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挖掘的“五维模式”探究
——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例
2021-12-31王晶
王 晶
(南京晓庄学院 幼儿师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第2页。。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内容重点,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6月1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深入挖掘、利用其课程思政资源,不仅能够推动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做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幼儿教师,也能够通过幼儿教师的启蒙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中课程思政资源挖掘的实践及其问题
每一门课程都负有思政使命和责任,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教育的历史责任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能够完成未来30年“两个一百年”的伟业。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或显性或隐性的思政资源,开展好课程思政既是担当使命,也是重要保障。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作为本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要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和利用好课程思政资源。
《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也概莫能外,而且相比其他教育阶段,它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更高,更需要学科专业和思政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09日。以来,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在学校、院系的组织推动下,学前教育课程教师积极探索,对学科专业与思政元素融合建设的特点、路径和实施进行了较多研究,并且付诸教育教学实践,践行课程思政的意识、能力和协同发展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体现学科专业和学校人才培养特点的思政资源较为匮乏且不成体系,成为制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短板。
(一) 对课程思政资源挖掘的意识不强
当前仍有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到位,未能把课程建设作为“主战场”,认为课程思政会冲淡专业教学效果,行动上仅关注专业知识教学,或者把思政元素仅作为课程点缀,生搬硬套,做表面文章,挖掘课程思政资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且各自为战,资源共享程度低。课程思政本质上尊重学科专业的教学体系并保障其完整性,不会损害学科专业的科学价值体系。教师必须要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教学改革动力,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教学理念上,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全方位挖掘思政资源、渗透思政元素,变“物理相加”为“化学反应”,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 对课程思政隐性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
课程资源以存在形式划分,可以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显性资源的突出表现形式就是教材及参考用书等,因篇幅内容限制,其包含的课程思政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专业思政资源并不直接出现在课程内容中,往往隐含在章节、知识点的背后,其中体现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的资源更是需要深度的挖掘提炼。在挖掘这些思政资源时,要紧扣《纲要》要求,一方面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与优势,科学合理地拓展教学内容,尤其是涉及本学科的历史人物、专业史实、专业案例等知识,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和人文性;另一方面要结合教育学类专业课程的特点,把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师风、儿童权益等内容融入课程,把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三) 对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关注不够充分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教育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多为幼儿教师,对唱歌、跳舞、手工等技能课程较重视,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课程一般重视不足(4)窦岚:《怎样办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19日,第7版。。单一的理论课程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到课率”尚能保证,但“抬头率”自然大打折扣。教师在挖掘利用课程思政资源时,仍然较多关注专业知识的关联性,存在案例不典型、探究不深入、体验不深刻、互动不够强等问题,优质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不足,其深度、广度和温度不够,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点不多,影响学生接受效果。要贴近课程和学生实际,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充分挖掘利用更多更优质的思政资源,让学生掌握学科相关知识,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见识,塑造优良品格,推动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内涵式发展。
(四) 思政资源挖掘的视野不够宽广
课程资源从广义概念上来说,是一切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因素总和,空间上包含校内和校外,过程上包含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环节。当前课程思政资源挖掘较多从教材和课堂出发,仅仅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这种狭义的资源挖掘观,显然难以满足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要求。要坚持全视野全过程挖掘课程思政资源,不断拓展方法途径,探索建设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并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资源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更好地发挥其立德树人功效。
二、 课程思政资源挖掘的“五维模式”
“五维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模式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对教师角色也做了定位,要求教师创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课堂内外知识之间的线索联系,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第74-81页。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正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的体现。教师突破教材局限,从多个维度全方位挖掘课程思政资源,为学生提供能够激发兴趣的丰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理性中辨别,在辨别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达到育人目的。
模式是认识论,是经验认识的抽象升华;更是方法论,是总结归纳出的问题解决方法。在模式的参照指导下,有助于快速提出最佳方案,高效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方向。教育部《纲要》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既有对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的重点要求,又有对专业课程教育的总体要求,还有对各类专业课程的具体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抓好课程思政,既要深入挖掘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资源,又要根据专业课程特征,深度挖掘提炼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知识背后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还要结合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6)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6月1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全面高效抓好工作落实,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特点,将课程思政的实施内容从概念上概括为政治素养、哲学思维、师德修养、宪法法治、创新理念等五个维度,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挖掘提供操作性参考。
一是政治素养维度。主要内容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努力传承中华文脉,厚植爱国情怀。具体来说,可从本学科的沿革、现状和学术发展前沿角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升专业素养;可结合当前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和教育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可通过儿童发展的国际间比较,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可收集展示体现儿童心理动态的儿童科普读物和中外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是哲学思想维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哲学理论基础。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我们也必须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他们加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从学科联系出发,可深入浅出地正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教给学生正确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各类错误思潮,积极撒播真理的种子,提高学生思想的条理性、开阔性和深刻性。
三是师德修养维度。主要包括师德师风、劳动教育、社会文明和心理健康等,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育爱国守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心理和道德、劳动等密切相关,教学中可根据关联知识点,对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品格和行为习惯。
四是宪法法治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宪法》中有多款关于保护儿童的明确规定,在其确定的原则下出台了很多涉及儿童的法律法规。另外,还有不少教育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纲要等。这些内容和《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密切相关,要熟悉这些具体条文规定,并将其作为思政资源,辅之以正反面案例分析,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五是创新理念维度,包括学科前沿知识和弘扬工匠精神。教育部提出”指导各地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7)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271号(社会管理类369号)提案答复的函教学提案〔2020〕86号》,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xueshengsi/202010/t20201030_497445.html.。《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心理学学科,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最新政治要求、研究成果和先进研究方法的推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弘扬学科研究的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和超越自己。
三、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例析
学校《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大纲规定,本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师范专业学生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指导其联系教学实践和运用心理发展规律,分析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践性较强。课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后者又包含基本理论和方法、认知—语言的发展及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三个模块,全面展示了儿童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教育科学理论基础和现代师范教育素养的幼儿教师,和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具有强烈的内在一致性,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政资源具有明显的五维特征。
其一,作为一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天然就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任,包孕政治素养维度的丰富的思政资源是应有之义。其中的本土心理学家、流派和前沿研究,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科学观点,对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和看待外部世界,开展思政教育都有重要意义。其二,心理学是哲学的内容之一,尤其是理论心理学部分,与人的意识、精神和意志的本质等哲学范畴的概念更是密切相关。(8)杨玉芳,孙健敏:《心理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第S1期,第3页。心理学的基本流派、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是从哲学思维维度挖掘思政元素的重要资源。要在完成学科认知目标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其三,从师德修养维度看,课程中对儿童认知—语言的发展及个性—社会性的发展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情绪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等基本概念与原理有助于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其四,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虽是一门独立学科,但是和其他学科密切交叉,不可分割,也是课程必不可少的思政资源。其五,课程中有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心理学家故事和理论创新史实,其中体现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是帮助学生汲取创新力量进行无声价值引领的优质资源。下文例举的思政资源是结合实际进行剪裁归类的,基本涵盖了课程的主要内容,但与各维度不构成必然和排他的对应关系。
(一) 政治素养维度
1. 教育家陶行知和陈鹤琴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中的理论学说创造者多为西方教育家。在挖掘思政资源时,可以广泛搜集中国本土教育家的故事及相关学术思想,例如陶行知和陈鹤琴的爱国故事及儿童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近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对儿童教育提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9)熊贤君:《陶行知的儿童观论析》,《生活教育》2020年第2期,第10页。等观点,鼓励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去教育孩子。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曾大声疾呼:“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今天中国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10)李贞:《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28页。,深情告白让人动容。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同样怀着“赤子之心”立下宏愿:“我的志向是为祖国尽忠,为人类服务”“强国必须强种,我爱儿重,儿童也爱我……”(11)谷珵,王妍妍:《用“活教育”激活儿童的未来——专访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周念丽》,《教育家》2019年第47期,第30-31页。,站在救国救民的角度了解儿童、研究儿童和教育儿童。这些思政资源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又能潜移默化地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固扎根。
2. 古代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影响因素的观点
在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我国古代产生了不少重要观点,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论点;荀子的性恶论,提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墨子的“素丝说”,提出人性无善恶的理论。(12)李术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构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0页。讲授古人对于儿童发展的遗传和环境影响的争鸣,对于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汲取文化营养,提高专业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级,当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解决好个人需要,就能引导个人行为,推动整个社会发展。讲解该理论时,可以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必将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加美好的生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新判断,也是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把心理学相关理论及阐释作为思政资源,既能让学科研究真正惠及人民,又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激励学生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切实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
(二) 哲学思想维度
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争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争论包括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争论、环境与遗传的争论、儿童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争论等。心理学家几百年来争论不休,难有定论。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可组织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针对这些基本争论,开展辩论比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打下厚重的哲学底色。
2.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心理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其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运用。两者有内在的联系,对学前教育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能够帮助幼儿教师采用多元的教育方法,从幼儿实际需求出发,挖掘幼儿的智能,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三) 师德修养维度
1.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是指社会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总和。它的形成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种因素影响,有明显的演进过程。古人往往把儿童视为家庭的隶属品、私有财产,无独立自主的人格,因对长辈的依附处于压制的地位。(13)刘婉:《儿童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80-84页。现代儿童观则鼓励了解儿童的特点和发展潜能,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不仅对自身专业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涵养师德师风的必然要求。在教学中,要站在培育师德师风的角度,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进而理解儿童、尊重儿童、爱护儿童,履行好幼儿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
2. 儿童道德的发展
创建社会学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波波玩偶等实验,揭示榜样在儿童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幼儿的榜样可以是同伴,但更主要的则是家长和教师。其中教师在儿童心目中的威信最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对于即将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形象能够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促进儿童的道德成长。在讲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宣传榜样人物“最美幼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贴近幼儿师范生生活的道德典型,能够极大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从事幼教事业打下基础。
3.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是在人际交往中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比如分享、帮助、合作、同情、关心等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愿意和其他儿童分享玩具、一起玩耍,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14)Sofia Mildrum Chana, Elizabeth C. Tampke,and Paula J. Fite..Discrepancies Between Teacher-and Child-Reports of Proactive and Reactive Aggression: Does Prosocial Behavior Matter?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2020.可结合理论内容,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等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参观周边街道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学会谦让、分享、助人,积极服务和奉献社会,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4. 情绪的调节
情绪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产生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情绪有冲动、外露、易感染等特点,但人在儿童期就已经产生表达情绪的需求和调节情绪的策略。作为青年学生,在面对因学业和生活困难产生的焦虑、烦躁、沮丧等情绪困扰时,有时候反而无所适从。可将儿童情绪特点和成人进行对比,分析成人情绪特点,引导学生正视负面情绪,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主动交流、合理宣泄、音乐调节、暗示调节等方法调解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四) 宪法法治维度
1. 保护儿童的法律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对象是儿童,对儿童保护问题不可回避。中外法律都给予儿童特殊的关注,赋予了这个弱势群体许多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收养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母婴保健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儿童的受抚养权、健康成长权、受义务教育权、受保护权、财产继承权等进行严密的保护。(15)李俊英:《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研究》,《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19期,第174-175页。国际上相关的有《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宣言》等。此外还有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组织,主要有少年法庭、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等,还有近年来民政部门设立的涉及儿童福利和保护的相关职能处室。
2. 正确认识涉及儿童虐待的反面案例
近年来媒体上曝光了多起幼儿园虐童事件,这不仅是儿童观扭曲的问题,更是严重的法律问题。虐童事件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发展停滞以及情感心理失常。由于自卑、恐惧、无助等情绪的积累,和对教师的模仿,甚至在长大后会成为社会问题。这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严厉处罚。2015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六十条就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五) 创新理念维度
1. 心理学家皮亚杰
皮亚杰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运用“临床法”对儿童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育学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科学化水平。最值得一提的是,他非常重视培养儿童的主动性,主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他本人就是创新精神的优秀代表,11岁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20多岁时开始儿童研究,一直持续了约60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创新儿童理论,研究的被试儿童有10万名,积累下来的稿子有近70000页,3米多高。(16)戴维·埃尔金德,刘光年译:《皮亚杰的生平和著作简介》,《外国教育资料》1984年第6期,第20-28页。通过挖掘皮亚杰这样的科学大师的故事,引导学生勇于挑战并立志攻克科技难题、社科难题,勇于探索未知、不断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立志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与后备军,传承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2. 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产生了较多的交叉,导致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产生了很大的改变。(17)韦晓,兰继军:《近10年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以第14—19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分布为例》,《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年第6期,第59-68页。例如可基于儿童神经系统了解脑处理信息的过程,可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可穿戴智能硬件、图像处理、云服务器设计、神经生理计算、智能交互技术等开展儿童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了解这些学科前沿,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努力用前沿科技引领未来。
四、 结语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践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资源。要开展好课程思政,首先,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高度重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并结合课程内容将其讲深讲透,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其次,挖掘资源要充分,并做好充分准备,能够经得起学生提问,利用事实、案例、素材,帮助学生全面客观认识问题和疑惑,不能因准备不充分,就绕开问题、避开难点,也不能对学生的提问知之不多、语焉不详。最后,还要注重思政资源的教育效果,综合运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程思政课堂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力争声势惊涛拍岸,育人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