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渗透策略探究

2021-12-31程昌海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物理核心

程昌海

(重庆市江津李市中学校 重庆 402260)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所需的必要品格和十分关键的能力。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严谨的学科,以往教师常常作为主导者,师资的差异,教学设施的不同,传授知识方法的差异,都可能导致学生思维逻辑的不同。而现在,情况变了,主导者由老师变为了学生,并且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了主动参与者。学校和老师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及培养,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渗透遇到的问题

(一)物理学科渗透不全面

物理学习难且知识点众多,易导致学生学习不深入,课后练习不会解答,没有将现实中的事物与物理知识联系在一起,所以导致物理渗透不全面。丧失了对外界事物的整体把握。近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显示出了物质不同形式之间内在的联系,物理与现实世界的之间的联系与共性。教师在教学方面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科的渗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改变

在新教育改革下,课堂的主体地位已经由老师转变成了学生,不再是老师讲授课程的形式,而是学生作为主导,学生掌握课堂的进度,促进课堂的高效性。但目前仍然有不少学校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还沿用旧的课堂教学形式,不推陈出新改变,是思维认知方面的狭隘。这样会打压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力没有充分被激发出来,上课效率降,核心素养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疑难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物理学习进程是快的,一节课的知识点没有得到立即解决,继续学习下一节课程时,知识点是有联系的,问题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样就算有坚持学习物理的恒心,也难以取得好成绩,最后自信心受到打击,学习积极性下降。所以,针对物理这门学科,要进行有效的计划,物理学科知识点多、公式多,整理就必不可少。在课堂上有问题的地方学生应尽量在课堂上立即提问,那时正是学生思路最好、记忆最深的时候,或者选择在课下立即找老师提问,下课就去找老师,绝不可拖到第二天,也可以问同学。总之,问题要及时解决,一步一步夯实基础,为物理之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渗透策略

(一)培养物理观念,从根本上渗透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视角出发,逐渐形成的对物质、运动和作用力,能量守恒的认识,在对这些内容的基本认识的过程中,我们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中,了解到世界万物的发展规律,从物理角度看世界,会看到一种全新的面貌。当然,也是从根本上渗透物理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学生能从简单的重力摩擦力相互作用逐渐学习到难点的浮力和电路问题,对物理的认识越来越深,物理观念也会逐渐形成[1]。例如,初中学习的第一章“力”,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重力、拉力,但学习了这一章节后,对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首先这个物体具有重力、拉力,进而结合新学习的摩擦力和弹力,能够知道,弹力与摩擦力一定是共存的。这样最简单的受力分析就展现出来了,物质观念在头脑中升华。并且,教师要做足充分的教案准备,从不同侧面引出新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多与同学进行交流,着重讲解学生们的薄弱点,多讲几次或者多加重复都可以促进老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发展,共同寻找一种更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从根本上渗透物理核心素养。

(二)进行实验探究,具备分析论证的能力

物理问题由提出,到形成猜想和假设,接下来是对信息的处理,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深入剖析,进而培养探究意识。这样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则能常常猜测与交涉,积极寻求实验验证。在物理学习中,其一可以通过演示课的方法调动课堂氛围,老师作为引导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实际操作,感受实验的过程,动手操作中大脑不断思考,以培养探究能力。其二是进行课外实验,课堂的范围毕竟还是受到局限性。在课外实验探究中,对物理仪器的使用也相对安全。多接触实验才能灵活运用实验技巧,从而具备分析论证的能力[2]。例如,学习“光”这一章节时,我们进行了光学实验的探究,用到的道具是三棱镜,由三棱镜观察色散现象,没有三棱镜的情况下可以用三块玻璃自制。理论知识了解到,光经过散射,可以看到七种颜色,这毕竟是抽象的,但经过自己实验,学生可以真实地看到折射的七种颜色,抽象的原理以实验探究的形式来解决,探究问题就要多思考,然后通过自己做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实验结束后,老师进行总结并表扬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让学生感到实验探究的喜悦,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分析论证的能力。

(三)具有科学态度与责任,深化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学习是认识科学发展的本质,在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对科学技术与物理的科学态度与责任,剖析科学的本质,对物理方面的学习具有求知欲。在物理研究领域上不断开拓创新,学习前人的优秀品质与能力。在物理的研究与学习方面,要秉持对物理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从小方面来说,每个学生身上都肩负着认真学习的责任,从大方面来说肩负国家富强的责任[3]。学习“浮力”这一章节内容时,它在中考中是一个必考点,也是在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学生会在课堂上学习浮力的公式(F浮=F向上-F向下),理论知识中悬浮的物理浮力与自重相等,枯燥难以理解。对此,老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将一个密封的物体放在水中,对它的参数量一一测量,以动手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浮力的魅力。在学习浮力的内容时,学生应秉持科学态度,不应以玩笑的形式学习。因为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里,有许多默默无名的科学家在致力于我国的核潜艇事业,运用的就是浮力与物理其他方面的知识,他们都具有认真的科学态度,肩负着自己乃至国家的责任,初中生也应学习他们的精神,从而深化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结束语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趋于改变,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引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改变死板的教学方式,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技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在渗透物理核心素养能力的策略中,首先培养物理观念,使学生形成的对世界万物的认知,从根本上渗透物理核心素养,其次是进行实验探究,培养探究意识,进而使其具备分析论证的能力,最后是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使学生认识科学发展的本质,端正自己的态度,体会物理的魅力,深化物理核心素养。在这三个方面下,可逐渐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进行,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在每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物理核心
只因是物理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处处留心皆物理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