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农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
2021-12-31刁宁宁茌平区农业农村局山东聊城252199
刁宁宁(茌平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聊城 252199)
在当前阶段,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最首要原因就是病虫害的影响。相关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都会有超过百分之十的粮食作物因为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而无法正常使用,更进一步地加剧了全球性的粮食危机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家,粮食的生产不仅是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维持社会基本稳定的重要举措[1]。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正确的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积极地做好大田农作物病虫害的遥感监测工作,通过最先进的技术来提升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农作物的正常生产而做出努力。
1 遥感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
测报病虫害过程当中,传统方式主要使用目测、手查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或者是捕捉虫来判断病虫害是否存在着爆发可能性[2]。实地调查是病虫害监测和识别的重要方式,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往往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遥感监测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不同的物体上反射不同波长的特性对大田农作物进行整体的监测,通过传感器来接收农田中反射回的电磁波,并对其波长进行分析,来识别农作物的状态和生长情况,当农作物受到病虫害的影响时,其叶片的大小、颜色以及生长的高度都会出现异常的变化,所反射的电磁波也会出现改变,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能通过反射的电磁波来及时地发现农作物中受病虫害影响的部分,从而实现对大田农作物病虫害的遥感监测[3]。
2 遥感监测技术的优势所在
在中国以往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工作中,由于缺少相关的技术支持,通常都是用人工实地检测的方法来实现的[4]。这种方法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监测工作的效率很低,很难及时地发现农田中遭受病虫害的情况并给出相关措施,从而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而遥感监测技术的利用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农田病虫害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农田监测工作的成本,能够更及时地发现农田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进一步地降低了病虫害对农田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3 遥感监测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近些年来,虽然遥感监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但在其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5]。首先,要关注可能出现的“同谱异物”和“异谱同物”现象,农作物可能面临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其中有一些病虫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是十分相似的,其反射的电磁波也大致相同,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正确的对接收到的电磁波进行分析,认真分辨其中微小的差别,以此来提高农田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其次,要注重有关农作物病情指标检测预测模式的建立,病虫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首先是体现在农作物的植株内部,再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体现在表面,如果这时才发现病虫害,农作物已经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检测的效果也难以体现。因此,要建立起相关的预测模式,在农作物遭受病虫害的初期及时地发现问题,尽可能地将病虫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后,在遥感监测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正确的看待并认识到可能会影响光谱信息的各种因素,如农作物的品种、当天的气候环境等,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做出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准确分析,对于农田监测质量的提升以及农作物的持续生长而做出努力[6]。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是中国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大田农作物作为中国农业在当前阶段最为关键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需要强调其中的病虫害监测工作,通过遥感监测技术来提升农田监测的质量和效率,及时地发现农田中可能存在的病虫害问题,为大田农作物生产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