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秦帝国的崛起与统一

2021-12-30张鹏飞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商鞅变法秦国

张鹏飞

(兰州工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1 革故鼎新的人才选拔机制

1.1 “任人唯贤”取代“世官世禄”

世族凭借宗法、血缘纽带占据国家的高官要职。俞正燮在《癸巳类稿·乡兴贤能论》中说:“太古至春秋……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1]。”各级官吏都是由国王、诸侯按与自己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封土地、臣民给世族,作为食邑,并且允许世代相传,这就是“世官世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卿、大夫等不论他们是否具有管理国家的才能,都可以凭借着宗法和血统关系,世代成为国家的高官,世代享受优厚的俸禄。

“世官世禄”制度导致出身社会下层或者非宗法系统的人才,无法进身仕途,阻塞了贤能之士的上进之路。这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列国诸侯为在激烈的割据竞争中获胜,需要大量人才,世族内部人才供给远远无法满足需要,至战国,一些开明君主突破传统旧制,扩大选拨人才的范围。秦国引进人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国君对抗世卿贵族斗争的需要。世卿贵族权利几乎和国君平齐,他们不但不维护国君的利益,反而和国君争权,通过操纵国君废立,控制国家,进入战国,秦国“庶长”专权,操纵国君废立,国家内乱跌生。二是富国强兵战胜列国的需要。三是秦国本土经济文化不发达,缺乏本土人才。治理国家需要引进人才。因此,秦国更需废除“世官世禄”制度,大力引进人才。

1.2 秦国引进人才的选拔机制

1) 举荐入秦。百里傒为虞国官员,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秦穆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穆公闻百里傒贤,最后以五张羊皮赎回,并重用之。百里傒又向秦穆公举荐蹇叔,于是穆公使人厚币引蹇叔,以为上大夫[2],甘茂由张仪、樗里疾推荐,“因张仪、樗里子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3]”。魏国人范雎担任秦相后推荐了王稽与郑安平、蔡泽,“入朝,言于秦昭王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其人辩士,明于三王之事,五伯之业,世俗之变,足以寄秦国之政。臣之见人甚觽,莫及,臣不如也。臣敢以闻’[4]”。吕不韦推荐甘罗,李斯。“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

2) 游说入秦。国君如果注意到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往往想法设法通过各种方式招至秦国并加以重用。如秦穆公发现由余贤能,使用离间计使其入秦。于是穆公退而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之奈何?[2]”穆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穆公待之如贵客,向其请教如何讨伐戎。秦昭王以弟为质换相田文,孟尝君田文以贤能闻名,秦昭王闻其贤,想招孟尝君为己用,不惜以弟为质,换得孟尝君入秦。不过孟尝君并没入秦,后孟尝君受齐闵王派遣,才去秦国短暂为相。秦王政武力攻韩以求韩非。秦王政读到韩非所著的《孤愤》《五蠹》等篇,极为欣赏,感叹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告知:“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最终迫使韩王令韩非出使秦国[5]。

3) 自荐入秦。商鞅闻秦公求贤令,自荐秦公,通过景监,先后向孝公陈上“王道治国”“以礼治国”“霸道治国”三策,最后“法治治国”打动孝公,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范雎被举荐入秦后,并未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因秦国芈太后、穰候、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专权,君权旁落,范雎看准时机向昭王提出建议,等到支持,后任为相。

1.3 人才对秦国的贡献

1) 人才提升了秦国的大国地位。秦国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秦国对人才礼遇有加,人才同样没有愧对秦国。首先,穆公用百里傒、蹇叔、由余等人辅佐秦国向东扩展。《史记》记载了赵良盛赞百里傒对秦国实现春秋霸业的巨大贡献: 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2]。” 赵良的这段评价总结了百里傒担任秦相期间的功绩:向东讨伐过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国君,一次出兵救楚。在境内施行德化,令巴国前来纳贡;施德政于诸侯,四方少数民族前来朝见。其次,人才辅佐秦国称霸西戎,穆公用由余之计吞并西戎。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终于实现秦人的夙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商君列传》)经穆公东讨西征,秦国的大国地位逐渐确立。天子使召公过贺穆公以金鼓。连周天子都要给你送贺礼,足以证明秦国强大。

2) 重用人才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实行变法,秦国变法最晚,但是秦国变法的广度和深度都比其他国家彻底,变法的成效也最为显著。这些成效的取得缘于商鞅变法,因为变法,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相比其他六国最为强大。

3) 重用人才促成秦国统一天下。秦国由弱到强,逐渐蚕食,兼并诸侯,人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秦穆公用百里傒、蹇叔、由余称霸西方是人才的作用,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变颓势为优势向东逞强,惠王用张仪等人运筹帷幄。沙场征战,连横破合纵,蚕食、兼并诸侯。通过重用人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21 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这一艰难的历史过程中,人才对增强秦国国力,提升秦国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以及完成统一大业,都功不可没。

2 商鞅在秦国的深彻变法奠定秦帝国的强国基础

1) 商鞅的“法治”路线为秦国改革提供了长期的思想指导。商鞅变法首先从树立官府的威信做起,商鞅城门徙木立信,让国人对官府的各种政令的权威性不加怀疑,随后商鞅发布一道道法令让国人实施,商鞅为秦国确定了改革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商君书·开塞》叙述了社会演变的三个阶段,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世事变而行道异”《商君书·开塞》。认识到人类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二是经过人们的努力,不断革新前进,这种历史观,无疑成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鼓舞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进取的精神,为制定、推行法家的“法治”路线制造了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商鞅的法治路线最贴近战国时代的社会现实,抓住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以“任法而治”为纲,以“壹赏、壹刑、壹教”为目的法治路线,将各种力量凝聚起来,服务于富国强兵大计。自孝公到秦王政历代秦国统治者坚定不移地奉行商鞅的法治路线,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商鞅的法治理论。

2) 商鞅土地改革增强了国家经济基础。“井田制”是我国历史上夏、商、周实行的土地所有制度,是一种原始的土地公有制度演化。这种土地所有制形态与当时政治上实行的分封制度密不可分,政治上的分封是当时对奴隶制国家政治权利的一种等级分割,其实是一种政治分权,是对当时最重要的土地生产资料在分权体制下的一次再分配,其实是按照西周那种特有的封闭式的等级权力系统:王,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等不同奴隶主等级逐级分配的。他们都是土地的所有者,这种土地占有关系并不是什么国有关系,也不是什么公有关系,而是宗族所有关系。西周的“分封制”正确地理解为一种政治上的“分权制”;另外,也必须把此时的“宗族土地所有制”,即“井田制”理解为一种经济上的“分权制”,它们都是我国原始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产物,与后来封建帝国时代的“集权制”相比,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制度。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这种“分权制”,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当时的大小封君对中央王权的离心力。历史证明,正是这一点,成为造成后来春秋时代社会大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6]。正因为商鞅看到了“分封制”与“井田制”的诸多弊端,商鞅在变法中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商鞅在秦国的土地改革确实废除了传统的“井田制”,然而他并没有走董仲舒所说的“除井田,民得买卖”,即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恰恰是走了一条把土地全部集中到国家手中的土地国有化道路[7]。具体办法是,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的两次变法中,商鞅均凸现了这样的内容,即颁布“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史记·商鞅列传》)的国家法令,通过国家机器摧毁了奴隶制宗室土地所有关系。在秦国统一中国的前夕,秦国的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他说:“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篇》)意为在秦统一前夕,商鞅的土地国有化方案也已失去了生命力。“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就是明证。相反,在私有的“军功田”内,则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历史发展到这里,土地私有化全面铺开。在战国这种复杂的国内环境要生存,必须走高度集权的国家主义道路,才能集中力量,自商鞅后秦历代君王坚持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和经济上的高度集权,为秦国崛起和统一集聚力量,“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7]”。

3) 奖励耕织奖励军工使得国家综合实力大力提高。商鞅重视农业生产,《靳令》也提出:“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作“进”讲)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商君书》所以特别重农,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据,把粮食看成财富的主要标志。《去强》说:“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从当时的情况看,农业是经济的主体,有了粮食就能生存,因此把粮食视为主要财富有其合理性。兴修水利设施,秦国先后兴修都江堰、郑国渠,这些水利设施的兴修为秦国的粮食增收起到了大大的促进作用。《膜法》说:“民之所危者无战。”《外内》说:“民之外事,莫难于战。”然而政治的妙用便在于使民不得不勇战。其办法如同使民务农一样,一方面鼓励人们去打仗,使人们从打仗中获取利益。《境内》篇详细记述了二十等军爵,每升一级都能获得相应的权益。另一方面,让民喜战而戒私斗,这种办法便是重罚和株连。《外内》说:“欲战其民者,必以重法。赏则必多,威则必严。”赏之重、严之酷要达到这种境地:“民见战赏之多则忘死,见不战之辱则苦生。赏使之忘死,而威使之苦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严刑之下,变怯为勇,途殊同归。《商君书》的作者主张农战互相转化,农为战作准备,战又促农。使战与农成为国家这辆马车的两轮。

4) 废除分封改县制强化了君权集中。秦孝公采取了商鞅的意见,废除分封,改县制,把国家的行政机构统一为县,全国分三十个县,每个县的县令都是由中央统一委派,委派的官员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考核,这样不但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选了一批没有背景的地方官吏,中央政府的决策很容易贯彻执行。

3 秦国统治阶层的进取精神

1) 秦穆公图霸的决心。秦穆公在位期间,思想开明,大力任用贤能人才图谋称霸,他在《秦誓》中体现出任用人才,安抚百姓的思想,摆脱了“亲亲”“尊尊”的用人观,为此任用由余、蹇叔、百里奚等人。秦穆公改革政治,除旧布新,致力于国富兵强,把称霸天下、统一列国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穆公期间在由余的辅佐下征服西戎八国,此后不断图强,向东“穆公称霸以河为界”被东周承认为西方霸主。

2) 秦孝公“韬光养晦”积极进取。秦孝公意识到秦国由强变弱这一严重问题,他大力改革,任用商鞅,制辕田,开阡陌,引进人才,富农、强兵、集中行政权力,孝公期间聚精会神地改革,内强国体,外霸诸侯,收河西之地,东雄诸侯。正因为秦孝公的这种进取精神,秦国在孝公期间打下了与六国争雄的雄厚基础。

3) 惠公继承父志连横诸侯,意图一霸。孝公、商鞅死,后继者没有改变秦国既定国策,依然沿用商鞅的“法治路线”继续前行。秦惠王进取精神更足,在外交上他任用张仪,采纳了张仪的连横国策,用连横击破列国的合纵路线,在军事上任用司马错攻占巴蜀,向戎翟用兵,最后惠公得上郡、西河之地。

4) “昭王开巴蜀,灭周,取九鼎”。秦昭襄王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强化中央集权,远交近攻,离间六国合纵,挑拨六国混战,重创六国军事力量;灭义渠抢占耕地和资源,兴修岷江水利工程,开创巴蜀汉中天府之国,其在位时秦版图大于六国总和,为后来的秦统一六国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雄厚基础。

5) 政扫六合,称皇帝。秦王政在位期间加快了统一的步伐。第一他继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如用郑国兴修水利设施,关中沃野千里从此成为富饶之地;第二加快对外用兵,十年期间灭掉六国,这些都是一个有作为君王进取精神的表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未懈怠,从制度、文化、经济等方面加强国家的统一,进行了“书同文”“车同轨”“量同具”“统一天下为郡县,加强中央集权”,向北派兵修筑长城防匈奴入侵等改革。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战国时代秦国的每一位君主都能励精图治,都有灭国吞地的雄心。除了变法使国家富强、兵力强盛之外,秦国上层统治阶层的进取精神,坚持法治路线、任贤用能,调整国家的内政、外交、军事等国家手段,最终使秦国由弱变强,最后到统一。

猜你喜欢

商鞅变法秦国
徙木立信
五张羊皮
瞒天过海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商鞅: 史上酬劳最高的搬运工
徙木立信
鸡口牛后的故事
反复变法
树敌太多商鞅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