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体育素养内涵及提升途径
2021-12-31张玉超董养社
张玉超,董养社
(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63)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袭击了中国,让全国人民过了一个别样的春节,这场疫情至今依然没有消亡,仍然在全球肆虐,影响全球人类健康,危及全球人类生命。为应对疫情,国家号召全国人民居家抗疫,尽量减少外出。居家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成为人们常谈的话题,引发了人们对健康的向往及体育使命与担当的思考。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形成体育素养和终身体育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如何让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力,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意识、动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这是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在后疫情时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然而,反思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现状,我国大学生存在沉湎于网络游戏中、身体活动缺乏、体质健康状况不佳的现象。为遏制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态势,国家出台了若干个政策文件,要求全国高校每年测试并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大学生也仅在测试期间参与一下体育锻炼,测试过后很少再参与体育活动,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次数更少。如何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能力、行为和动机,成为当前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难点。2016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从政策层面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并作为未来学校体育工作的原则之一,此文件的颁布引发了国内学者关于体育素养的研究热潮。体育素养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而且对于大学生学习体育文化知识、培养体育品质和体育意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后疫情时代,大学体育工作如何改进方能担当起大学体育使命,为国家培养具有体育素养的健康人才,发挥大学体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具有的功能?本文提出将大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质健康协同治理、并重提升,是未来高校体育发展方向。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体育素养提出的背景、内涵、外延、特征、培养途径,旨在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素养并重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
1 体育素养提出的时代背景
1.1 终身体育的呼吁
终身体育思想是指一个人一生中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意识,对于维持个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大的价值。21世纪前后,随着信息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社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人的体力活动量呈断崖式下降,与此同时,长期坐姿生活、吃垃圾食品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迅速蔓延,近视、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人数呈指数级增长。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身体活动不足是造成当今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1]。西方学者较早关注到体育素养的命题,其中 “Physical Literacy”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英国学者Whitehead于1993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2]。20世纪80年代,西方身体文化渗透到国内,体育健身诉求和营养健康的意识迅速兴起,终身体育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我们社会生活,体育素养概念的提出成为开启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钥匙,也是国内外体育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1.2 素质教育的要求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国力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强弱,身体健康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表征,一个人持续终身的体育锻炼很快成为21世纪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社会共同价值追求,也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方向指引。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越来越受全社会的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彰显一个民族和国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素质教育作为跨世纪教育工程,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离不开体育教育。强化学校体育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落实习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2019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学生体质健康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做出的重要指示,学校体育必将为素质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3 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
1.4 健康中国的需求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中国慢性病死亡率约占死亡率79%,2018年这一数据上升为89%。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发布,数据显示1991—2011年近10年间,18~60岁身体活动量明显下降[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指出,近10年来中国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占全国总死亡86.6%,慢病流行的主因是身体活动不足。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聚焦于提高青少年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之上,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列入工作考核体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大学校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现代人类亚健康生活的杀手。
2 体育素养概念
2.1 体育素养内涵
体育素养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体育学人的视野,张承云[4]是我国第一位提出体育素养概念的学者,他认为中医系学生需要具备体育素养,原因是疾病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导致的,防病优于治病和“未病而治”。张承云只是提出体育素养这个名词,对于这个名词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解释。赖天德[5]、张洪潭[6]、冯古首[7]、余智[8]、杨献南[9]、陈思同[10]、尚力沛[11]、施艺涛[12]、阳艺武[13]等学者分别从不同层面对体育素养的概念进行研究。经过比较不同学者关于体育素养概念研究结论的差异,我们认为一个概念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人们对该事物认识的深入以及对国外同类概念的借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但概念的本质属性应该固定。物理学中力是一个矢量,只有所有作用力往同一个方向,才能形成合力。体育素养概念研究也需要这种合力。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学校体育功能及目标,寻求体育素养发展的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及哲学等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基础[14]。首先,应厘清当前研究中出现的多种体育素养概念差异,其次,应梳理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廓清体育素养概念的主流观点,确立研究共识,最重要的是寻找到共同的哲学基础。通过文献研究认为,体育素养是一个人平时养成的体育的修养是在先天遗传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体育锻炼与学习过程形成的体育基本知识、体质、技能、行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维持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发展的必备能力和品质。
2.2 体育素养外延
不同学者对体育素养包含哪些要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经过文献研究,本文提出体育素养外延主要包括体育知识、体质健康、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质5个方面。其中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质是核心素养。
(1)体育知识。是指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了解身体活动基本规律及运动生理学常识,了解体育锻炼价值和功能,有计划地参与体育锻炼,具有体育比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了解体育新闻和赛事常识。主要包括: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战术知识、体育健身知识、体育伤害预防及恢复知识等。
(2)体质健康。是学生在先天遗传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体育锻炼所表现出来的生理机能、身体形态和素质的相对稳定特征。主要包括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
(3)运动能力。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的综合表现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
(4)健康行为。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积极提高身心健康和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行为。主要包括具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及环境适应。
(5)体育品质。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主要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
温室遮阳系统的原理是通过调节光照强度来改变温室内的环境。在炎热的夏季,遮阳布可以挡住部分强烈的阳光,防止植物被烈日灼伤,同时使部分阳光均匀照射在植物上面,避免光照过度集中。在夏季采用外遮阳系统,可以使温室内的温度比外界温度降低3~5℃。
2.3 体育素养特征
(1)时代性。体育素养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其内涵与外延不断变化,尤其是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让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体育可以说是一种生命教育,是呵护人的健康、使人生活幸福、充满激情的一种教育,体育素养研究恰逢其时。如何提升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当前体育教育如何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发挥体育立德树人功能的时代问题。
(2)综合性。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终极理念是培育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体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体育生活化,其目标不仅仅在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体育文化水平、增强学生体质等短期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具有健康行为且能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人,这才是我国体育教育百年大计、利在千秋的长期效益。
(3)发展性。从体育素养、体育文化素养、体育素质到体育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都是体育素养内涵和外延的升华,体现了体育科研要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特色。
(4)基础性。体育素养的发展旨在培育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仍需通过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将培养青少年体育素养作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靶向与教学重点,这也是学校体育在发展青少年核心素养时应承担的使命。
3 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途径
体育素养包含了体育知识、体质健康、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质5个要素。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我国体育界专家提出了很多途径,在此不再一一阐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要求,学校体育如何才能实现上述目标?王登峰提出:“学校体育课程就要聚焦于‘教会、勤练和常赛’三个事情上来。”[15]“教会”是教会学生健康基本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不仅教会学生基本田径、体操、游泳、武术能力,掌握跑、跳、投、腾跃、翻滚技巧,发展学生五大身体素质,而且要教会学生专项运动能力。有了基本活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础,学生才有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也就容易养成一辈子受益的运动习惯,进而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因为体验到运动乐趣,大学生也就会积极参与各种体育竞赛,在竞赛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勤练”是学校通过组织大学生晨跑、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等形式的体育锻炼,确保大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使之通过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来增强体质。
“常赛”,就是学校要组织班级、年级、校级各种体育比赛,组队参加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各种联赛,广泛开展各种竞技活动,形成良好体育文化氛围。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途径主要以下4种。
3.1 上好体育课
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体育教学也要借势而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体育技术优势,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模式。教师在传统体育课堂上传授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及运动损伤预防方面的方法与技能,学生在课下能够自觉运用互联网查询体育锻炼的信息、资料、运动视频,了解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实质。
3.2 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
公共体育教研部牵头,联合学工、团委、各学院体育部等部门,充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骨干成员积极性,形成强制性与自治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的体育活动,发挥骨干成员在体育社团中组织、领导、参与及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体育锻炼的自觉与习惯。
3.3 开展好体育竞赛活动
体育部门成立体育竞赛管理中心,由其规划、组织、协调全校各类竞赛,通过班级、院系、学校等级别的各种体育赛事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竞赛活动,在体育竞赛中提高运动技能、提升体育战术修养、磨炼意志。
3.4 营造好体育文化氛围
通过网络、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体育健康知识、运动健身小常识、运动伤害损伤预防等方面的体育文化知识、图片及视频。通过宣传口号、标语的形式传送言简意赅体育精神,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通过体育课堂教会、课外活动勤练、体育竞赛中的常赛、体育媒介的宣传等环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让体育成为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之一。
4 大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策略
4.1 明晰大学体育教育的使命
明确大学体育使命是什么,方能找到大学体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的答案。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大学体育的属性与功能。过去人们认为体育就是在体育场上跑、跳、投、伸展、翻转,就是运动,没有什么体育知识教育,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体育是一种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技能性的课程,它的很多内容需要身体运动实践参与,而不是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传授学习[16]。体育属性首先是一种教育,在身体运动实践教育过程中,习得了体育的运动技能、认知、行为和情感,获得了人的身心健康。高校体育是大学生人生教育中最后一段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刻,也是培养具有“体育素养的个体”的关键阶段。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疫情期间主持节目时说“应该让体育成为中国的家风”。他援引蔡元培的名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说明体育可以给予青少年健康体魄、强壮的力量,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生活的热爱。更重要的是体育可以教会人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赢得胜利,有尊严地面对失败,培养人的坚韧、顽强、协作、拼搏、不到最后一刻不言弃的精神,帮组人形成完整的人格。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在新冠病毒感染初期,并没有特效药进行针对性治疗,主要依靠患者的身体素质及免疫能力。”由此看来,大学体育使命不仅仅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它也增强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它是一种完全人格的教育。可以说,体育是最好的教育。
4.2 建设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新型体育教学课堂
学生体育素养提升仅靠体育课堂无法实现,必须扩大体育课堂范围,确保学生具有足够体育活动量和强度。从体育课堂、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外体育竞赛、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四个方面构筑新时代高校体育“新型体育课堂”。构建大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模式,既要注重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也要加大力度支持线上体育课堂的建设力度。将体育教学与训练课、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校内与校外体育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建立以体育教学为核心、群体活动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引领、需求供给相对平衡的“全方位”的大学生素养与体质健康双提升体育教育教学新格局。
4.3 更新大学体育教学理念
通过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使大学生锻炼意识、能力、习惯、品质得到提高,从心理上认可体育运动重要性,就会有发自内心的驱动力,自我管理运动行为,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竞赛,大学生体质健康就会自然而然地得以提高,这是一个良性正循环状态。因此,必须切实贯彻“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指导思想,对大学体育教学理念进行更新。(1)建立体育素养和体质健康并重提升发展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要将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理念贯穿于大学体育培养方案,贯穿到每一运动项目教学大纲中去。(2)建立以赛代练、以赛促练的体育教学理念。建立各种班级、院系、校级联赛,让各种竞赛贯穿每周、每月及全年,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练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通过竞赛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和增强学生体质。(3)建立分层次体育俱乐部教学理念。根据学生运动成绩和运动技能状况,建立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体育俱乐部。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形成良好学校体育文化氛围。(4)建立体育竞赛获奖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优秀学生奖励制度。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凡是在学校、省级、国家级体育竞赛活动获得优异成绩以及在学校体质健康测试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通过奖励学分的办法,免修体育课,鼓励这些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体育俱乐部,如学校体育竞赛训练队俱乐部。
4.4 建立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测试、公布、管理与精准帮扶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每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为了避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公布后没有产生任何效应,以及避免学生为测试而应付测试的现象发生,必须建立数据测试、公布、管理与精准帮扶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生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竞赛交流、运动处方的立体化生态管理。(1)教师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对于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训练。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段,建立各种体质健康帮扶站,体育教师值班指导学生体育锻炼。(2)各个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个人均可以通过这个信息平台了解本班、院及个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及排名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3)学生自己根据体质健康数据状况,咨询与查找相关提高体质状况的训练方法,进行自我身体管理,激励自己参加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该平台还能根据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及体育锻炼建议。大学生通过这个信息平台,不仅能够增强对于体育的认知,增强体育锻炼意识、习惯和技能,养成良好体育健康行为与体育品质,而且增强了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素养,为学校培养具有健康素质和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4.5 落实大学生体育素养与体质健康融合的发展机制
大学生体育素养与体质健康并重提升需要优化高校体育教育环境。如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而提升体育素养,建立一个动态的全方位的发展机制十分重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1)教育教学理念保障。首先树立健康第一理念,这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重要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在高校教学理念上融入体育素养与体质健康并重、以赛代练、分层次教学、奖励先进等理念,目的是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2)制度保障。为促进两者的融合,必须从制度上给与保障,因此,必须从培养方案、教材建设、考评方法、评优奖励、课程体系、体育教学内容等方面给予完善。(3)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融入体质健康测试要求、体育理论知识考核、运动技能教学方案等内容。(4)成绩评定。体育成绩考评方法需要融入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理论知识、行为态度等方面内容,根据重要性占体育课成绩一定比率。(5)奖励制度。评优奖励方面实行两挂钩,一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年终评优挂钩,成绩不合格的不发毕业证。二是教师年终绩效与负责班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挂钩。(6)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课内体育与课外体育组成,课内体育包括体育教学、辅导与训练,课外体育包括阳光体育活动、校园体育竞赛、校外体育竞赛等。(7)课时保障。按照教育部要求,高校本科体育必须开设不少于144学时、大专开设不少于108学时体育课,实际上一些学校的体育课时远未达到该标准。但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4年的大学体育课,课时数远超国家标准。(8)组织保障。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推动体育素养和体质健康融合重要保障,一是必须建立体育素养的研究机构。重视国内外体育素养与体质健康重要的研究方向与趋势,时刻紧跟时代潮流。二是建立实施机构。形成以体育部门为中心、联合学校多部门协同配合的体育素养与体质健康促进的推动机制,确保人、财、物联动发展。建立以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为主,联合教务、财务、后勤、团委、学工、信息管理中心及有各学院分管学生的副书记参与的多部门融合发展机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设专门管理人员管理日常事务,联系分管体育的副校长,适时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布置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任务、学生体育竞赛计划、学生体育活动计划、学生体质健康帮扶计划,公布各个学院体育竞赛成绩及奖励情况,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共同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