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校外补习市场乱象探析及反思

2021-12-30朱欣欣田耀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家长教师

朱欣欣 田耀

摘要:近年来,我国课外补习机构遍地开花,从之前的零散的、不成规模的小补习机构发展成数千亿元的产业规模,成为独立于国家正规学校体系之外的一种社会教育体系。本文采用调查问卷、观察和参考文献的方式,根据不同的主体,透析了我国校外补习乱象,及其背后潜在的社会问题。最后在反思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补习机构的营销策略;应试教育;家长;教师

腾讯新闻、企鹅智库联合趣头条于2019年8月13日发布了该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校外补习市场收入达到4751亿元,2020年其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预计2021年将超过5600亿元。校外补习需求造就了千亿产业的收入增长。现在校外补习已占据了大部分孩子的生活,似乎已演变成了全民补课,这严重冲击了正规教育体系。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邓梓君在《补习机构盛行原因》中从学生、家长、教师和教育资源这四个方面指出了补习机构盛行的原因,并在最后针对补习机构盛行提出了建议。但对于补习机构盛行原因的分析还有待充实,并且校外补习乱象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应对措施均未提及。本文主要从应试教育的大方向、补习机构的营销策略,诸多的家庭因素和某些教师的失职行为这四个角度对校外补习机构乱象展开探析,指出这一乱象背后潜在的社会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其中本文将涉及到4P营销理论。补习机构是如何运用这一营销策略来博得中国家长的宠爱。本文通过对校外补习市场乱象的探析来引发人们对于教育的反思。

一、近年来我国校外补习市场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则使得每位社会成员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秉执“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为孩子选择校外补习班,就成了家庭面对孩子未来不确定性的关键救济措施。校外补习市场日益升温,这与家庭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密不可分。据《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统计显示,3岁到15岁的孩子中,有60%以上参加校外补习。据《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的一份报告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家庭消费中花钱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是教育辅导。在我国子女教育支出已成为城市家庭的主要经济支出之一。据首都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家长收入越高孩子补课越多。根据中国教育学会的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可分为三个梯队,分别是以好未来、新东方、学大教育为代表的营业收入超20亿的第一梯队,以昂立、高思等为代表的营业收入在1-20亿元之间的第二梯队,以及数量庞大的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第三梯队。显然,近年来我国校外补习市场呈“井喷”发展态势。

二、我国校外补习市场乱象的“幕后推手”

校外补习为何掀起如此狂潮?谁是幕后推手?立足实际,这一疯狂参加校外补习的社会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试教育的大方向迫使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各科的校外补习班。补习机构采用巧妙的营销策略来吸引家长积极报名。另外,家庭方面的诸多因素也极大地刺激了孩子们校外补习的需求。还有某些老师的失职行为逼迫学生不得不参加校外补习。总之,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校外补习市场乱象的“幕后推手”。

(一)应试教育的大方向

长期以来,基于高考“指挥棒”效应,基础教育陷入了“片面应试”“唯分数论”的怪圈。学生为了分数和迎战考试被迫死记硬背、题海奔命。家长牢牢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孩子报校外补习班。于是,学生的周末、法定节假日没了,寒暑假也快没了。学生每天从早上天不亮苦学到晚上十一二点。这还不够,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老师“周测月考”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轮番轰炸学生!

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被分数套牢。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们必须考到好成绩才能进入到更好的学校学习,这就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为了考到高的分数,校外补习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孩子们的时间被挤占,生活场景被挤压得极度单一,课外阅读、社会交往、劳动实践的时间被占领。一个孩子的生活里只有“分数”,只为分数而活、为进名校而拼。

(二)校外补习市场的4P营销策略

校外补习机构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巧妙地采用4P营销策略,推广其产品以赢得更多学生家长们的“欢心”。首先,基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的不同需求,补习班会设置不同的补习辅导班的类型,满足学生和家长们需求。其次,为了鼓励学生多报课程,补习机构采用了折扣定价策略。总之,他们为了留住和招纳更多的生源采用了多种折扣定价的形式。另外,补习机构巧妙搭乘信息技术的“快车”大肆进行宣传,借助各种营销渠道,大致分为线上推广和线下推广。同时补习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利用持续性、多方位的广告宣传,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如家长会、开学典礼、新生报到等,使家长了解他们。另外,某些校外补习机构的广告在央视黄金时段,与全国亿万电视观众见面。央视之外,各大地方卫视的综艺节目的冠名还在继续。除冠名外,一些校外补习机构还以直播带货的方式,达到既卖货又进行品牌宣传目的。

(三)家庭因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殷切期望。可是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想要实现这一愿望,就需要全力以赴。“起跑线恐慌”促使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重金让孩子置身于各种校外补习班,为了孩子能在中高考中占领一席之地。

基于校外補习市场乱象,家长的某些错误的观念也应值得深思。一方面是一些家长过度强调教师等教育资源的价值和作用,甚至无限放大了优秀教师的作用。以至于他们拼命地把孩子送进有着较大品牌影响力的补习机构。一些家长还盲目听信崇拜所谓的名师效应。另一方面是家长对于更好教育的理解偏差与对分数的功利追求。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一提到教育就会片面地想到是知识教育,然而忽视了家庭教育。高分数和高学历是孩子进入名校和成为行业人才的“金钥匙”。这些观念也透露出在应试教育驱赶下,家长和孩子为上名校而互相攀比的不安心态。

(四)某些学校和教师的不良教育教学行为

某些公办重点中学与补习机构暗中合办面向小学生的“占坑班”,从中选拔优秀学生。还有不少公办学校违反规定,将奥数等超纲的教学内容引入教学,诱导学生参加校外补习。甚至有些补习机构与学校串通,将某些培训课程列入学习招生简章。另外还有些老师违反规定,在校外的补习机构做兼职老師,或者自己举办补习班以获得更高的报酬。这就使得他们的精力和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他们会在课堂上节省精力,甚至故意减少课堂教学内容,旁敲侧击,暗示学生考试的重难点会在校外补习的课堂上详细讲解,课内混时间,这进而逼迫学生参加自己开办的或者任教的补习班。教书育人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和利益交换。

三、火爆的补习班市场潜在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补课”风盛行,由于市场需求量大,校外补习机构疯长,补课费也是节节攀升。这一火爆补习市场的背后也潜藏着一些社会问题:首先,“全民参与”校外补习,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而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其次,校外补习给学生带来沉重不堪的学业负担;第三,补习机构野蛮生长,对全日制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第四,“补课”风盛行使得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规划难以实施。第五,校外补习乱象阻碍了三胎政策的顺利贯彻实施。

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开展的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我国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和规模均处在较高的水平,且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8年3月1日发布的《我国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研究报告》显示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明显高于家庭经济中等的学生比例,远高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不同质量学校学生的参与情况也不同,学校排名越靠前,学生参与的比例越高。此外,成绩越好的学生参与课外补习的比例越高。校外补习正在成为学校教育之外一种新的社会再生产的机制,家境优越的学生选择接受更多的补习教育。校外补习与学校教育的双重压力,致使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公平的价值被进一步损害,对义务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构成了严重挑战。动辄数千、数万元的补课费用给部分普通的工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早在几年前,教育部就已发出“减负令”。可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未减轻,甚至还在不断加重。“应试、超标和超前”补习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琳琅满目的补习班加重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使他们的大好时光全都被禁锢在一方小小的补习室里。

“补习班”本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但是,现在的“补习班”通过超前教育将学校教育变为“补习”。原来只存在于小学阶段的奥数辅导,现在已经面向幼儿园小班学生开设。假期开设预科班、衔接班,提前授课、超前教育,影响了正常教学进度。显然,补习机构定位“本末倒置”。另外,补习机构大肆宣传应试教育,制造“起跑线恐慌”进而加剧校内恶性竞争,冲击正规教学。甚至有的补习机构虚假宣传优质公办校名师任教损毁公办学校的形象和声誉。诸如此类的行径,不仅“绑架”了学校,更造成了教学秩序的混乱,教育生态的失调。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与遵循,但是校外补习机构构建起的教育模式挤压了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内容和价值取向,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完全相背离。

校外补习乱象让家庭的教育支出比重加大,这使三胎政策很难落地。虽然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但在三有家庭(有钱、有关系以及有学历的家庭)的支持下,“一对一家教”混得“风生水起”。随着校外补习班的整治,三有家庭开始更倾向于一对一家教,而普通家庭因为资金难以支持这种补习模式,教育焦虑更加严重。双减政策受到挑战。

四、反思和建议

为了未来教育的健康发展,不论是教育相关部门、学校还是家长都应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

客观上,教育部门的减负令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尤其是一刀切的做法,给校外补习市场的兴盛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如今人们是对更美好和更高质量教育的追求。但教育相关部门及学校并没有完全正确把握到这种需求,强推“我认为的更好教育”。他们应当对减负的指导思想进行必要的调整,真正落实好区别化减负。习总书记在2018年的新年祝词中也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必然是辛苦的。从这个角度看,这部分人的负担显然是不必强行减下来的。即便认为这些人的付出是错误的,那需要改的是教育评价的尺子,而不是不让这部分人去努力奋斗。

如今,部分补习机构“给力”不成,反倒成为学校教育的“负能量”。他们采取各种手段抢占市场,对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负面冲击愈演愈烈。对此,教育部门应对其进行整顿,第一,斩断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合作以及利益关系。第二,严格取消没有办学资质的机构。第三,严查培训机构的教师资格,重点清理违规超纲内容。第四,对虚假宣传、制造焦虑的机构进行重点的打击。

报补习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作为父母,他们应该帮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并引导他们绽放;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认为对的强加给孩子,把孩子当成攀比和炫耀的工具。最关键的是让孩子有好的人生态度、能获得幸福感。人生不是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如何跑得更长更远。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更精准的政策设计,降低和消除校外补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必须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激发全社会的教育活力,为教育创新寻找新的可能,帮助所有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邓梓君.补习机构盛行原因[J].道客巴巴,2018-04-11.

[2]黄晓婷,魏易.校外培训行业发展现状—基于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分析[J].中国教育财政,2018-07-24.

[3]康少军,朱天慧,卓潇.辅导班火爆成因:社会学视域下的思考[N].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6,(6):52-54.

[4]肖伟颜.校外补习盛行的原因分析[J].教育学文摘,2014-08,(128).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家长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家长错了
秋天在哪里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美育教师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