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1-12-30陈艳红
陈艳红
(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希信中心小学 福建晋江 362200)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当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感兴趣,也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的提升,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语文知识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文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由于没有主动地思维过程,理解层次比较浅显,创新意识和相关创造思维也得不到训练。语文教师把教学目标放在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忽略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虽然也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多是利用语文教材和板书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1]。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没有机会进行创新、联想和创造,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解知识,然后做题,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综合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创新思维,即运用自己独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很好的创造力,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品质。创新思维的运用过程也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除了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有创新意识,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听讲的地位,思维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缺少思考的过程,创新能力、联想能力、分析能力都被扼杀在知识灌输的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智慧去进行思考和创新,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创造性学习。学生不仅仅是接收教师传授的内容,还能再理解再创造,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语文的教学内容理解更加深刻,在学习方法、分析方法、认知方法上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方式,帮助进行下一步的语文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学会了创造性学习,不再是机械性地记忆和模仿,而是动态地创造性吸收。对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而是充满乐趣充满收获的一件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逐渐增高,良性循环,又会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创新学习,从收获的惊喜成果中汲取不断努力创新的动力。
(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单纯听教师讲解的语文知识内容,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表层性认知的内容比较多,难以内化成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学到的知识掌握不到位,且容易遗忘,导致语文学习效率的低下。虽然占用了不少学习时间,但却收不到满意的学习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发散思维,通过独到的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会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完全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分析、感受、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方法也会形成自己的创新,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分析模式,这同样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2]。而拥有了自己的稳定知识结构之后,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会轻易遗忘,还能够举一反三,前后相互联系,有助于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使语文学习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能让后续的语文学习越来越轻松越来越高效。
(三)帮助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创新思维的培养会涉及到学生分析、综合、创新、探索、比较等多种能力的全面锻炼,是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能否成功立足的一个关键考核因素就是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语文知识,通过思考、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去创新学习方法,创新学习到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会锻炼到如何分析、如何比较、如何联想、如何大胆假设细心求证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并最终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提升自身竞争力,为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真正以学生为语文学习的主体,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和思考,鼓励学生去大胆质疑求证,并且通过实践活动去创新。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作为教学的主体存在,单方面向学生传授语文教学内容。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对教师的思路形成了依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体,还语文教学生机和活力。语文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的生字生词外,对于课文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全方位为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提供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感受发散思维,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急于判断,不设置固定或者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正面思路,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3]。对于学生不正确的思路和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和对比。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将相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前向学生们提问,和氏璧是怎么回到赵国的?蔺相如是怎么维护赵国的尊严的?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举例说说?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去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学生对蔺相如和廉颇的评价方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学生新奇的观点,教师要注意倾听,并进行总结和引导,多进行正面评价,引导学生放飞思想,创新思维。
(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的过程是发散思维、脑细胞活跃运动的过程,在此之间经常会有新颖的想法、新奇的灵感出现,创新思维应运而生。小学生普遍都侧重形象思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通过教学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机会。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塑造了一批经典艺术形象,描绘了不少场景和美丽景色。这些特征都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尤其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对人物、情节、景色和情境的描述想象出相应的画面,以课文为依托,进行发散思维,再造想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既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作者创作的情境和心情,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草船借箭》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周瑜、诸葛亮、鲁肃等文中的人物,演绎出文章中故事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增加个人见解,为人物增加台词,创编更多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学生为进行故事扮演,会认真地阅读和理解课文,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还会加入想象,根据想象创编更丰富的故事情节。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学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思维得到创新性训练,释放学生联想的能力,也增加了创造力。
(三)鼓励学生合理质疑,锻炼创新思维
大胆、合理的质疑是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拥有适当的质疑精神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表现。学生不再认为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课本中的内容是理所应当正确的,而是拥有了自己的主观认知意识,可以更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和探究,这对创新思维的形成非常有帮助[4]。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最好不要直接将知识的结果和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该通过合理地设计疑问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让学生思考和分析这是不是合理,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能性,继而帮助学生一起去查阅资料、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提出自己新的质疑,再进行相关的思考、分析,这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文中所说的“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这句话,思考一下,他的模样有什么特点,真的没什么模样吗?他的什么精神是可爱的?让学生通过质疑分析句子和文中的内容,对文中的内容有了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理解,也就对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寓意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在这种质疑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思维被全面调动起来,会出现新的想法和火花,创新也得到了锻炼。
(四)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创新
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教学和学习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还远远不够,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联系才能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层次和印象,还能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碰撞出新颖的想法和创新的思路。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设计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探索中,在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激发活力。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让学生自己编剧本、自己排练、自己找服装道具。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空间高涨,对文章的熟悉和理解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次,而且不时有新鲜的想法和创意冒出来,创新思维很好地得到了提高。再如,在《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中,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下查阅相关文献、影视资料,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进行调查采访、实地游览,更新学生的知识和理念,让学生记录自己得到的信息,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把学习和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真正投入到自主探索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质疑、进行联想、分析探索,逐渐培养创新思维的形成。这不仅会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收到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还会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对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