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航空科技智库建设机制分析

2021-12-30黄佳卉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研究成果管理机制智库

黄佳卉

(南昌航空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1 引言与文献回顾

新经济时代,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人才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源泉,智库作为决策的“思想库”与“智囊团”,越来越被重视。从微观层面看,智库是人才的培养中心,是思想的爆发地;从宏观层面看,智库不仅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为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谋与支撑作用。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和推动高校智库发展完善的要求。在政策利好环境的推动下,我国智库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已经在经济政策、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许多领域形成了专业智库,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虽然我国航空科技智库有一定的发展,但现阶段缺少高端航空智库,整体发展水平和国外高端智库相比存在差距,智库竞争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不高、人才队伍不强等问题都影响着智库的发展;而航空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建设航空科技智库是大势所趋,航空高校应该牢牢抓住机会、把握机遇。

智库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前瞻性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国内学者对高校智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不断丰富,但高校智库建设仍然存在发展困境,郭瑞(2016)探讨了我国高校智库运行机制的现状,从微观层面指出高校智库管理、筹资、协调、转换和创新机制都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1]。光磊(2015)在研究美国高校智库时,提出我国高校智库应该构建多学科开放性研究制度、灵活的人员管理制度、多渠道筹资机制、多方式推广成果机制[2]。任恒(2017)指出导致高校智库研究成果质量低下、影响力较小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的影响[3]。杜社会(2011)提出高校占据人才、信息、学科等方面优势,高校智库建设首先应该完善在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资金等方面的运行机制[4]。舒刚(2016)提出在大数据环境下,应从发展理念、战略定位、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推动高校智库的创新和变革[5]。李双雄(2018)等强调在高校智库建设在过程中首要的是突破思维定势、制度障碍、资源困境,解决资源整合利用、产业链对接、协同工作机制创建、智力成果输出等问题[6]。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已经对高校智库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集中在国外一流智库发展经验、高校智库建设困境与对策等方面;较少针对航空科技智库建设的相关研究,一般都是泛泛而谈,同质化研究现象严重,缺乏关于航空科技智库建设机制的相关研究。笔者通过分析高校智库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不足,以此为航空高校智库建设机制提供经验启示,并探索性地提出针对航空科技智库建设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2 高校智库管理机制现状分析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我国高校要“瞄准国家发展战略,推进高校智库建设”;在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递进式推动下,国内掀起了智库热潮。从质的角度来看,高校智库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发展潜力巨大;从量的角度来看,根据《全球智库报告2018》中统计的数据可知,中国智库索引收录智库机构达507家,位居世界第三,其中254家为高校智库,约为总智库的一半。高校智库虽然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势头猛,近年来呈井喷形势。其中2013年及2015年新成立的机构数量最为突出,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批示被视为新型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开端,当年新成立高校智库数量创新高为27家;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要求,引发高校智库建设的第二波热潮,新成立高校智库数量为15家。总体来说,目前我国高校智库已基本显现其发展优势,初步形成了发展集群,与学科建设进行深入的互动;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高校智库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调整完善。

2.1 组织管理机制

高校智库作为学术型研究机构,是属于学校的一个独立组织,在向学校负责的同时拥有较高的独立性。但是高校智库在发展上往往面临着“多重管理”,在人、财、物上享受不到充分的自主权。①政府作为高校智库资金的主要来源,高校智库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政府,阻碍了其独立性管理,不利于高校智库的长远发展。②大部分高校智库都实行学术委员会或董事会管理制,没有设立独立专业化的组织管理机制,而是依托于所属学院或学校的管理方式,这导致了高校智库无法跳出传统学术研究的局限,研究成果过于理论化、学术化,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因而对决策的贡献率较低。③部分高校智库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组织管理框架,没有构建分别针对研究职务和行政职务的两套管理体系。

2.2 人才管理机制

人才是高校智库的核心力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是高质量研究成果的思想源泉。我国高校智库在人才的招募、使用、考核和培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管理机制。①高校智库缺乏固定的研究团队,其研究成员大部分是各院系的科研人员兼任,人员流动性较大;高端智库专业人才匮乏,专职研究人员较少,缺乏多渠道的人才招募机制。②高校智库缺少专门的人事编制制度,研究人员单一且较为分散,任职关系不够清晰,影响人才引进,无法合理配置研究人员和非研究人员。③高校智库未形成规范的考核聘任制度和激励制度,无法保障相关人员和组织的利益、保证智库的有序运转和可持续的创新力。重理论、重数量的高校科研考核体系无法适应高校智库的发展,不利于调动高校科研人员从事政策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制约了高校智库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④高校智库没有对内部人员的专职培训,尤其是缺乏对政策分析和研究方面的人才的专业培养;没有安排专职人员与决策机构进行联合培训,参与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

2.3 项目管理机制

项目研究是高校智库工作的主要部分,也是经费的重要来源。①对于重大热点课题没有分类管理,许多高校智库纷纷投入人、财、物进行研究,但却造成了重复研究、资源浪费;而一些前瞻性、未来预期性的研究却鲜少投入。②我国高校智库内部缺乏完善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没有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优势进行专业定位、项目分类、自主研究,使得其难以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③项目的选择较为被动,难以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解决当下亟须重点热点关注,研究成果迎合政策,而不是影响政策为决策服务,整体创新力不足,不利于高校智库研究质量的提升及其品牌打造。

3 高校智库运行机制现状分析

3.1 资金保障机制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是保障高校智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也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①当前国内高校智库还处于单一化的资金来源,仅依靠高校财政拨款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项目拨款,依附性强且数额有限,对研究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限制;②缺少专项研究经费,企业、基金会及个人的经费资助在高校智库中少之又少,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高校智库的发展壮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高校智库的独立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制约高校智库在前瞻性长期项目上的投入。

3.2 资源共享机制

合作交流是共享数据和信息资源、提升研究成果显示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客观、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数据是项目研究质量的支撑和保障。①我国高校智库基础力量雄厚,但在获取最具时效的信息和数据资源方面高校智库凸显不足,无法推动高质量数据信息的有效生成和利用,信息不对称极大限制了高校智库作用的发挥。②我国高校智库呈分散零乱,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与其他智库、政府部门开展交流合作,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平台和交流渠道,因而资源无法共享,获取的资料信息不完善,研究成果缺乏实践指导性和操作性,导致高校智库难以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提供高水平的政策建议。

3.3 成果转化机制

影响政府决策、提高决策质量是智库的最终目标,而研究成果的推广、转化是其重要表现方式。高校智库要把其研究成果推向市场,要有独特的学术推广宣传机制。①高校智库滞后的研究成果转化机制,不利于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高校智库过于注重申请课题的数量,忽略研究成果的质量,导致研究成果转化的基础薄弱,动力不足;高校智库对一些课题的宣传不到位,无法引起政府的重视,其研究成果难以参与政府决策。②高校智库整体偏向学术研究,缺乏应用性研究,在数量丰富的智库成果中具有较强针对性、操作性的成果不多,成果本身的决策参考价值有限。③研究成果宣传平台单一,高校智库倾向于将研究成果以传统文字形式发表,如期刊杂志、研究报告和图书出版等,这种偏向于纯学术的发表方式,导致其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应用。

3.4 品牌影响机制

智库品牌影响力是智库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打造品牌影响力是智库关键目标。智库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推广其知识产品从而实现影响力的最大化而展开。①国际影响力小,在全球顶级智库综合榜单中,中国高校智库只有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和北大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两家入选“全球百强智库榜单”。在国际智库交流中,中国高校智库缺少机会宣扬其研究成果,导致国际话语权减少,国际影响力难以提升。②社会影响力小,根据上海社科院从六个维度撰写的《2018年中国智库影响力报告》的研究成果得出,我国高校智库在专业排名上占据优势,但只限顶尖高校,其他知名度较弱的高校难以获得重视,其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影响也无法显现。

4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建设航空科技智库既是对我国现代智库建设国家战略的积极回应,也是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和内在要求。高校智库人员的复杂性、学科的多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对航空科技智库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挑战。高校智库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之间相互制约和影响,共同构成高校智库建设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效合理的管理机制是高校智库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灵活有序的运行机制推动高校智库管理机制的规范完善。当前我国高校智库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设计与完善方面要加以重视,以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探索航空科技智库的建设路径。

4.2 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主要研究结论,探索性地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完善管理机制,激发航空科技智库进行航空技术、航空产业等相关研究的内生动力。①构建一套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航空科技智库的独立性管理;优化航空科技智库的组织结构,使内部管理模式化。②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合理配置高水平科研队伍;注重人才的多样化,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产业经济人才、航空制造技术人才等,进行跨专业的联合研究;拓宽智库人才选拔机制,改进成果考核和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旋转门”作用,形成高端人才交流互动机制。③加强顶层设计,建设项目管理机制,航空科技智库选择研究项目应根据自身专业定位,彰显航空科技智库的影响力;研究项目之间需要具备相关性,积极争取政府或企业相关性高的项目进行研究。健全运行机制,提高航空科技智库的运行水平和质量。①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充分利用政府在科技研究等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基金会及个人对航空科技智库投入;②构建合作互动网络平台,推动航空科技智库之间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优化组合航空高校之间的信息资源,形成航空科技智库联盟;拓宽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渠道,建立信息数据共享程序。③完善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设立研究成果质量标准和评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率;扩大咨询政策研究、应用研究,实行市场化运作,让研究成果具备实用性;拓宽成果传播渠道,利用新型媒体增加传播度和影响力;搭建决策咨询成果的公共发布平台,规范统一发布流程。④打造航空科技智库特色品牌,扩大知名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管理机制智库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十大基础研究成果
病害高发、无药可医,究竟为何?诺伟司创新研究成果助力鱼虾尽情吃、纵横长
民居智库
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十大基础研究成果
民居智库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加强管理机制创新 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