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下的新型高校师生关系*

2021-12-31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辅导员教育

姚 瑶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而教师和学生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和变革教育手段[2]。

1 传统的高校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参与者、学习者。特别是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教师被认为是道和礼的载体和化身,同时也是道和礼的施行者和效法者。 “天地君亲师”“事师之犹事父也”等都说明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是绝对领导者。

传统教育环境下,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来获取专业知识。教师一般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利用课堂进行知识传输。在此环境下,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点,且这些知识的重难点主要由教师从主观上根据经验把握,因此对欠缺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他们对知识系统的把握度不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生阅历都不及教师,导致学生不能根据自身能力及时辨别教师所讲知识点正确与否。且因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一般不会质疑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这种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同时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 “互联网+教育”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实施主体。从教育过程看,它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社会因素的变化,高校师生的教学关系也逐步发生了改变[3],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在强调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教学手段多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为主,不利于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新的教学关系要求教师教授的课程应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并付出努力。这样倒逼教师主动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加强师生互动,互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高校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平等的师生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在教育领域也引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4]。互联网的迅速蔓延也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5]。目前的大学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典型的移动原生代。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6],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者”,在课堂上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 “互联网+教育”下,教师面对的是人网交融,网络科技下成长的一代,他们的学习途径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学,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已成为学生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新途径。新一代的学生乐于在网络上查找各类学习文档和视频资源,随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和手机课堂等新兴教学形式的出现,学生的学习途径也从“线下-面对面”的教学形式丰富到“云上-面对面”教学[7]。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如果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高,学生会对教师的知识构建存在一定的质疑,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及时验证。现在高校都有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可以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价,这种师生互评的平等关系促使教师顺应时代及时改变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3)师生探究式学习关系。新时代下,人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来顺应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学习目的也逐渐从信息时代促进个人终身发展向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转变[8]。“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整合各类学习资源供学生参考,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在教学关系上,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式学习[9]。面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如何当好服务者的角色,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特别对于计算机领域的专职教师来说,要想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做好教学工作,就需要付出更多。面对计算机新技术,很多教师和学生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时就需要教师快速吸收、理解掌握并讲授新技术,借助互联网资源,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借助新媒体教学手段,把知识点融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在此情况下,高校师生关系也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关系转变成“老师-学生互相学习”关系,在这种良性关系下,师生可以互动沟通,在沟通中增进情感,从而也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教学。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辅导员依托互联网可全方位洞悉学生情况,提高管理效率。目前的在校大学生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的交流工具不再是书信,而是各大社交软件:微信、微博、QQ等。这些社交软件也是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的媒介。辅导员通过这些社交软件可以看到学生发送的日常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历程,有助于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因此辅导员应紧跟时代潮流,玩转各类社交软件,了解90后、00后的网络语言。另外也可通过在线统计表格、数据分析工具帮助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3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面对这代具有鲜明特色的互联网原住民,作为教育者,要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共构和谐师生关系,努力成为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辅导员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