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留守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21-12-30崔丽清
崔丽清
(阳谷县实验幼儿园 山东阳谷 252300)
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教育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条件选择外出打工,而孩子要上好的学校就需要更多生活开支,于是父母就只能继续选择外出打工。这就是留守幼儿问题的恶性循环。由于因为父母的长期缺位,导致留守幼儿无法形成安全依恋,这对于留守幼儿的社会适应、人际沟通、人格发展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自卑、情感麻木、自我封闭、社交障碍,这些都是在留守幼儿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在幼儿阶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使其积极主动地面对学习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对留守幼儿的重要性
关于留守幼儿发展状况的研究表明,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相对非留守幼儿较低,敏感、偏执、抑郁、焦虑等症状的检出率显著偏高。目前主流观点似乎存在对环境影响的夸大,认为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家庭关系、教育水平会决定人的一生,这是不可取的。心理学中对于人格发展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决定论,一种是目的论[1]。两者分别强调童年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在现今的心理治疗和教育工作中,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对于留守幼儿的教育辅导,需要在充分考虑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走上积极健康的人生道路。
3—6岁在心理发展阶段中属学龄初期,在这个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从幼儿满三岁开始,到六岁半左右,幼儿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想象力,会得到迅速发展[2]。由于生命力的蓬勃发展,这个阶段幼儿会开始探索世界,也会出现很多侵犯性的行为,比如打人、言语冒犯等。孩子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大人的反应来确认:“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被大人允许,可以自由自在地参加各种活动和冒险,孩子就会形成积极主动的行为品德;如果幼儿的探索行为被否定和压制,主动性被嘲笑或辱骂,幼儿就会产生内疚感和罪恶感,认为自己的存在是一种错误,并形成消极、封闭的性格,失去自我发展能力。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意见,教师要“以儿童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得到富有个性化的自我发展。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探索行为,贯彻“三无原则”,即“无错、无批评、无压力”。若幼儿发生打架、淘气等违反纪律的行为时,传统观点认为孩子犯错误了,该受惩罚。但是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种种行为都是在探索自我和外部世界,这些举动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良好习惯,并没有主观恶意[3]。幼儿园教师在处理类似事件时有一个铁律“问题不等于人”,把孩子的错误行为和孩子的人格分开对待,找到在错误行为背后积极的心理动力,并把它引导向社会化的方向。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在于为留守幼儿提供一个有保护的“试错空间”。父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所以幼儿园作为孩子的第二个“家”,就要承担起幼儿心理品质教育的责任。在这个阶段,环境对于孩子心理品质的养成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完成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探索世界的人生课题[4]。幼儿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正视在探索过程中犯的错误,养成正确的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习惯,从而让“主动性”战胜“内疚感”,形成积极主动的人格品质,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二、培养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相关措施
(一)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重视幼儿良好习惯教育活动
虽然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家庭教育,但是对于幼儿来说,父母仍然是“世界中心”。父母在幼儿0—3岁阶段是否通过正确的养育方式,让幼儿形成对外部世界的“原初信任”,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教师的信任程度[5]。很遗憾,留守家庭在这方面普遍做得不够。由于父母的长期缺席造成幼儿缺乏稳定的依恋对象,加之一些错误育儿观念的流传,如“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种种原因导致很多幼儿都非常认生,对同学和教师有明显的疏离感和羞怯感,很难建立起信任。幼儿不信任他人,这让教育游戏的开展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不参与,就有可能严重阻碍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
因此,有效开展幼儿教育的第一步,是帮助父母或其他抚养者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做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长重视幼儿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教师如果发现幼儿在习惯养成上出现了问题,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而不是批评教育,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根本就听不懂批评。对于家庭教育有问题的幼儿,应保持与其家长的联系沟通,建议家长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平时尽量和孩子多接触,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即使条件不允许,也应定期和孩子沟通,绝对不能对孩子表现消极态度,如大声斥责孩子、挖苦孩子、向孩子哭诉、在孩子面前吵架等。并且要求幼儿父母配合幼儿教师,帮助和鼓励家里的老人学习先进的育儿知识,提高对幼儿良好习惯教育的重视,在家里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园共育”。
(二)树立良好榜样,激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内需
在幼儿阶段的留守儿童,易受到罗森塔尔效应的影响,也就是幼儿会在潜意识里顺从权威者对他们的期待[6]。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班级中树立起榜样形象,并通过表扬、奖励等多种形式,不断在其他幼儿心中强化榜样行为的正确性,促进幼儿之间的广泛模仿。
例如,①小班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生活行为,培养幼儿形成健康行为规范。教师可在班级中进行评比,为纪律性强的幼儿颁发小奖章,将其塑造为本月或本周的模范生,鼓励其他幼儿积极模仿和超越。在实践中要注意罗森塔尔效应的弊端,如果一味地向孩子强调“你要学学别人”,就会对孩子形成负面期待。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把自己固化在一个“模仿者”的角色上,这会严重地阻碍孩子的自主发展,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教师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要在充分肯定孩子自主性的前提上,引导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用“你很棒,如果在做事情时像某某一样,就会更棒!”代替“某某很棒,你要加油!”这种暗藏负面评价的话语。②大班的幼儿对健康行为规范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知道和遵守。对于大班孩子,教师要为其讲解遵守健康行为规范的意义,让孩子理解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好处,对遵守纪律、健康生活、人际关系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要在纪律评价的基础上,加入对幼儿自我探索、人际关系方面的评价,让自我发展较为完善的孩子当“小班长”“小组长”。由于大班孩子已经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识,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小班长”尝试组织集体活动、帮助落后的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幼儿就会自发地进行模仿学习,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是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巧用周边环境,不断提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自觉性
幼儿园的生活场景布置大有讲究,《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环境、设施、活动材料的设计,要能够引发和支持幼儿的探索需求以及幼儿游戏的开展。对于幼儿阶段的儿童来说,一个安全舒适、渗透德育的生活环境是经验习得、自信建构、自我发展的良好基础[7]。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对园内各个活动区、各种教学玩具、功能性设施进行自上而下的整体设计,保证环境的安全性与探索性,以及玩具、设施的足量。对于设计主题要定期更换,在保证教育意图得到充分渗透的同时,保持新鲜感,提高孩子的探索兴趣。让孩子在自发探索中发现和学习,积累勇气和自我效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环境的创设中,除了要注意物理环境,更要注意心理环境[8]。心理场这个概念被普遍运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塑造氛围,可以创设出特定的心理环境,感染和引导每一位幼儿。让幼儿形成特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心理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幼儿在园内生活,就会自然而然受到感染,形成相应的习惯。孟母三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留守幼儿的家庭环境普遍较为简陋,心理环境又缺失了父母的角色,所以教师如何在幼儿园中塑造健康的心理氛围,促进幼儿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教师在根据心理场原理,结合积极心理学中“感恩日记”的教学技巧,在每天傍晚的分享会上,要求每个孩子说三件今天觉得感恩的小事。刚开始孩子参与度并不高,也不理解有什么是值得感恩的事,经过教师的引导,孩子明白了是别人帮助自己解决困难。一周后,孩子开始能够说出感恩谁、为什么值得感恩,班集体的氛围开始逐渐形成。一个月后,孩子们已经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要怎么报答别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集体对自己的接纳和帮助,在提高集体幸福感的同时,也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创设出了“感恩”的心理场,班集体中充满了文明友爱的气氛。受到氛围影响,孩子就会不断地提高社会化程度,积极地遵守健康行为规范,进而形成良好习惯。
三、结束语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儿童身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幼儿园教育处在儿童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对于解决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问题更是尤为重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留守幼儿创造出适宜的成长、教育环境,尽量弥补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一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