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语境下国家认同危机及其解决路径研究
——评《国家认同建构:基于民族视角的考察》

2021-12-30杨秦文

科学决策 2021年6期
关键词:政治学归属感危机

杨秦文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甘肃兰州 730000)

全球性经济、文化、政治让我们感受到全球化具有的变革力量。一方面,不管愿意与否,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甚至个人,都与全球化发生紧密关联;另一方面又创造出很多新的分裂形式导致认同危机。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内部的团结与社会稳定依赖于社会成员对它的高度认同。国家认同是指人们对自己国家归属的认知及情感取向,对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事实证明,现代国家认同之形成乃民族国家合法性逐步确立之过程,人民的国家认同为国家提供合理性、正当性论证。

《国家认同构建:基于民族视角的考察》一书由暨爱民独著,于2016年12月经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从民族视角探讨和分析国家认同建构的专项论著。从狭义上来讲,可以将国家认同评价为国家的归属感和情感取向,简单来说就是国人对国家的自觉,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国人无论是否在国土上均具有国人的自觉,思考问题永远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广义上的国家认同则包含国家归属感、情感取向,以及对国家政策、国家文化、国家经济、国家政治的认同,是对一个国家的全面肯定、认同和维护,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国民对国家组织、文化、政策、体制,甚至国家元首的认同。国家认同对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是构成国家组织的基础,是凝聚民族向心力、国家凝聚力的前提,当国民丧失了国家认同时,国家就会陷入分裂的危机之中,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文化危机,甚至演变成直接的暴力冲突,如中东地区的很多恐怖组织、宗教极端主义者诞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认同的缺失。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国家间交流日益密切,这种交流是贯穿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多个领域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会互相渗透,从而引起文化渗透、文化覆盖的现象,这会导致国家认同的降低,引起一系列的文化问题、民族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认同的现状展开研究,对当代国家认同危机进行解读、对国家认同危机的解决路径进行探索,以规避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问题,从而更好地凝聚民族向心力、培养国民国家归属感,使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团结。从内容上看,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主要探讨了“什么是认同”、“什么是民族认同”两个问题;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采用理论和实例结合的形式探讨了“民族认同的特征、特点、发生与作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内在联系”、“国家认同的构建和演变”、“国家认同的作用”以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协调与同调”;第三部分则为本书的核心部分,结合我国国民国家认同现状探讨了“如何将民族认同发展为国家认同”、“如何从公民身份认同发展到国家认同”,同时剖析了我国国家认同的危机和隐患,结合我国国情总结了如何增强国家认同的措施。从整体上看,全书以国家认同理论研究为切入点,采用民族认同的视角探讨国家认同的构建,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总结了培育国家认同的有效措施,对我国国家认同现状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主要特点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系统解释了国家认同的概念及内涵,揭示了我国国家认同的特征。国内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因此我国学术界急需对国家认同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以明确国家认同的特征、特点和内涵,为该领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特·罗森保姆认为“国家认同就是政治认同,是一个人在感觉上认为其属于什么政治单位,这个单位包括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团体等,属于主观意识上的一种认知,当其具备国家认同时其会自觉地将自己认定为该单位的一份子,愿意为该单位的发展和壮大贡献力量,愿意在该单位中任职和极尽责任”,威尔特的这一论点是基于美国国情而言,与美国各州相对独立的环境有关,但整体上的认知是具有普遍性的。《中国大百科·政治学卷》基本沿用了这一观点,只是将范围限定为国家,正如本书中所说“国家认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表现为其对政府、政治的信任态度,对政治统治的信任、理解、赞同与支持,也表现为与国家整体相符的意识形态”。

(二)阐释了国家认同的发生和作用,揭示了国家认同和国家安全的内在联系。作者在本书中指出,当下最容易危及多民族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中,国家认同是最关键、最重要、最具迷惑性的变量。从现实角度来说,国家的发展存在两方面危机,即内忧和外患,当下国际环境较为和平,我国又是一个典型的爱好和平的国家,几乎不存在国际上的争端,因此我国的国家安全在“外患”这一层面上无严重问题。但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习惯,甚至很多少数民族有其独有的语言、文字、信仰、价值观等,而国内的实际情况也表明了我国各民族在国家认同上是存在差异的,具体表现为其对国家的归属感、国民的身份感。如新疆、西藏地区有部分宗教分子在国家归属感上存在偏差,这些人缺少国家认同,对国家缺少忠诚、热爱和支持,更不要说为了国家建设而奉献力量,甚至在生活中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还抱有抵触与排斥情绪,这些都是国家认同缺乏的表现。当其具备国家认同时,上述的种种问题均可避免,能够有效解决“内忧”的问题,使党和国家能够全心全意发展经济、发展文化。

(三)立足于民族政治学,开辟了民族政治学领域国家认同研究的路径。我国民族政治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因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大多数专家和学者是从心理学角度对国家认同问题展开研究,国内的很多论著也是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国家认同的作用机制、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民族政治学角度的国家认同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从理论上来说,国家认同属于主观上的情感认知,因此将其纳入心理学研究范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国家认同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并不局限于心理领域,还表现在政治、民族、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单纯地用心理学研究并不能精确地描述国家认同的特征,因此我们需要从多领域、多角度对国家认同进行剖析和解读,从而找到更深层次的国家认同危机产生原因、作用机制、影响效果,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最合理、最科学、最有效的国家认同危机解决方法。

(四)系统探讨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内在联系,从民族政治学角度探讨了我国国家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我国自秦朝开始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生长环境,不同民族对国家的态度必然存在差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国家认同就是民族认同,多民族的认同构建了我国的国家认同,因此我国国家认同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1、族群或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汉族族群、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族群、文化之间的天然矛盾和冲突。2、国民身份认同与公民权利缺损,有些少数民族、宗教分子不认可自身“中国人”的身份。3、领土认同危机。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台湾地区,受历史因素影响,台湾地区许多人在领土认同上存在偏差。

(五)从我国实情出发,探讨了国家认同的构建机制。本书的核心部分为第三部分,作者基于经验、国情、民族政治学理论分析了我国国家认同的构建机制,整体上可概括为以下几条路径:1、推进民族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化,经过两千多年的交流与发展,我国已成为多民族统一的整体格局,各民族不仅在生活空间上交叉,在经济、文化、习俗等领域也存在交叉,文化、习俗、经济的交流与融合,这是民族认同的表现,可以以这种民族认同为基础,逐步将其转化为国家认同。2、我国有较为完整的户籍管理制度,公民有个人的公民身份(身份证)且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使用,这是一种形式上的身份认同,可以以之为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国民的身份认同,从而转化为国家认同。3、我国国家认同的关键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认同,即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归属感和责任感。根本措施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利用好教育的传承作用,改变一代又一代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培养其对地区、对民族、对国家的归属感,最终实现全民族的国家认同。4、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使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消解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提高民族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最终转化为国家认同。

当前,国家认同危机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尽管不同国家之国家认同危机或有不同表现,但最终都落实到政治层面上。故国家认同危机根本上即为对国家政治系统认同之危机,加强各族民众对国家政治制度之认同,乃克服国家认同危机之根本。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文化上的融合,但民族特性或认同不仅不会消失,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民族成员对自身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为此需要加强身份认同的调整、解决领土认同的纠纷,尤其是要加强教育的改革与优化,通过多样化的措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国民的心理情感特征,使其信任国家、依靠国家、支持国家,从而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基本格局,构成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培育坚定不移的“中国人”。

综合所述,本书较为系统地从民族视角下探讨了国家认同的概念、特征及建构策略,同时结合我国现状分析了民族视角下国家认同危机的几种表现形式,对我国国家认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书适合作为民族政治学教科书使用,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资料参考,适合广大政治学、文化史、民族心理学、民族政治学研究生和学者阅读和学习,也适合其他跨专业爱好者阅读和学习。

猜你喜欢

政治学归属感危机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西学东渐”时期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刍议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