众下定决心跟党走。因此,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无数的工农子弟踊跃参加红军”;在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了广泛的抗日根据地及其敌后武装,将敌置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解放战争时期“每当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大决战前,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进行义务援军,我们不需要后勤部,千千万万的群众就是我们的后勤部;我们没有野战医院,野战医院就是大娘的炕头”。“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人就是用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得到了民心,建立了新中国。
(三)“好心精神”凸显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创造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思想文化结晶,代表着人类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在价值观上的“最大公约数”,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特区精神都是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好心精神”为道德支撑的。雷锋、时传祥、王进喜、焦裕禄、张志新、蒋筑英、罗建夫、张海迪、邓稼先、朱伯儒、孔繁森、任长霞、许振超、王顺友、吴大观、钟南山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但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体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令人感动,影响和带动人们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这些全部都源于一种独特的民族凝聚力,源于一种绵延数千年而沉淀于中国人民基因中的“好心精神”!
(四)“好心精神”升华于“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执政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立场,赋予以人民为中心鲜明的时代内涵,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指向和行动遵循,坚决摒弃“重物轻人”“GDP崇拜”等错误观念和做法,努力在改革发展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成绩世界瞩目,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我们确立了一套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实在在地解决教育、就业、住房、健康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党的五中全会在谋划“十四五”规划时就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重要部署。2020年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突如其来,党中央也正是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带领全国人民打赢了这场抗疫阻击战,书写了中国人民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举世震惊。2021年1月3日法国主流媒体《费加罗报》报道:中国在1949年新政权建立时,人均预期寿命是35岁,2019年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2020年美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可能会降至76岁,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历史性地超过美国人!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则饥民将大规模涌向别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为难民潮的流动提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进步又使拒难民于国门之外面临很大道义压力。互联网把各国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点发动网络攻击,看似无声无息,但给对象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却有可能不亚于一次恐怖袭击。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市造成极大危害。资源能源短缺涉及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污染导致怪病多发并跨境流行。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到200多个国家,美国、巴西、印度、英国、俄罗斯这些国家形势非常严峻,目前英国出现的变异毒株又已开始蔓延到一些国家,新冠肺炎已经是事实上的“全球大爆发”。病毒没有国界,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突如其来、更为直观的方式,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各国命运休戚与共,紧密相连,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为了应对解决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高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世界大同、和合共生”就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承的“好心精神”。如在这次全球抗击新冠疫情行动中,中国切实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最早向国际社会报告疫情和疫情初期十分严重的国家,中国用力量、智慧与牺牲为世界守住疫情防控的关键防线,为全球抗疫积累了重要经验,提振了胜利信心。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率先复工复产,极大缓解了全球医疗物资的供应紧张,也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早日重回正常发展轨道。还在第一时间启动对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提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4点重要倡议,推动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开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推广全面系统有效的防控指南、发起二十国集团抗疫援助倡议、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举办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级别会议等一系列务实合作,为各国合作应对疫情指明方向、校准航向,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赏。
三、“好心精神”的弘扬路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因此,文化建设的内容不仅仅在于文化设施、载体和活动开展,更重要的是人的教化和道德培养,最终支撑国家治理。党的五中全会在谋划“十四五”规划时将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弘扬“好心精神”,引导人人爱国爱民、仁爱和谐、团结友善、向上向善,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好心精神”的重要路径就是以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支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将“好心精神”融入到文化事业产业,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做到既深入挖掘、保护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传承好革命文化和壮大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加大文艺作品“好心精神”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好心精神”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要优化传播方式,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实现文化传播的潜移默化。要加强文化交流,重点鼓励并调动社会民间团体广泛参与,努力展示“好心文化”独特魅力。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融合打造一批“好心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蓝色文化”等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城市街区和美丽乡村。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促进“好心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补齐公共文化建设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文化需求,使“好心文化”被社会和公民广泛接受、认同和发扬,让文化成为“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得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