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近现代农村现代化建设

2021-12-30邱大伟,臧明昕,李军

中国市场 2021年31期
关键词:三农问题

邱大伟,臧明昕,李军

[摘要]我国14亿人口,农村人口约占41%。[1]实现全面小康,深入贯彻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布局中,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与之都有很重大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21世纪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国民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首要任务是农村粮食生产力的提升和农业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农业工业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三农问题;粮食生产力;农村现代化;农业工业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1.014

1“三农”问题与农村经济制度发展

1.1“三农”问题

“三农”作为一个经济概念被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以后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2000年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十分广泛的响应。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正式写入文件。2003年,中共中央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毛主席在革命与建设阶段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三农”问题就一直存在。只不过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中国农民数量多,解决起来规模大;②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③中国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是农村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必须要克服的问题,是我国进行改革的重中之重[3-4]。

1.2近现代中国土地经济与制度发展

近现代中国复杂的社会性质及其变迁,动荡的国内外环境,造成了一些特殊的土地经济制度。

1.3粮食生产力与粮食政治问题

中国经济现代化,首要任务是粮食生产力的现代化。现代化经济发展不是粮食和农业生产功能和作用的改革或取消,而意味着这种生产能力的提高。

在1947—1950年的全国土改中,我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恢弘愿景。自当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颁布以来,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依靠土地改革以及国家政府政权为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确立了较为平均的农民小私产制度。

之后改革方面出现了分歧——基于农民私产的合作社还是消灭农地私产的集体化。1953年农业合作化开始,全国各地兴建农村合作社。一直到1956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农业集体化,随后在1958年完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为了实际加速完成小农时期的中国工业化的目标,也为了新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筹措资金,党中央于1953年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在这里中国出现了“统购统销”的概念。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

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中国农村经济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这段时期,粮食问题特殊地成了一种政治问题:①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3278亿斤,高于战前最高水平;②1952年,国家实物税加市场收购共607亿斤,比1950年翻一番;③1952—1953年,国家出现粮食赤字40亿斤,市场粮价也超国营牌价20%~30%;1953年,城镇人口7826万,比1950年增加了36%,农村返销粮增加,达到300多亿斤,农民人均吃粮水平增加了几十斤;④1953年10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实施“统购统销”。

195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

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一些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人民公社”。当时的政府认为,尽管农民经由民主革命领导亿万农民赢得了政治的解放,但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境况。为此应该带领他们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以求得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至于这一使命的有力履行,则莫过于变更旧的生产关系,尤其以建立“一大二公”为特点的社会组织。但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与人性的改革运动注定是不成功的,农村农业生产集体化,人民公社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以及1953—1961年期间严重自然灾害,尤其是三年大饥荒,给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惨痛的教训。1953—1961年中国农业改造的经验教训,让人们认识到:

(1)全盘消灭农地私产,并不能持续增加农业生产。

(2)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不利于农村社会的民主治理,特别难防干部权力被滥用,不利于为集体经济设立可靠的纠错机制。如今的出路:通过政策调整,在公社框架内重新确立部分农户财产权。而一场改革也在酝酿之中[5]。

2农业工业化与农村城乡化

2.1现代化建设必然趋势

工业化对于国家而言,是经济体发展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必然历程。

2020年12月19日“新农业见大势,燃国潮正当时”为主题的第十一届长江青投论坛中,刘劲在首次发布的《农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中指出未来中国农业发展有四个趋势:

第一,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农业的GDP占比还将下降80%;第二,目前中国农业正在经历工业化取代小农经济的过程,其中代表是养殖业和农业物流;第三,中国农产品消费升级中最有潜力的是禽类和奶制品;第四,农业规模化后,科技、品牌、渠道将成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目前的农业在经历巨大的“工业变革”。工业化的步步逼近自然会导致传统农业的逐步退位。农业伴随着工业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下降,产生农村工业化发展——传统农业在工业化建设中被工业改造。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工业化主要表现在农村农业的工业化。而农业工业化主要依靠农村自我积累进而不断提高实现。这就表明农业工业化是现代化、工业化建设中的大势所趋[6]。

2.2工业化

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问题的文件曾提出,农村工业化发展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分别是:一是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二是使农村经济多样化并且帮助农业进入现代化,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三是缩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空间不平等,拉低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

2.3城乡化

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同时,伴随着农村的城镇化。城市作为现代经济的中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农业国工业化”虽然已经取得惊人的成就,但城市化滞后依然严重。

1979—1984年,国民经济增长格局的终结,同时也是根本改变原有城乡关系的开始。在新的成长阶段,很难仅仅以小集镇战略来解决城市化问题。我国的城乡结构变革绝不能在城乡分隔的基础上进行,打破城乡隔绝需要改革,既要由“城市人口”组成城市体制,也需要兴建扩建“农村人口”组成新城市。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化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建设所取得的重大进展,进一步说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在整个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显著作用。[7]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化超前与城市化滞后的严重不匹配。[8]迄今为止我国80%的人口滞留在农业和农村,说明我国以往的高速工业化是在城乡隔离的条件下进行的。

3农业现代化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中国的农业发展是一部漫长的历史长卷,周其仁教授在其文章指出,中国在各个国家经验之间,跟着前苏联走了一段试图搞“超级国家公司”,但是我国比前苏联还落后,特别是农民人口极其巨大,所以没有搞成非常单纯的“国家超级公司”,即简单的搞成两种模式——国家公有和农民集体所有。前苏联的计划严密程度跟我国相距甚远。我国一直有两条腿走路,五小工业、地方经济性这套东西,没有完全搞成“超级国家公司”。我国在意识形态,在观念,在国家经济命脉这个部分是寸步不让的,由政府控制所有重大的资源配置。由于绩效不好,所以引发改革,而改革的走向很清楚,就是要把市场经济叫回来。

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城乡融合下的空间资源配置、土地如何流转、城乡体制与经济发展、如何创新制度等一系列农业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改革也是革命”,所以反反复复的改革持久战,在所难免会成为一场漫长的交织与拉锯[9]。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

[2]罗小荣.农村经济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26-28.

[3]郭庆海.“三农”问题研究的学术使命[J].农业科技管理,2020(6):1-4,42.

[4]叶蕾.浅谈“三农问题”的出路及解决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7(38):46.

[5]苏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M].方颖,赵扬,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98-402.

[6]刘铮.李克强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 保障和改善民生 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J].资源导刊,2020(11):7.

[7]黄季焜,陈丘.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6):709-716.

[8]周其仁.我们的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J].中关村,2013(12).

[9]周其仁.中国现在是一个超级国家公司[J].IT时代周刊,2014(22).

[作者简介]邱大偉(1998—),男,汉族,安徽阜阳人,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臧明昕(2000—),男,汉族,山东潍坊人,研究方向:市场营销;通讯作者:李军(1972—),女,汉族,山东烟台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人文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专家陈家泽:农村改革突破重点在宅基地的三权分置
报纸类媒体三农问题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
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现代化建设中的“三农问题”
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
陇原渔夫
戴上红领巾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