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载体的发展与前景

2021-12-30陈淑婷李凤云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临床应用

陈淑婷 李凤云

摘要:随着药物载体的不断发展,其在解决药物抗肿瘤治疗中的靶向性差、毒副作用大、生物相容性低、溶解性差等问题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药物载体的应用优势,开发原因及研究现状,旨在为促进药物载体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物载体;临床应用;靶向性;毒副作用

药物载体,为目前临床上使用药物治疗疾病时应用到的一种载体介质。药物载体的功能是使得药物在进入体内后发生分布变化、调节药物的释放速率并能够将药物智能化地输送到体内特殊部位。此外,由于其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也都有着辅助作用,因此它具备着强大的医用功能和极高的使用价值。其涉及到的学科种类包含众多,诸如材料学,有机合成化学,药学和生物工程学等。目前仍是药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和研究重点。

1.药物载体的作用优势

目前,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居高不下,恶性肿瘤的频发、高发、以及逐渐显露的个体性趋势,对现代医疗技术手段提出了严峻挑战。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无法继续依靠传统的手段和指导思路。药物递送系统(DDS)的应用为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DDS能够保护性质不稳定的、生物相容性较差且敏感的药物分子,从而将治疗药物输送到特定部位,针对身体的患病区域,再进行释放药物,从而产生高效、靶向的治疗作用。由于携带药物的药物载体是在靶向部位释放治疗药物,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肝脏、肠黏膜的首关效应从而降低了药物降解及损失,也减轻了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同时还提高了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使得患者减少了给药频率和毒副作用带来的痛苦。

2.药物载体的开发应用原因

在临床治疗中,针对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目前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多依赖于药物的治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化疗。而中晚期的癌症患者在临床化疗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痛苦,多数患者在经历了多次化疗后身体机能显著降低,治疗效果并非如预期一般,这是由于化疗药物常具有较大的毒性,靶向性差,引起较大的毒副作用。例如,喜树碱作为生物碱类天然药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在抗恶性肿瘤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中已用于治疗肠癌、直肠癌、胃癌、肝癌和白血病等。但是由于喜树碱药物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其水溶性能差、靶向性差、毒性高,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使得患者易产生恶心呕吐,严重时有腹泻,引起肠麻痹和电解质紊乱的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另外,肿瘤的治疗存在着个体性差异,因而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制定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并能按需给药的方案,进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药物载体是解决抗肿瘤药物存在问题的有效手段,开发安全、高效的抗肿瘤药物体内运输递送的载药体系,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及较少毒副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3.目前研究状况

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患者对改进的药物载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了寻找合适的药物载体,研究人员对高分子聚合物、无机纳米颗粒、金属有机物、蛋白质等生物分子都进行了相关研究。

纳米材料在运输和靶向上都有优秀的能力,其发展起步较晚,有关金属材料以及金属纳米颗粒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研究也多为近些年來的研究成果,武华乙等在药物载运方面的研究进展中阐述了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组装而成的一种金属纳米杂化材料,由于高孔隙率、比表面积大及表面可修饰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电磁等领域。但应用在药物载体方面需要考量它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毒性。生物相容性也同样是在应用金属纳米材料中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但他们并未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生物体的毒性和长期效果作出相关研究结论。而Rowe等提出了可以使用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的有机聚合物来修饰有生物毒性的金属纳米颗粒,在研究中他们试着将一种有机聚合物用于降低 Gd粒子的毒性,在通过聚合物修饰后发现Gd-MOFs 纳米粒子的毒性的确得到了有效且显著的降低,因此具备了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尽管类似MOFs这样的载药体系在生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分布代谢状况方面的报道虽然仍比较少,但MOFs材料这类材料在药物载运方面的应用前景依然十分广阔,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同材料的不同特性的结合,兼具多种功能且疗效突出的载药体系将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索米拉等综述的以磁性材料制成的磁导向制剂进行药物运输,不少实验显示出在体外磁场引导下,这种磁导向运输是非常高效准确的;其研究还提到了利用对温度敏感的材料,在如近红外激光辐照的热操纵的作用下,也能够使制剂在特定部位释药;同样的,以体内pH差异而利用对pH敏感的载体制备的pH敏感制剂也可以将药物运输到特定的pH区域进行释药,比如常见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栓塞制剂运载的药物的载药体系以阻断靶部位的血供和营养起到栓塞和靶向化疗的双重作用。在这些设计中既兼顾了靶向性又联系到了环境响应性释放药物的特殊性能。可见智能化药物载体发展仍具有很大的空间和远大前景。

参考文献

[1]Shi J J,Kantoff P W,Wooster R,et al. Cancer nanomedicine:progres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Nature,2017,17,20-37.

[2]Fu X,Hosta-Rigau L,Chandrawati R,et al. Multi-stimuli- responsive polymer particles,films,and hydrogels for drug delivery[J]. Chem,4,2084-2107.

[3]J K Vasir,K Tambwekar,S Garg.Int.[J].Pharm.2003,255(1-2):13-32.

[4]焦海波.肿瘤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7):46.

[5]武华乙,陈欢生,陈兰妹,陈伟群.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药物载运方面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9,31(10):5-8.

基金项目: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陈淑婷(2002.3-)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人,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李凤云,1989年3月,女,河北唐山,汉族,博士,天津中医药大学,讲师,药物制剂及药物分析。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临床应用
长春瑞滨药动学及毒副作用研究进展
TACE联合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生存情况观察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分析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