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导读思路新探
2021-12-31张存霞
张存霞
(宁夏师范学院 文学院,宁夏 固原 75609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以文字为媒介的阅读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数字技术、视觉文化、信息资源的飞速发展,全面改变了文学的消费状态和传播方式,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阅读方法均面临着调整和重构,外国文学经典阅读亦是如此。作为人文课程的标志之一,传统的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教学无外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影响意义的讲授,这样的模式易使“经典”流于“平庸”,作为接受者的学生不仅不能真正领受经典的精华和魅力,反而会与经典渐行渐远。因此,在当今无限开放的网络时代,如何借助多媒体教学和影像资源,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多维视角地解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激发学生源自于内心的真正兴趣。这既是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举措,同时也是响应复合型大学人才的培养要求和趋势。
一、外国文学经典导读的必要性
外国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之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外国经典作品阅读是构建师范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在2000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中文系本科生的100部必读书目中,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占了21部。因此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便是必要之举。所谓“导读”就是引领指导阅读之意,是一种阅读辅导的行为。在互联网+的时代下,教师如何扮演好“引导人”,让学生真正的走近和亲近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这是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教师在思路和方法上进行调整和应对的课题。
(一)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的阅读进入一个崭新的读图时代,相对于传统的文字阅读而言,它的冲击力和意义是深远而广泛的。“网络的发展创造出了全新的网络传播纪元,网络视觉文化也由此兴旺发达起来,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依赖视觉去认知外在世界。换言之,视觉对于人类而言,成为赖以建构并判断外在世界的五大知觉之首。”[1]由此可见,以文字为主要媒介进行外国经典作品的引导方式必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接受的载体,当下学生不再局限于纸质书本的获取,而需要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增值,他们敏感于符号、影像等丰富的网络资源,依据个性化的需求,采用各种途径阅读经典文本,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接触经典的方式和兴趣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教师而言,便捷丰富的网络资源,改变了以往以讲授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自媒体、慕课等多种教学形式普遍时兴于大学课堂,教师可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经典进行引导和培养,克服学生因文化差异、语言差异而对外国作品的恐惧感。声光影色的网络资源和教师的引导,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感官以多方面刺激,而且也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二)不容乐观的阅读现状
“文学经典作为人的精神个性和社会原创世界的结晶,是经过历史的筛选而得以长期传承的文本,是一个各种人文要素综合的有机整体,它蕴有包括学科知识在内的个性思考、文化传统、历史信息、人生哲理和语言艺术。”[2]这些在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的文学精品,它承载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具有极大的阅读价值。然而在当下,“经典作品在一般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那里却越来越不受待见,甚至于‘死活读不下去’”。[3]出现此种现状,原因有三。其一,时下浮躁的社会风气使学生被各种功利性的风气所波及,难得有坐下来仔细阅读、品味文学经典的心境,享受阅读经典所带来的愉悦者更是寥寥。其二,在当前,高校学生疲于应付各种等级考试和证书攻克,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感受经典的深刻意蕴和人文情怀,只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介绍中与经典匆匆见面,长此以往,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不仅变得无足轻重,而且也失去了对大学生人格塑成和情怀培养的重要作用。其三,网络对经典阅读的冲击。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文学经典阅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途径。一方面文学经典呈现的方式异彩纷呈,特别当文学经典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学生更愿意选择在轻松阅读的氛围下直观地感受经典;另一方面电子书随身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阅读。不得不说“互联网+”将人们的阅读带入一个多样、便捷的时代,使学生随时随地能够接触经典。但据最新调查,全国66.67% 大学生对这种阅读文学经典的方式有质疑,尤其对阅读的质量没有信心,毕竟网络阅读易受到弹跳公告、标题链接的干扰和影响,经典被无数次地打断、割裂,从而造成浅层化、碎片化的阅读效果。这种脱离文本,快速浏览式的阅读不仅不能全面、整体感知经典,相反还会造成对经典的一知半解,甚至误解,至于汲取其中的营养价值更是遥不可及。因而如何适应无限开放的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将传统的文字阅读与网络资源有效的结合,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经典的兴趣,是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探索的新方向。
(三)课时设置有限
外国文学课程一般开设于大学三年级,部分高校设置为三学期,大多数地方师范性院校为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要求,将外国文学设置为两学期。而且只开设外国文学史课程,重点讲授从古代希腊文学到20世纪的西方文学,时间跨度大,涉及国家、民族广,课时之紧,可见一斑。外国经典作品的讲解和赏析只能在文学史中穿插进行,而且大部分的作家作品只能一带而过,所占课时比重非常有限,引导学生亲近经典的收效甚微。
由于当下大学生轻视文本、不重阅读,接触经典名著大多来自课堂中老师的介绍和引导。教师分析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耐人寻味的主题意蕴、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时,就是一个逐渐地引发学生兴趣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对经典的记忆和喜欢就是来自教师神采飞扬的讲述和对经典透彻细致地分析,甚至还带动学生课外主动阅读经典文本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是不可或缺的。但鉴于课时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现有课程体系下,尽可能多地占有信息资源,大力拓展课下引导的方式,可采用慕课、自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带领学生客观地理解异域文学的特色,增加学生与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接触时间,促进学生阅读意识的形成,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架起学生与经典之间的桥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在外国文学经典的浸润中逐渐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经典作品导读思路
由于大学阶段是人格逐步成型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塑造高尚的人格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熏陶,而文学经典具有重塑道德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读文学经典能陶冶情操、增加才情,高校加强文学经典阅读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社会文化传承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铸魂育人的重要方式。阅读经典是人生的大事,经典中深邃的思想价值和永久的艺术魅力引领着人生的方向,沉淀了人生的质量。但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网络节时代,大学生更乐意接受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或功利的阅读,这与品读经典尚有距离。因此学生怎样读经典、读哪些经典、引导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
(一)遴选优秀译本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给学生开列阅读书目,遴选优秀译本,这是引导学生通向经典的第一步,也是教师践行引导职责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对师生双方都充满意义的环节。首先,本科阶段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层次决定教师要做好译本的推荐和遴选工作。虽然我们提倡要阅读原著,但外国文学经典之多、涉及语言之广泛,学生不可能做到精读原著,所以老师的推荐和引导就是必要之举。其次,本着对原著的尊重和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掌握,教师推荐的译本一般都是经得起阅读和受到读者认可的精品,让学生一开始就体味原著的生动以及翻译的美妙,真正的感受经典的魅力。如《荷马史诗》推荐罗念生、王焕生的译本;《神曲》首推田德望的;杨绛译的《堂吉诃德》至今无人超越;莎士比亚的戏剧通常选择朱生豪的译著,而卞之琳的译文语言更具魅力,也颇得读者的喜爱;《浮士德》的译本可选择钱春绮的、绿原的、董问樵等,各有优长,读者各取所好。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非傅雷的翻译莫属。这些优秀的译本之所以受到读者的青睐,成为权威,是由于它们不仅体现了翻译者对原著的熟悉和喜爱,而且在对两种文化的糅合和理解中融入了非常高的审美性,能够给学生的知识拓展和精神成长带来及时的滋养。最后,推荐好的出版社。外文经典作品的推荐和引导不能忽视了对出版社的选择。出版社的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作的质量和声誉,成为读者遴选译作的标准之一。受商业风气的影响,现在的出版行业在质量上不够严谨,一些粗制滥造的译作充斥市场,极大地干扰了阅读者的视线,因此引导学生选择、甄别出版社非常必要。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三联书店以及部分大学出版社等都颇具权威,值得选择。
(二)了解异质文化背景
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有“66.41% 的大学生喜欢阅读现当代文学名著,17.59% 大学生经常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名著,16.01% 的同学经常阅读外国文学名著。”[4]这反映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不热衷,甚至有强烈的排斥感。究其根源,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是主要原因。中文专业的学生阅读多为译作,在语言上尚能克服。而文化的差异就需要学生多做功课,补充异质文化的相关内容。声光影色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熟悉异质文化提供多种途径,凭借新媒介的路径学生自主的寻找、选择自己所需要关注的异质文化。在这个探索知识的开放体系中,学生是主动者,而非传统课堂模式中的被动接受者。而教师应转变为引导者,帮助学生确定异质文化的关注点以及关注的层面等,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走近作品,用跨文化的思维和立场精读作品,领会经典包罗万象的深刻内涵。“在新媒介视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适应并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应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气场,使学生自由发展认知、操作、情感方面的潜能,从而实现对自己整个生命本真的开发。”[5]在对司汤达《红与黑》的阅读引导中,首先,建议学生可以观看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以及各种研究成果。其次,让学生借助多种现代媒介了解作品所反映的19世纪法国的社会历史、司汤达个人的经历和思想发展、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等背景性的资料。再次,让学生带着问题精读作品。过程性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清晰地解读于连悲剧的原因,全面理解《红与黑》不仅是爱情小说,更是政治小说的深刻内涵。
(三)观摩影像资料
“改编是影视业的命根子”。[6]文学文本为影视提供了重要的创作蓝本和精神价值,影视作品加速了文学经典的传播与发展。二者天然的姻缘关系使经典得以最佳的呈现和最良好的传播。
近年来,许多外国文学经典被改编为影视剧、歌舞剧、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以“直观”和“具象化”的综合艺术赋予文学原著新的诠释,为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接受拓宽道路。“外国文学经典的影像重构实质上是影视的编剧、导演、演员、摄像等运用特定的电影思维、视听语言、表演艺术等对其进行的崭新阐释。”[7]当前大学生普遍乐于接受这种传播媒介,甚至对经典的认知和喜爱都是从观摩改编的文学经典起步,进而形成自己的审美取向和阅读倾向,体现出良好的阅读效果。但也不排除学生抛弃文本,迷信影视作品的现象。所以在观摩经典时,教师及时的引导和必要的讲解不可缺少。既要厘清文本和影视的本末关系,又要阐明二者的相辅相成;既要审美影视作品对文本的超越与延伸,也要捕捉影视难以实现文本中人物漫长细腻的心理展示的弊端。唯有在比较的视野中辨析文学文本和影视作品的辩证关系,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审视经典文本的自觉与发现的意识,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阅读经典的重要意义。由《荷马史诗》改编的电影《木马屠城记》,在现代技术上逼真全面地呈现了战争的场面,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也深得读者的青睐,但过度的拼凑和碎片化的技术恰恰淡化了历史的跨度、人物波动的内心过程以及渊源复杂的人际关系。观摩这样的经典,不能脱离与文学文本的比较,只有在对比中发现二者的传承性和差异性,才能加深学生对经典的深层理解。
(四)经典片段的表演
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方便,教师和学生可从中搜集关于外国文学经典的视频资料用于教与学,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直观、形象的视频是文学经典的外化和延伸,学生观摩或表演经典片段,不仅要了解片段的前因后果,而且也会搜集关于作品和片段的相关资料以达成与文本的思想共识。虽然仅是一个经典片段的观摩或表演,但会激起学生对作品的思想、人物的精神、心理变化的揣摩,最终将自己融入作品中,成为其中的经历者。从观摩到深入其中的表演,这样的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典,爱上经典,而且也能实现较为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单纯的教师的讲解要事半功倍。“研究表明,当信息通过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学习的效果最明显。”[8]因此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入经典片段的观摩和表演,既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艺术感悟力和表演能力,同时也是外国文经典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如讲到普希金时,可以播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或者《致大海》的诗歌朗诵片段,优美的朗诵很容易激起学生了解作家创作的初衷和目的,也会情不自禁地朗诵其中的片段,甚至会因此而牢记名诗、名句。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深得学生的认可和接受,也适应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学生乐意接受的心理。
南怀瑾先生曾说,“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思想探索的精华。正因如此,引导学生亲近经典任重道远。树立学生正确理解经典的观念是思想意识先行的第一步;多方探索阅读经典的途径与方法是经典深入人心的实践;结合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文学经典的特征是教学充满魅力,学生产生兴趣的趋势。在“互联网+”语境下建立全方位的调动学生阅读经典的系统,旨在深刻和广泛地挖掘文学经典的教育价值,让经典与学生产生对话,为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和人格塑成提供参考,而外国文学经典是这项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