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家族口述史料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021-12-31张心悦李宁路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3期
关键词:土家土家族史料

张心悦,彭 燕,李宁路

(1.吉首大学 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2.吉首大学 图书馆,湖南 张家界 427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伟大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将“支持农村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1]。土家族口述史料蕴藏着丰富的乡村优秀农耕文化资源,是土家族地区农村口传文化的真实记载与再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开发与利用土家濒危口述史料,对推动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保护土家族农村优秀文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开发利用土家族口述史料对于乡村振兴的价值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是衡量和实施乡村振兴程度的重要标准,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要全面实现这五句话的总要求[2]。因此,开发利用土家族口述史料对于土家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可转化为土家族口述史料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价值。

1.1 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目标,这是从物质文明维度来衡量乡村振兴。只有依靠产业振兴,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村脱贫致富,从而提增乡村振兴的基础[3]。土家族世代居住的武陵山区长期与贫穷、落后为伍,开发利用土家族口述史料,发展土家族优秀口传文化产业是促进武陵山区乡村文化产业兴旺的重要路径。土家族口述史料是还原土家族优秀口传文化的珍贵资料,如对其进行深入开发,形成编研产品,让更多人投资土家族乡村:首先会促进土家族濒危优秀文化原生地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如通过开发土家族濒危织锦口述史料,不仅使湖南湘西龙山县捞车河村的土家织锦技艺得以传承与发展,还使该村荣获土家织锦之乡、中国传统村落和湖南省旅游名村等美誉,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示范样板;其次通过开发与土家族濒危优秀口传文化相关的创意产业,销售蕴含土家族文化元素的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等,可以促进与之相关的制造业发展。如张家界灵洁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始终以开发土家族濒危饮食口述史料,弘扬土家族优秀饮食文化,发展区域经济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在乡村办厂,开发土家腊味、辣椒等口传特色创意产业,已形成一条农业产业链。

另外,土家族文化旅游是土家族乡村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与地方餐饮、住宿、娱乐、贸易等服务行业密切关联。如石柱县土家族村为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土家族口述史料挖掘优秀文化资源,将土家文化展现在该村衣食住行等方面,让旅客切实感受到当地的土家族风情[4]。同时配套开发相关特色商品,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土家族文化旅游的示范村。

1.2 有助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生态,即:做到乡村环境优美、形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格局的同时,对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进行协调共进;②宜居,通过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文化等设施的建设,让农村地区的道路、电力、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让农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下尽享便利[5]。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拥有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不仅关系到土家族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土家族乡村社会的文明和谐。

为此,开发土家族口述史料,把其中蕴含与美丽乡村建设相一致的史料内容挖掘出来,建立村史馆或在村部将与之相关的图片、实物和视频进行展示。并通过乡村标语、互联网、微信等形式进行传播,这将助力乡村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打造宜居的文化生态环境。如美丽乡村石堰坪坐落于张家界市王家坪的群山碧翠之间,该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和至今仍留存的土家族濒危文化更是构成了优美的生态环境。石堰坪村通过开发土家族口述史料,抢救性整理出糊仓、扬叉舞等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土家族优秀文化,并在村部以图片、实物等形式进行了陈列,将传播土家族优秀文化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开发利用成效。

1.3 有助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文化、风俗、治安等方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的灵魂[6],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在物质方面“塑形”,也要在精神方面“铸魂”,以不断提振乡村精气神,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文明的乡风既能促进农民返乡创业,吸引外资助推乡村发展,也能增强乡村内部凝聚力,孕育乡村对外影响力,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软实力。土家族乡村要培育文明的乡风,首先要以土家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以培育良好的民风、治安等社会风尚;其次需利用土家族口述史料挖掘土家族濒危优秀文化,并在农村大力开展与乡风文明关联的土家族民俗文化活动,以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境界,这些对于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1.4 有利于推进乡村有效治理

郡县治,天下安;乡村治,百姓安。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国家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础。让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离不开有效的科学治理[7]。我国农村的情况各有不同,要实现“治理有效”的共同目的,必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8]。土家族乡村要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可从土家族口述史料中挖掘相关史料进行借鉴与启发。如湖南桑植、永顺塔卧等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史料和湖北唐崖土司城、永顺老司城的实物史料等都蕴涵有关革命传统、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遗留了土家族乡村有效治理方面的宝贵经验。这对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确保土家乡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5 有利于实现乡村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目的是让农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召开座谈会时曾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安居乐业[9]。

农民要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美满生活就要在农村实施创业就业行动。通过开发土家族口述史料大力挖掘与发展土家族饮食、手工技艺、民俗风情等特色产业,可以培育出一批村办工厂、家庭手工作坊、农家乐等乡村企业,为广大村民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岗位,从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当然,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生活富裕已不能从狭义的物质维度去理解,而应从精神、思想、政治、生态等多维度进行广义领会[10]。

基于上述土家族口述史料对土家族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价值的阐述,笔者认为开发利用土家族口述史料对实现土家族地区乡村生活富裕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2 开发利用土家族口述史料助力于乡村振兴的策略

基于土家族口述史料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我们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尤其是土家族地区图书馆的特藏优势(如吉首大学图书馆馆藏有大量珍贵的土家族口述史料),履行图书馆在新时代所担负的重要职责,对其进行系统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坚持创新、服务和共享等发展理念,让土家族濒危优秀口传文化走进土家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彰显土家族优秀文化的内涵,以助力土家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

2.1 创建土家族乡村“村史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的实施,土家族地区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村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很多农民过上了富裕的物质生活,但土家族的历史溯源、民族语言、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民风等却渐行渐远。当土家人在享受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时候,很多土家乡村却难找到该民族文化的“根”,很多土家人不知道本民族的起源、没听说过本民族的民间传说、谚语和乡贤名人的故事,有的甚至没见过西兰卡普、更不知道茅古斯、咚咚喹等土家族优秀文化。

为此,笔者建议在开展土家乡村基础建设的同时,要利用土家族口述史料,深入挖掘土家乡村的历史溯源、优秀文化与乡风乡韵并修建“村史馆”,以做好共享史料、传承文化,增强土家人的文化认同工作。在创建的土家族乡村“村史馆”内,可将与该村相关的口述史料以文字、图片、实物和视频等形式进行陈列,将其内容分为历史篇、文化篇、产业篇与成就篇,以勾起老一辈土家族人的民族记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当今美好生活的不易。进而展现该村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艰辛的创史建业历程,使之成为承载土家族历史记忆、弘扬文明村风、传播土家族濒危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

2.2 筹建土家濒危文化示范村

土家族口述史料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保存乡村记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土家族地区积极推进文化资源开发、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纵深发展,形成了很多特色文化村,如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长阳土家特色文化村等,使土家族特色文化村呈现出一幅百花齐放的良好景象,但以土家族濒危文化为特色的示范村却不多见。为留住“土家文化记忆、传承土家乡村文明”,笔者建议选取具有一定历史沿革、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民风留存较为完整的土家族古村落,作为“土家濒危文化示范村”。

如湘西龙山县靛房镇石堤村山清水秀、土家族文化资源丰富且保存相对完好:①全村人口约1 100人,目前仍在使用土家语交流;②现拥有国家级土家族茅古斯传承人1名,省级土家族咚咚喹传承人1名,州级土家语、土家谚语、梯玛、毛古斯传承人各1名,县级打溜子传承人4名;③还有很多村民会土家族各类濒危技艺,如土家族织锦、挑花、木雕、摆手舞等,是名副其实的土家族濒危文化之村。如以石堤村成为“土家族濒危文化示范村”试点为契机,组织各级单位积极参与并制定《美丽乡村土家族濒危文化示范村创建实施方案》;在该村建立土家族口述史料展示室、土家族濒危口传文化传承基地和乡村文化广场或表演场等示范点;通过开发与推广应用,使之逐步建设成美丽乡村“土家濒危文化示范村”,成为土家族口述史料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样板地。

2.3 再现土家乡村濒危优秀文化

土家族口述史料内容涉及明清以来与土家族口传文化相关的:①口述文字史料,如古籍、档案、著作、族谱、史志、手稿等;②口述实物史料,如服饰、建筑、铭刻、生产和生活用品等;③口述历史史料,即通过口述历史访谈所获的笔记、图片、录音与视频等,它不仅记录了土家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还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深入挖掘、开发与利用土家族口述史料对于促进土家族乡村濒危优秀文化的再现、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要加强对土家族乡村濒危口述史料的开发与利用,组织相关单位和民俗专家深入土家族古村落、文化名村和美丽乡村。访谈土家文化传承人或知情人、查阅口述文字史料、考察口述实物史料,深入挖掘土家族乡村濒危优秀文化的内涵,以真实还原与再现土家族乡村濒临消失的优秀口传文化。如龙山县土家族民俗研究专家彭英子,多年来致力于土家族乡村濒危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弘扬工作,编写了《社巴日之歌》《土家织锦图纹解读》《土家语辞典》《土家族建筑》等著作,还通过对靛房镇石堤村土家族口述史料的挖掘与整理,编导了《丝兰卡普》《茅古斯石梯乐土》等舞台剧。尤其《茅古斯石梯乐土》根据石堤村土家先民的故事改编而成,表演者均为石堤村民,所有对话和唱词全部使用土家语。该剧融入了土家族打溜子、摆手舞、咚咚喹、梯玛、哭嫁、山歌、谚语等文化元素,为观者再现了一场土家乡村濒危优秀文化的盛宴,得到了众多戏曲、民俗等专家学者们高度的好评。为石堤村存留古拙的乡村记忆,弘扬土家族濒危优秀文化,提升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3 结束语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实施土家族口述史料的开发与利用是传承土家族濒危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对图书馆将特色资源服务体系延伸至基层乡村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图书馆尤其是土家族地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整理与保存土家族口述史料,努力创新图书馆服务理念,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为实现土家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用口述史料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图书馆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土家土家族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土家族情歌
史料二则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族
土家摔碗酒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