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21-12-31张文艳侯思捷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中重度小剂量

张文艳,侯思捷

(柘城县人民医院 产科一病区,河南 商丘 476200)

近年来,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妊娠期高血压为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高发于初产妇,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妊娠24 周左右发生高血压水肿及蛋白尿等,其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1]。及时发现和治疗该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母婴安全。目前临床治疗方案中以血管扩张剂或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扩张患者血管,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继而缓解患者高血压症状,同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尼莫地平作为钙通道阻滞剂,既往研究中常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从而间接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单一给药后仍无法达到临床预期[2]。阿司匹林作为非甾体抗炎药的一种,不仅具有高效的抗炎抑菌作用,同时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常被用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3]。但介于目前临床研究中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研究数据有限,能否在控制给药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及血管内皮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研究中尚未得出统一定论。基于此,为进一步推动临床研究进展现状,探索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方案,现选取本院收治的85 例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为后续临床实践提供数据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5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 例)和研究组(n=43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0 ~36 岁,平均(28.12±3.62)岁;孕周21 ~28 周,平均(24.31±2.11) 周。研究组年龄21 ~36 岁,平均(28.16±3.37) 岁;孕周21 ~29 周,平均(24.37±2.23) 周。两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提示无差异(P>0.05),均衡可比。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中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4];收缩压≥160 mmHg 和( 或) 舒张压≥100 mmHg;单胎妊娠;首次服用抗凝药物;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该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 排除标准:多胎妊娠者;对本研究的药物过敏者;有阅读、理解障碍者;病例资料不全者;不愿意配合者。

1.3 方法

(1) 对照组:除给予患者镇静、利尿等常规对症治疗外,给予静脉滴注12 mg 尼莫地平( 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738,规格:20 mL:4 mg)+500 mL 0.9 %氯化钠治疗,一天一次。(2)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 mg) 治疗,睡前口服,1 天1 次,1 次1 片。两组均治疗3 周。

1.4 观察指标

(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3 周后,评估疗效,共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共3 个等级。显效:治疗后收缩压下降40 mmHg 以上,舒张压下降20 mmHg 以上,水肿、蛋白尿等症状消失,并维持到分娩后;有效:治疗后收缩压下降20 ~40 mmHg,舒张压下降10 ~20 mmHg,水肿改善明显,无蛋白尿;无效:治疗后血压改善不明显甚至升高,水肿、蛋白尿等症状无明显变化。显效和有效计入总有效。(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 周后血压水平比较。(3)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 周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抽取患者空腹3 mL 静脉血,测定并比较NO、ET-1、sFlt-1 及sEng。其中,NO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ET-1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sFlt-1 及sEng 水平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通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比较两组宫缩乏力、新生儿感染、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3 周后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有效率90.70% 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3周后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3 weeks of treatment [n(%)]

2.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 周后血压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 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 周后血压水平比较(± s ,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3 weeks of treatment (± s ,mmHg)

表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 周后血压水平比较(± s ,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3 weeks of treatment (± s ,mmHg)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①P <0.05。

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3 周后 治疗前 治疗3 周后对照组(n=42) 177.18±12.69 138.38±11.58① 111.61±10.37 87.69±9.91①研究组(n=43) 178.38±12.51 127.11±10.67① 112.27±10.01 76.33±9.86①t 0.439 4.668 0.299 5.297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治疗3 周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NO、ET-1、sFlt-1 及sEn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 周后NO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ET-1、sFlt-1、sEn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续表3。

表3 两组治疗3 周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s )Table 3 Comparis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3 weeks of treatment (± s )

表3 两组治疗3 周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s )Table 3 Comparis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3 weeks of treatment (± s )

组别 NO/(nmol/L) ET-1/(ng/L)治疗前 治疗3 周后 治疗前 治疗3 周后对照组(n=42) 489.23±61.57 761.24±86.33① 96.17±11.34 89.11±9.35①研究组(n=43) 479.87±60.16 942.15±92.31① 97.11±11.41 51.68±8.96①t 0.709 9.327 0.381 18.846 P>0.05 <0.05 >0.05 <0.05

续表3

2.4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52% 低于对照组的35.71%(P<0.05),见表5。

表4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并发症,该疾病轻者可引起器官缺氧缺血,严重者可能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故给予该类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来讲意义重大[5]。有研究显示[6],以往采用的尼莫地平单一治疗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但临床预期并不理想,部分患者妊娠结局不良。因此,如何进一步打破目前研究现状,探索新型联合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成为近些年临床学者亟需突破的瓶颈。

阿司匹林作为常规常规非甾体抗炎药,既往研究中多用于改善患者机体炎症或解热镇痛,但随着近些年研究的深入探析,有学者报道[8],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适当调节机体血压水平,单一降压效果虽不显著,但联合其高效的抗炎作用,同时辅以其他降压药物可通过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间接调控血压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因此本研究分析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可能对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对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0.70% 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治疗3 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的35.71%。由此可见,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整体优于单一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该研究结果与郑延泽[7]等人的相似。分析原因为,单纯实施尼莫地平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虽然可以通过扩张血管等作用来改善患者的小动脉痉挛、降低母婴出血风险等,但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联合尼莫地平,可以进一步强化疗效,不仅可以平稳降压,而且安全性高,进而有效改善了母婴结局[9]。血液中NO 多经血管内皮释放,可积极参与调节乙酰胆碱的舒张血管功能,同时可激活缓激肽(BK) 等因子的扩血管作用[10-12]。因此随着NO 水平的升高,有助于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继而辅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ET-1 作为指导新血管生成的主要因子之一,相关研究表明[13-15],ET-1 可通过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26 转录因子-1(ERK1/2-Ets-1) 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丁二酸酯(HPMCS) 增殖及内皮细胞血管生成。sFlt-1 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 修饰体,可滋养层细胞增殖及新生血管,进而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诱发妊娠期高血压[16-18]。sEng 作为机体可溶性膜糖蛋白,可有效调节机体内皮NO 信号,从而影响患者血压及内皮细胞功能[19-20]。两组治疗3 周后NO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ET-1、sFlt-1、sEng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相关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综上所述,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且能有效调节血清NO、ET-1、sFlt-1 及sEng 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中重度小剂量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脑卒中吞咽中重度障碍患者经口/鼻腔间歇置管注食营养的护理体会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经造影导管血管内注入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