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科护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温度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30侯继丹

全科护理 2021年14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案例温度

侯继丹

课堂是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课堂中的每一个个体,无论是知识的熟练掌握,还是问题的深入探究,离开了情感都是不可能实现的[1]。如何营造适宜的具有情感温度的课堂是每位教师在走入课堂之前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师更需要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充满情感温度的课堂,因为护理行业是一个可以读懂生命的行业,护理行业文化就是传承和发扬救死扶伤、关爱生命、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更应该具有情感的温度,培养护生坚定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外科护理》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现通过实践研究在《外科护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的温度,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为护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生动的范本,有助于提升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 课前感化

1.1 医教融合,形成团队合力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2]。来自临床一线的兼职教师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每天都会接触到生动的临床案例,共同参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提供具有情感温度的临床素材,我校《外科护理》课程教学团队共有16名教师,其中6名来自临床一线,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可以发挥专业特长,将临床实践与理论教学很好地结合,使教学与临床脱节矛盾得到解决[3]。通过每周1次的集中教学研讨,专兼职教师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或者是专职教师深入临床一线进行专业实践,共同研讨教学改革,形成团队合力,协同育人。

1.2 案例收集,挖掘情感素材 对于情感教育课堂,朱小蔓等[4]指出,“在核心问题的设计上立足于对学生情感的理解、认知的尊重,精心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最紧密、学生求知欲望最强烈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生长、应用、提升、创新,助推课堂深度学习”。有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加强了企业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5]。因此,我们在案例收集中产学研合作,源于临床实际,贴近学生的认知,结合《外科护理》专业教学实际需求,充分挖掘临床现实中具有情感温度的素材,将之应用于教学设计中,将学生带入临床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1.3 精心设计,追求润物无声 传承我校文化精神,秉承“护爱生命 修身明理”的校训,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文素质目标定位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具有职业原始感恩心、生命原始悲悯心和精益求精技术匠心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外科护理》教学团队认真领会学校文化内涵,结合专业教学需求,设计了真心、细心、耐心、爱心、热心、仁心、同情心、精心、恒心和责任心的“十心”教学案例,精心选择能够渗透情感温度的又能够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能够感化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2 课中内化

2.1 案例导入,激发职业情感 长期以来,案例教学以其鲜活生动的教学方式 成为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与赞许[6]。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未来护理从业人员的预备军,他们对职业的情感和态度影响着在校阶段对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认同感[7]。因此,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未来职业情感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课前精心准备的案例导入课堂教学,营造具有职业情感温度的良好氛围,激发对未来从事护理职业的良好情感。

2.2 潜移默化,内化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人在社会中所需要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个人综合能力的内在体现,也是职业道德所要求的核心素养,是在医学领域医务人员应确立的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想和信仰,即在任何情况下,医务人员要始终坚持的医学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8]。我们在《外科护理》课堂教学中始终将培养护理行业所需要的职业精神作为永恒的教学目标,通过情境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护理行业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在富有情感温度的课堂中感染着学生。白永宏[9]在科研课题“护理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高度融合的研究”成果表明,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提倡课程思政,积极运用贴近临床的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营造逼真的职场环境,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培养职业精神的教学目标,这与我们的教学课题研究成果一致,职业精神是护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10]。

2.3 环环相扣,升华职业情操 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中,力求做到环环相扣,不断升华职业情操。当然,在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个体,会有不同的表现,会出现与预设情境不一致或者相反的结果,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学会灵活应对,引导学生产生正向的情感。正如钟芳[11]在“教师关切情感的逻辑及其实践途径”一文中指出“在活动实施中,对课堂生成的处理,教师表现出充分的尊重、信任、欣赏、关怀的情感和支持、引领的行为”。从案例导入教学开始,到教学内容的讲授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小结等都充分考虑如何渗透职业情感教育,不断升华,促进同学自觉养成护理行业所需要的职业情操。

3 课后深化

3.1 作业拓展,深化职业内涵 教学过程除了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以外,还要高度重视课后环节,我们布置课后作业时改革传统的以知识复习为主的形式,将课后作业进行拓展延伸,形式多样,根据教学内容,有时是完成一张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海报;有时是模拟练习,在模拟情境下完成对某一病人的心理护理,将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有时是完成临床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及小组评价时将对职业内涵的理解把握作为考核评价指标之一,是否体现了护理职业的核心内涵,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懂得关爱和服务病人,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职业精神发扬光大。

3.2 巩固提高,提升职业素养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尽早接触职业素养教育对于护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态度有积极影响[12]。因此,我们在《外科护理》课程教学中早期渗透职业情感教育,在课后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加强沟通交流,共同谋划具有职业特点的第二课堂,如到老年福利院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到医院参加志愿服务,完成力所能及的爱心服务。已有研究表明,职业素养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加深他们对行业的理解,提高抗压力和职业认同感,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13]。

4 小结

无论知识的真正掌握,还是心灵的丰富都离不开情感的温度。具有情感温度的课堂,首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具有感染力的教师,情感具有感染的特性和动力的功能,因此要想学生富含情感,只有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自信的态度发出光和热,营造正向的课堂情感场。我们的实践成果表明,课前通过医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14],挖掘具有情感温度的教学素材,精心设计体现护理行业职业精神的“十心”案例;课堂中应用案例导入,激发职业情感,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内化职业精神,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不断升华职业情操;课后通过拓展延伸,深化职业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提升职业素养。这样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对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员具有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案例温度
一张票的温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停留在心的温度
中职学生外科护理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探析
OSCE在外科护理实训考核中的应用和分析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