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微课教学探究
2021-12-30赵鸿
赵 鸿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旧城中学 甘肃陇南 748500)
新课标下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以下这几个方面:人地观念(基本价值理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能力(基本活动经验)等。相比于地理学科传统的三维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更能概括这一学科真正的教育价值,进而更好地去引领当下地理学科的教学方向。对于高中地理而言,这一学科的知识在时空跨度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大,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去学习,因此就更需要教师找到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老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容易。“微课”作为当下教育行业刚刚兴起的重要教学资源,凭借着自身“短小精悍”这一独特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可和青睐,并被广泛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探索、实践并能够积极地对高中地理微课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进而提升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的思路
教师在对地理课程进行教学时,需要对学科内容知识进行筛选,而这一筛选过程中最为根本的依据就是新课标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这一目标出发,重点关注哪些内容能够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并以教材和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参考,对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并做好整理工作,然后开始思考微课选题的设计。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关键性因素,认真对选题内容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思考,进而促进微课教学任务的确定以及微课资源设计思路的确定。简单来概括一下高中地理微课的设计思路大概就是:首先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地理的四大核心素养要素为主要教学标尺,从而来确定微课的课题选择。[1]然后教师需要思考要让学生重点掌握哪些核心素养?(这是微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这些核心素养?(微课教学设计,微课课件的设计);如何来评测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通过微练习、微反思等资源的设计)。如此这样,高中地理的微课设计思路就完成了。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的策略
(一)调整微课目标,有效体现
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主要是以“三维目标”作为教学目标依据的,它未曾对学生的学科素质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描述和概念定义,同时也在学生内涵发展这方面缺乏一定的关注,显而易见,这已经并不适用于新时代下教育行业的发展需求。而相对来说,核心素养的要求则更侧重于培养学生今后是否能够做到长期发展,并且关注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品质。在对微课进行设计时,第一步工作便是要对地理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致力于实现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求教师深度钻研、分析课本教材内容,多渠道去搜集一些更符合学生现阶段认知水平的多样化、生活化的资源或者教学素材,将这些素材与课本知识有效结合到一起并融入微课教学中,设计出一个凸显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微课视频。
(二)创设微课情境,有效融合
微课的“短小精悍”这一特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用时“短”,所以就对学习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想要有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来吸引高中生的学习注意力,就需要能够做到以下要求:首先,教师需要针对教材中较为具体的知识内容,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来创造一个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情境。按照情境教学的任务要求,环境氛围要尽可能地具有真实性,让他们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中思考、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并阐明其中存在的道理。[2]其次,还需要微课设计者可以依据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的情感基调进行适当的把控,让课堂氛围具有一定的情感情境,当学生处在一个积极而富有情感的情境中去学习时,所得到的学习成效也是有翻倍效果的。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的便利条件,创设一个具有综合效果的多样化情境,促使课堂情境和地理学科素养能够有效地融合到一起,从而让地理微课的教学更加有吸引力,为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和感悟提供了足够便利的条件。
(三)构建微课过程,有效渗透
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以下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的渗透,即包括:正确认识并处理自然地理所要表达的信息点,关注学生的区域认知的素养;对自然地理的演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对自然地理实验进行合理的设计,锻炼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评价迁移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对人地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几个方面。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按照“情境—问题—探究”这一教学流程,构建一堂思维型的地理微课,进而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建构地理课程知识的教学效果,从而有助于高中生地理技能的形成以及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微课教学的应用
(一)借助微课导入自然地理新课
新课程的导入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这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将新课程的内容特点作为参考依据,来设计并制作微课小视频的导入,从而能够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为教师讲解新知识做好铺垫工作。
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大量直观的图片、截取一些与之相关的视频片段,并且通过后期的剪辑、文字介绍和配音,制作成一个10~15min的“微课”小视频进行导入。比如,教师可以拿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举例(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可以选取一些图片、剪辑一些视频来比较这两个区域之间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差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便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了课堂上,促进地理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更好地让同学们理解由于不同区域环境、人地关系等的差异,而导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3]
(二)借助微课创设自然地理教学情境
教师利用微课视频来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到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去,从而更容易引导他们去解决地理问题,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与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相印证,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电影素材《森林战士》剪辑和制作关于保护森林的微课,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为接下来引出课本内容的教学做了良好的情感铺垫工作,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通过直观性的小短片来激发学生对森林保护的责任感,理性看待人类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人地思想观念。
(三)借助微课直观模拟自然地理现象
对于高中地理而言,这门学科知识大多数是抽象且复杂的。而教师如果借助微课的声光形色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真实性的模拟,并制作成相应的微课设计,这样便可以将课本中抽象、动态的过程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注意力也都被不自觉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更容易帮助他们突破学习的难关。[4]
例如,教师在讲解“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可能无法真正理解荒漠化的形成和影响。这个时候老师便可以制作一个微课视频来对荒漠化这一现象的形成和危害进行模拟,将课本中抽象的文字知识制作成直观的动态视频,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个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看完以后就对荒漠化现象有了一个形象、立体的了解。
(四)借助微课演示自然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是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且具有特色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5]然而实际上,自然地理实验课的教学相对来说比较费时费力,从而让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在这一方面的教学安排上几乎是空白的,而利用微课教学手段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演示一些地理实验,然后对实验过程进行拍摄,并且做好后期的剪辑、处理工作,制作成关于地理实验的微课小视频。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剪辑的过程中适当添加一些音频、字幕等对实验过程进行具体的讲解,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这也为地理课程实验活动的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思路。
例如,在“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中对煤资源的开发这一部分进行知识拓展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煤炭资源在不合理开发过程中会造成矿区的水土流失进行动态模拟实验。由于该实验费时费材,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观察,因此,教师可以将实验过程事先录制成实验型的微课视频进行模拟。通过对这一实验的模拟,一方面能够将学生以前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比如: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实验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性体验,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还能够作为他们自主学习的材料,供学生使用,加深环境保护的认识,促使他们形成正确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从而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而利用“微课”教学在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成效,它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新的教学资源,丰富了课程的教学形式。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微课教学,将这一教学资源在地理课堂中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值。通过对微课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和完善,提高地理学科的课堂质量,实现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培育出高素质、发展型的人才去促进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