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内在特质
2021-12-31任嫦勤柯丛茂
任嫦勤,柯丛茂
(南昌工程学院 学报编辑部,江西 南昌 330099)
国家治理并非是一个单向度的政治概念,而是涵盖和统筹国家发展的各领域的系统性范畴,在国家发展各领域都具有广泛而积极的职能,不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内容和目标具有内在规定性,也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根本途径。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就的宏伟蓝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实践历程,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与“不变”统一中提升中国式国家治理水平与质量。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考察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内在特质,搞清楚新时代中国式国家治理所处的现实方位和承担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根本遵循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已证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恪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把握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当代中国国家建设和治理实践的相结合。恩格斯[1]875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同样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根本遵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预设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的价值尺度。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人”、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超越,认识到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46。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奴役与剥削本质,科学的揭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87。人民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民解放的理想形态,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53。可见,马克思主义突破了以往任何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理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中国式国家治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归根结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4。中国式国家治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人民谋幸福。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预设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的价值尺度,也指明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的根本力量。因此,新时代推进中国式国家治理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我国国家治理的人民性,把满足人民需要、捍卫人民利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基础、关键和目的,把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推进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内在逻辑和历史进路,在新起点上把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推进中国式国家治理的一种使命担当。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规定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的现实形态。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与自然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能有效指引中国式国家治理的行动自觉,内在规定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具体形态。其中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思想,要求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指明了富强中国的现实形态;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也指明了民主中国的现实形态;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也指明了文明中国的现实形态;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也指明了和谐中国的现实形态;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也指明了美丽中国的现实形态。
中国式国家治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在中国式国家治理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内在规定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目标是建设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的五种现实形态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理论、人民主权理论、文化建设理论、社会管理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能为建设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提供强大的唯物史观理论支撑。因此,新时代推进中国式国家治理要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经济基础理论、社会管理理论、文化建设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的高度来正确认识中国式国家治理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和生态基础,在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开创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征程,保证中国式国家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提供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的行动指南。恩格斯[5]664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要求按照世界本身的客观规律去正确对待世界、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认识中不断升华,坚持普遍联系、发展的眼光认识问题、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点和方法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仅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式表达,也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要坚持的最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中国式国家治理要求把握实事求是这一根本的工作方法,从国内视野看,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出发,不犯“超越阶段论”的错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从国际视野看,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从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国家身份定位出发,不犯“封闭僵化老路”的错误,积极倡议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一带一路”开创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谱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彰显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把“辩证法”“两点论”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努力运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促进市场决定和政府有为的并驾齐驱,因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4]117。另一方面要坚持阶级分析法,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我国国家治理实践中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在国家各项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二、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成功结合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主题主线
世界现代化进程虽发轫于西方,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时间先在性并不等于道义优先性或实现方式排他性。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曾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发挥过重大历史作用,但它的失败也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成功结合问题。“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6]344。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翻版,也不是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再版,而是在坚持人类现代化普遍性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式国家治理体现了世界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基本国情的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并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说法,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即是“现代化”、资本主义社会即是“现代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既承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进步性,也揭示其内在矛盾性,在“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基础上提出了“两条道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东方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历史结论。这不仅是贯穿于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主线,也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7]776。中国式国家治理既遵循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选择了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实现方式,也恪守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现了与我国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的相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8]10。为此,中国式现代化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身份追求的现代化,依然是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基本国情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基和历史起点,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必须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展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最大实际来确立中国式国家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选择中国式国家治理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明晰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历史方位,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中国式国家治理实践中牢牢把握世界现代化进程和我国基本国情的逻辑关系。
其次,中国式国家治理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方式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作为世界性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方式不仅应该多样而且能够多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因其所处时空不同,实现方式亦有共性中的个性差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其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制度确认和完善过程,不仅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也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突破。新时代中国式国家治理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治理的接续探索,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方式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基本特征和价值特质,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独特优势和深厚基础。它正是因为坚守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般原则,才摆脱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层弊端和制度局限;正因为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方式植根于社会现实基础之上,才使新时代中国式国家治理更具生机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的正确方向、社会原则和价值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体现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身份所追求的现代化,中国式国家治理是中国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中国式国家治理是在中国制度框架下展开的,恪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既定前提,坚持国家治理的社会主义方向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价值诉求。事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当代中国的特殊性的统一体,中国式国家治理理论和实践不仅包含着公平正义的社会原则,也包含着改革开放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价值属性,体现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身份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价值原则,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的政治立场。基于此,中国式国家治理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普遍性,也体现了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属性。
最后,中国国家治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统一。现代化不仅能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也能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的国家治理能更好避免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的国家治理弊端和内在局限,克服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现代性危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国家治理具有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相结合的鲜明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认和完善在国家治理进程中得以推进,国家治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认和完善中前行,恪守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目标和国家治理的社会主义属性是推进中国式国家治理的价值基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的明确,不仅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相结合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也表明了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现实出路和价值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4]29。为此,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它民族和国家,各个民族和国家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和实际状况来选择适合本国的现代化道路。当今世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类型且有本质区别的现代化,即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虽然作为现代化的先行者,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所蕴含的优秀文明要素可以供后发现代化国家学习和借鉴,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并不是人类社会中唯一的现代化模式,资本主义道路并不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根本性质也并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国家治理,中国式国家治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也用事实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式国家治理在实践中较好实现了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成功结合,同时宣告了“历史终结论”和“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昭示了“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6]524-525。
三、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实践需要
“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9]。为此,促进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与基本方法,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现实活力。
首先,正视国家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合理张力。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折射了理论与实践之异质性、间距性和不同步性的合理张力问题。异质性的张力即马克思主义普遍性真理与中国现代化特殊性实践之间的张力,只有正确对待二者之异质性的合理张力,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内在本质趋向一致。间距性的张力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初时空形态与中国现代化实践时空形态的“距离性”,只有以高度的科学精神与革命精神建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的理论形态,才能更好指导国家治理的中国实践。不同步性的张力即马克思主义普遍性真理与中国现代化特殊性实践并非一一对应、完全同步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有其产生的特定时空背景,不能穷尽中国国家治理的全部实践内容和现实要求,其只有与时代同行,与中国同步,才能更好回答当今复杂的现实问题,更好指导中国式国家治理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4]9。为此,保持中国式国家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合理张力,需要大力推进国家治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需要以当今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现实发展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与中国国家治理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准确把握中国人民的新需求新期盼,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动态发展作为促进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之间良性互动的使命担当,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迈向更高水平,基于中国国家治理的实践探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使中国式国家治理更加制度化、科学化与系统化。
其次,反对国家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机械等同。“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10]65。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大论断表明,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一条基本原则,二者之间具有本质趋向的一致、历史逻辑的同向,这是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的必然逻辑。但是,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并不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对号入座”的线性等同,而是要防止二者的相背离,防止理论的本本主义对中国式国家治理实践的干扰与阻碍,清醒认识到理论本身的自足性、理论与实践关联方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真正使理论创新为实践探索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实践探索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生成二者辩证统一、互动存在中的和谐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都会提出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4]26-27。为此,中国式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与活动都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也决不能生搬硬套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是要以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科学应对中国式国家治理实践中的各种困难与风险,及时总结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各种新鲜经验,使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实践活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进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在中国式国家治理实践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指引中国式国家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后,摒弃国家治理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简单对立。理论与实践既不是简单的线性等同关系,也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对立关系,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常使人们对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产生怀疑,甚至出现“理论无用论”倾向。理论与实践各有自身的不同作用和职能担当,既不能拿普遍性理论来苛求其具体实践的某些环节和方面,也不能拿某些具体实践环节和方面来苛求其普遍性理论,而要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区别和二者相结合的现实基础与具体条件。中国式国家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也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程式,需要在借鉴他国经验基础上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具体结合方式,生成二者之间的相互映射、共鸣共振关系,凸显中国式国家治理的理论高度和实践力度,总体上把握中国式国家治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的倾向都要努力避免,任何落后于实际、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都要坚决纠正”[4]26。为此,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处理和对待中国式国家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辩证关系,中国式国家治理必须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既不能对理论本身的一般性意义采取漠视态度,也要对理论本身的历史限度持有清醒认识。实践证明,如果对理论本身的一般性意义采取掩耳盗铃式的漠视态度,国家治理实践也就无法获得理论的充分滋养,无法有效指导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内在环节,国家治理实践会损失必要的理论营养剂;如果对理论本身的历史限度缺乏清醒的认识,也会使国家治理实践在碰到各种矛盾与困难之时失去应有的理论自信,中国式国家治理也极易偏离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