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路径研究

2021-12-31王新燕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育人

王新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 化工学院,上海 201620)

目前高等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资助项目由少到多,资助范围由窄到宽,资助理念从“经济帮困”逐步形成“资助育人”,实现了从“保障性资助”到“发展性资助”的重要转变,形成了助困、奖优与引导相结合的政策体系,构建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管理规范的资助育人机制,资助工作成效显著。同时也存在重物质资助,轻人文关怀的问题,由于资助者与受助者关系不平等,受助学生的主体性缺乏,资助隐性育人功能没能发挥,两者良性互动未形成。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有将资助内化为成长成才的动力,产生了“等靠要”心理。精准资助着眼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感受、心理困惑、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了解并满足他们的真实需要,能够及时改变资助困境,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与发展。

一、新时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要层次分析

需要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精准资助正是在社会发展中适应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活动,其优化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效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好这层关系对于有效开展资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存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观点,生存需要在需要层次中处于最低层次,却是人类的最基本需要,生存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它会成为优先于其他需要的主导需要和动机。当一个人感觉饥饿寒冷的时候,那么饥饿、寒冷的感觉就会主导和控制人的意识,其所有的意识、能力都将集中于到摆脱饥饿、寒冷的活动中去,其他需要则暂时处于冻结状态。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他们渴望和普通学生一样获得基本的生活条件,不为生活而发愁。可是,由于家庭经济拮据难以支付学杂费、生活费,缺乏必需的生活保障,他们希望求助政府、学校、社会,或通过兼职打工、勤工助学维持生计。对于那些生理有缺陷、有残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他们除了希望保障基本的生活之外,还希望学校有无障碍出行、住宿等便利条件,保障其基本生存需要。

(二)安全需要

当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不再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内驱力时,安全需要就成为主导需要。对于普通的个体,安全需要包括安全、稳定、保护,无须为潜在的危险、威胁而焦虑,更不会受到意外伤害。然而,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源于家庭的重大变故,如父母的病故、离异或失业、家庭经济破产、遭遇灾害等,他们对于安全需要的渴望可想而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遭受挫折之后,易形成永久的、不愉快的记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遭遇家庭当中显性或潜在的危险、威胁之后,容易引发其在适应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交友、情感交流等方面的障碍。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困于经济困难容易导致对外部环境缺乏信任和安全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制于身体条件,在择业和交友方面可能会受到一定歧视或不公平对待,这就会直接导致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

弗洛姆认为,人为了克服孤独,就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渴望受到团体的接纳和组织的认可,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实生活中,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单亲家庭,有的是孤儿,家庭的不幸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给他们带来痛苦和伤害,他们对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进大学校园这样一个新的环境,希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学校的团体活动展现自己,满足他们归属和爱的需要。他们希望以活动为契机与同学们、老师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在学生组织中受到关注,得到重视,增进交往,并从中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逐步形成自信、独立、完善的人格。

(四)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产生自信的感觉,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用处。人的自尊心若得不到满足,容易自卑、失去自信。受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评价不高,自信缺失,容易感受到他人的偏见、歧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不安,甚至觉得被孤立。例如: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由于不自信,不敢请教老师和同学,身陷困境而感无助。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因社会资源缺乏遭遇不公平对待时容易产生悲观、消极、抑郁等心理失衡的现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社会的尊重、理解与认同,期待在一个受到尊重的环境中展现自我、表现能力、实现价值。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但它却常常因低层次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而受到抑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上较普通大学生稍有难度,但通过学校和个体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当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满足之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便上升成为主导需要。在学校时,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实现生活目标、价值理想,并尝试寻求个人目标与社会需要的最佳契合点。实际表明,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自立自强者的优秀代表,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个人理想,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二、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政策资助体系日益完善,育人机制逐渐成熟,但依然存在资助体系不全面、育人功能缺失、情感关怀不够、工作程序失范、正向引导不足等问题,致使受助学生的主体性受到抑制,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陷入困境。

(一)资助体系不全,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

我国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一刀切”式资助体系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存需求。然而,针对特定群体的个性化资助相对不足。第一,对攻读新兴的特种专业以及传统特种专业学生的关注不够。据统计,各省市招收的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体育类等特种专业的学生均大幅上升,这一发展动态既是大学顺应受教育者的多种发展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现行的资助政策难以完全解决攻读上述特种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生活费问题,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常常要为生活奔波兼职,对未来充满着焦虑。第二,对特殊群体的生存关注不够。随着教育公平的推进,一些身患残疾、有缺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学,他们对生存需求较为特殊,由于先天缺陷限制了其公平竞争奖助学金,容易引发焦虑感。

(二)育人功能缺失,安全需要可能得不到满足

2012 年,国家首次在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行定点招生计划,72 所中央部属高校在21 个省区的贫困地区录取的学生约3000 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的150 多所省属一本高校录取学生近7000 人,“超过70%的学生是农村生源”[1]。贫困地区农村生源进入大学学习也意味着大学生资助工作压力在增大。来自农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容易遭受气象、地质、洪水、地震等灾害的威胁,灾害不仅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其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的支付,还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形成不安全感。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学业、心理、情感、家庭变故等问题时,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心理调节不好容易引发心理问题。高校资助工作往往注重资助结果,忽视资助过程,工作跟进不到位,不能实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困难,既摸不准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摸不清资助的节点,无法“对症下药”,资助工作陷入困境。

(三)情感关怀不够,归属和爱的需要难以满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处境各不相同,追求归属和爱的需要的表现形式也所差异,但是他们渴望在校园中找到一种归属感,渴望得到学校、师生的关心和认可的愿望是相同的。从实际情况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多来自于农村或者城市离异、单亲家庭,长期缺少关爱,性格内向且不善表达,不善处理人际关系,难以融入“寝室圈”,或因经济拮据时常缺席“美食圈”,造成与室友、同学的关系疏离,从而引发孤独感。从资助工作来看,学校多以被动执行政府资助政策为主,注重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学生的归属和爱的情感需求。资助工作未能从根本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由于长期物质条件短缺而产生的精神层面的压力和心理上的不平衡,难以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四)工作程序失范,自尊需要难以得到满足

资助工作程序不规范,措施不精准,很容易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自卑感,使得资助育人工作陷入困境。调查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类型和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自尊水平”[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他们处于保护自尊的目的不愿意提及自身的处境,更不想让他人怜悯、同情自己。因此,大学在资助工作中应充分尊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精准资助工作水平,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的需要。

(五)正向引导不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难以满足

现行的保障性资助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上学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该政策的受益者,他们怀揣美好愿望,期望通过认真学习,不懈努力,找到一份好工作,改变家庭和个人命运,实现人生理想。但他们还要直面自我独立和家庭依附的冲突,需要付出比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努力,才能与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在求学和择业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限制,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比其他同学有优势甚至存在潜在的劣势,自我实现的愿望难以得到满足无疑会使他们感觉无比沮丧。面对养家糊口的生活压力,他们往往不敢追求学习、发展机会,甚至故意压抑自我的诉求,心理的沮丧感进一步增强。目前,高校资助工作正向引导力不足,未能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实际发展问题相结合,资助和育人还是“两张皮”。学校应思考如何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完善自我,自立自强、回报社会的机会与平台,实现其主动发展、励志发展的愿望。

三、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路径与对策

(一)开展“立体式”资助,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生存需要

完善资助体系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障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国家改善国计民生的重要手段。大学在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还应力求创新,推进资助工作的不断创新。

第一,拓宽资助渠道,构造“国家—学校—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的立体式资助格局。针对特定群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体系中助学贷款金额和助学金额度的设定应更具弹性,满足个性化需求。在国家保障资助体系基础上,挖掘社会资源,吸引社会企业、爱心人士、知名校友积极参与资助活动。同时,大学应坚持开放办学,提高社会资金助学比例,设立多种类多层次的社会助学金项目、基金会项目和奖助学金项目,与国家资助体系相配套,以努力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需求。

第二,鼓励社会参与,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学校应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出发,搭建联结社会和学校的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区校联动等方式提升勤工助学层次,丰富工作内容,依托专业优势搜罗社会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帮助他们施展才智,自助成才。

第三,增加专项投入,扶助特殊群体。这里的特殊群体是指生理上存在一定缺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类学生虽属于大学生群体的小部分,但是,不能因为他们数量少而忽视之。大学应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完善特殊群体的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提供生活、出行、学习等帮扶服务,满足特殊群体的生存和安全需要。

(二)落实“三全”育人,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安全需要

树立“资助育人”工作理念,全员、全程、全方位做好资助工作。从时间维度看,资助工作要全程化,即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直至学业完成;从范围维度看,资助工作也要全方位,即从经济资助延伸至情感资助。

第一是关心教育。要基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安全需要,建立全程谈心制度。入学初,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引导学生别因经济问题发愁,更不应该自卑,鼓励他们敢于面对困难,设法解决困难;中期,特别是发放助学金前后与困难生谈心,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服务意识;期末,了解和跟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情况、学习情况和生活表现,反馈资助育人工作实效。

第二是心理健康安全教育。采用心理评估与测试,增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的了解程度;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和工作坊,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探讨在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学会与人沟通和相处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是就业指导教育。做好分类指导,开展个性化服务:抓学业保就业,抓素质促就业;设法发掘就业资源,如校内教师资源、校外资源、网络资源、家长资源、校友资源等,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加就业推荐机会;开展职业技能拓展活动,培养他们从事某类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此同时,通过职业竞赛和模拟招聘等活动,提升职场竞争力。

(三)注重情感关怀,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归属和爱的需要

注重情感关怀,开展暖心活动,了解学生,爱护学生,感化其心,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归属和爱的需要,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学习困难或学习态度不端正、热情不高时,开展“手拉手”暖心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体会到同学的关怀,在被爱的环境中振作起来,焕发自信和活力。当学生因买不起回家的车票发愁时,学校可以为他们送上“爱心车票”,让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回家享受家庭的温暖。暖心教育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真切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党、政府和学校的关怀与温暖,增强爱党、爱国、爱校的情感。

学校还可以设立以爱心公益服务为目的的大学生服务团队,增设社会服务学分,将社会服务纳入思政体系的实践环节。该团队能够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满足他们的归属和爱的需要。组员的境遇相同或相似,少了隔阂和距离,彼此容易信任对方而成为朋友,遭遇困难时能够产生心灵共鸣,从而获得强大的心理支持;成员相互协作、相互帮扶,增强彼此的认同,有利于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四)重视环境营造,维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尊重需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社会尤其是教师、同学的支持,形成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在提供经济上帮助的同时,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尊重和爱护,创建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感知的爱心援助环境。

同时要以发展为导向,从学业辅导、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着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强有力的心理支持环境。此外,学生资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学校应专门制定政策措施,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确保资助工作规范,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奖助学金评审机制、资助监督机制,确保资助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人性化,以人为本,保护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尊严,避免资助工作中的“比贫演讲”“资助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心套餐”等异象发生。高校应充分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维护受助学生的尊重需求。

(五)强化正向引导,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实现

“需要层次论”发现了人类需要发展的趋势和变化规律,却忽视了思想教育可以通过激发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而改变人类需要的层级排列和结构层次。据此,学校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文化力量调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的层级和排列结构,强化正向引导。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受助学生的先进典型,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发挥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如大学生标兵、“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自强之星”“创新创业之星”等,宣传他们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奉献社会的先进事迹,激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特殊学生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的能力,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学工老师可以利用评奖评优、学生干部选拔、党建、活动组织等契机,及时表扬和赞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阶段性工作表现,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生工作、竞赛活动、文体活动,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挖掘潜能,养成为人处事、协作相处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强自立自信的品格,逐步形成并增进他们的荣誉意识、责任意识、成就意识,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