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利用率

2021-12-30王继顺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7期
关键词:阅览室馆藏利用率

仲 芳,王继顺

(1.辽宁大学 图书馆;2.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快速阅读的兴起,期刊以其言简意赅、持续出版、实时更新的特点,能及时让读者了解专业知识信息,获取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最新研究成果,在科研、教学、写作、学习等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信息来自期刊。

高校图书馆是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的学术机构,是校内最大的文献信息中心,以满足在校师生及科研人员的教学科研需求为首要任务。因此,具有学术权威性和科研指导意义的期刊便成为图书馆典藏的重点,也应该成为阅读推广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图书馆的借阅重点绝大部分都在图书,少有触及的期刊也都是电子期刊,纸质期刊常常被忽略甚至被遗忘。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提高纸质期刊的利用率。

1 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利用现状分析

截至2020年8月13日,以CNKI文献数据为基础,按“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676篇。其中,以“纸质期刊利用率”为主题的有46篇。对其案例院校、院校类别、院校所在地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详见表1),发现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利用率低是普遍现象,且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

1.1 时间跨度大

从1994年1月1日-2020年8月13日16年间,对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利用率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且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这说明,传统纸质期刊利用率低这一问题一直延续至今,长期存在且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1.2 涉及范围广

从所列举的案例来看,全国19个省35个市的46所高校图书馆都存在纸质期刊利用率低的问题。涉及华南(广东、广西)、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华中(河南、湖北、湖南)、华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北(陕西、新疆)、西南(重庆、云南)多个地市,不管是较为发达开放的东部地区,还是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都存在此问题。

1.3 高校种类多

案例中的高校有综合性大学,有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师范类、财经类、政法类大学,有高职类专科院校,从985、211,到双一流建设高校,再到高职高专等职业技校。各个院校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科研水平不一,办学层次各异,但纸质期刊利用率都不理想,有待提高。

2 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从表1不难看出,纸质期刊利用率低主要受纸质期刊馆藏资源、管理服务模式、电子期刊的兴起、读者阅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2.1 馆藏期刊结构不合理

纸质期刊资源过多追求多而全,没有充分照顾到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与读者阅读需求不相符。致使更多的纸质期刊无人问津,而读者真正需要的却没有馆藏。即使订购的期刊也因运输、保存不当而出现缺刊、损刊现象。这种供求矛盾使得纸质期刊日益边缘化。

2.2 管理服务模式不科学

期刊排架、阅读区域设置不科学。给读者期刊查找、阅读造成困扰。期刊装订时间过长,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阅览室阅读环境有待提高,书架桌椅老旧,不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期刊阅览室的开馆时间相对较短。到馆进行纸质期刊阅读的时间地点受限,不能充分满足读者随时随地阅读的需求。

2.3 纸质期刊阅读推广不到位

读者对期刊阅览室馆藏不了解不熟悉,不选择到馆阅读。深层原因就是图书馆期刊阅读推广不到位。韩卫红、宗文哲在其2020年1月刊发的调查分析论文《“双一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调查分析》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对期刊资源的推广不够重视,无论从推广的图书馆数量还是内容来看均显单薄”[1]。

2.4 电子期刊的运用逐渐改变读者的阅读方式

电子期刊作为数字化信息化的产物,有其易存储、好检索、信息量大等优势。大部分纸质期刊都有相应的电子期刊资源。读者多数情况下会选择电子期刊阅读代替纸质期刊阅读。据统计,电子期刊的利用率高达90%以上,纸质期刊利用率却逐年下降。虽然纸质期刊利用率低,并不全是电子期刊的兴起引发的不良影响,但是电子阅读正在改变读者的阅读方式。传统的纸质期刊阅读由于受阅读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逐渐被遗忘。

3 有效利用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的对策

3.1 优化期刊馆藏结构,打造期刊馆藏特色

科学的期刊结构必定是符合高校实际的,涵盖范围广,突出重点学科,种类多而全还具有可持续性。以学术期刊为主,科普类、文娱类期刊为辅。①摒弃原有相对滞后的期刊订购观念,紧跟学科前沿,明确掌握各学科的核心期刊,并以此为基础向普通期刊拓展。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分析学科教学现状,考虑师生科研需求,整合师生阅读意愿,进行充分调查后,对核心期刊进行优化增删,制定初步的期刊馆藏目录。再征求相应专业的权威专家进行审定。③完成科学合理的期刊馆藏目录。多校区的学校还要考虑各个校区间馆藏目录的不同。期刊馆藏目录的学校特色、校区特色才能体现出来。该目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紧跟学科发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按照每年的借阅利用情况实时更新,不断修正,使之最大程度地符合本校各专业各层次读者的需求。

3.2 提高期刊上架效率,合理规划期刊典藏

需要上架展阅的现刊,第一时间放到期刊阅览室。根据科学合理的刊架布局,及时进行分类、编号,在期刊阅览室上架并持续更新。阅完后的期刊及时归架,以保证循环流通,还要注意避免错架、乱架以及人为造成的污损和缺失,对缺失的期刊及时增补。这样读者随时可以借阅最新最全的纸质期刊。需要装订典藏的过刊,及时装订存入密集书库,精心保存,避免破损。这并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为后续读者的查阅做好准备,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让有需要的读者参观密集书库,比如刚入校接受入馆教育的新生或密集书库的研究人员等。值得注意的是,密集书库与期刊阅览室的距离应尽量缩短,以便于读者进行查找利用。无须装订的过刊,暂时存入临时存放室,以备日后取用。

3.3 划分主题空间,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目前,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绝大多数是开放式格局,以大为优且没有明确的空间划分,有的甚至整层楼就是一个期刊阅览室。其实,期刊阅览室,并不是越大越好,合理的阅读空间划分反而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划分主题阅读空间。将期刊阅览室按照不同期刊种类划分成不同风格的阅读主题空间,例如学术类期刊设为庄重典雅区,文娱类期刊设为清新文艺区,交换类期刊设为现代简约区等等。

增设独立讨论空间。读者可以预约讨论空间,开展小型的学习研讨,还可以借用馆藏纸质期刊进行演示讲解,随时交流阅读心得。充分利用馆藏纸质期刊资源。

开辟期刊展览区。进行新刊展览或专题期刊展览,适时推送专题期刊。比如在各个考试季推送考试类相关期刊,“在实体空间展示就业、考研、公务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英语美文等方面的期刊及相关文章,方便读者查阅学习”[2]。或者在开学季、毕业季以及各个节日、纪念日时推送不同类型的期刊。

优化空间布置,使阅读空间清新雅致,满足不同的阅读风格。从期刊展架的布局、阅览桌椅的样式,阅览台的高度,到架标、刊标的样式,再到窗帘的色调,盆景绿植的品种,灯光的投射角度,壁画的图案等等,每一个小细节都需要精心设计,都彰显服务工作的质量。如讨论区域的桌椅可设为小圆桌或者稍大的会议桌。

3.4 规范期刊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设立学科馆员,开展学科服务。对不同阅读主体如各学院专业师生进行相应的学术期刊推送,帮助解决期刊检索、资源查找等问题,助力科研,服务教学。采取借阅登记,收集相关信息。将读者借阅信息及时留存,如姓名,学号/工号,学院,阅览期刊名称,阅览目的,阅读心得,以便后期分析反馈,及时调整优化服务。延长阅览室开放时间,合理适度的延长开放时间,使读者有更多自主选择的借阅时间。合理选择装订时间,缩短装订周期,降低装订给借阅造成的影响。选择读者期刊利用率低的寒暑假进行下架装订,减小装订给读者带来的不便。实行期刊荐购[3],每年对学校师生专业科研的学术期刊、读者心仪的期刊进行统计、筛选、规划,丰富期刊种类,优化期刊结构。

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读者的阅读体验,不断调整工作方法。

3.5 合理借助电子期刊,发挥纸质期刊优势

在纸质期刊阅览室,增设电子硬件设备。在阅览室门口放置电子期刊阅读机,滚动播放馆藏纸质期刊导览。在阅览室内提供无线WiFi、移动终端,读者在阅读纸质期刊的同时,可以随时上网查阅相应电子资源。把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资源数据库联系起来。读者在线上阅览电子期刊时,会收到相关馆藏纸质期刊的推送。点开推送会链接到馆藏纸质期刊导览信息,记录有每本期刊的详细资料。为师生的日常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参与、论文撰写与投稿等提供信息服务。

3.6 加强宣传力度,开展纸质期刊阅读推广

利用虚拟网络,借鉴图书阅读推广活动方案,进行期刊宣传推广[4]。在图书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号、抖音号、头条号等平台发布期刊阅览室动态,实时更新馆藏期刊信息,预告期刊推广活动,为读者提供便利。开展每月荐刊、主题刊展、每月或每学期评选阅读之星,馆藏期刊阅读打卡,期刊知识竞赛等等。借鉴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冷书榜,开展冷门期刊荐读,提高冷门期刊利用率;借鉴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书小白养成记”活动,开展“期刊阅读零突破”活动,引导那些从未阅读过纸质期刊的读者,走进期刊,阅读期刊。

设立纸质期刊阅读推广人,建立线上纸质期刊阅读交流群。阅读推广人可以将期刊的特点、内容、研究方向、纸刊馆藏位置、实拍照片、读后感等等介绍推荐给本专业、本学院的师生,加强互动学习,充分发挥引导阅读、推广阅读的积极作用。

开展纸质期刊交流活动。开辟一个纸质期刊阅读交流空间,利用馆藏纸质期刊,定期举行期刊交流研讨。也可以邀请该刊的顾问、主编、编审、刊发作者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与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结合起来,提升读者的科研能力和信息素养。这就自然而然地加大了纸质期刊的宣传力度,又提高了纸质期刊的利用率,在促进了读者对纸质期刊的阅读的同时,更为在校师生提供了更全面深入的科研服务。

开展过刊展览,对过刊进行专题排架展览,或参观密集书库,让读者了解并学会利用过刊。进行过刊漂流,把过刊放在指定位置进行漂流,读者可以自行登记借出,相互传阅,让有需要的读者进行充分阅读[5]。实施过刊捐赠,有选择性地将过刊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学校,为纸质期刊找寻更多的读者。这本身是对纸质期刊的阅读推广,也是对偏远地区读者的馈赠,也是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知识的交流。

4 结束语

当然,这一系列的措施都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和强大的工作团队,才能真正付诸实施。高校图书馆在提高纸质期刊的利用率上有诸多优势。①权威的学术指导。高校图书馆所依托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专家学者云集,在阅读指导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为读者的期刊阅读提供专业的学术指导。②浓郁的学术氛围。高校图书馆学术氛围良好,在校师生的人文素养较高,又有明确的教学科研需求和学习工作规划。加之高校工作的周期性,都有利于纸质期刊阅读推广活动的持续性开展。③特殊的服务对象。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师生,工作学习时间相对自由,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校内图书馆就成了阅读的主要阵地。这就为到馆阅读纸质期刊提供了可能。④专业的服务团队。高校图书馆对馆员要求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服务能力。可以为读者提供科学的服务。开放的服务模式。开馆时间长,一周7天,每天早8点到晚10点,保证每天长达14h的开放时间。有的还设有24h阅览室,提供自助借还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纸质期刊利用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需要长期实践不断优化。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我优势,真正优化馆藏资源,提高服务质量,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期刊阅读推广,才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让读者真正体验到纸质期刊带来的别样阅读体验。

猜你喜欢

阅览室馆藏利用率
馆藏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利用率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