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表现技法课程纵向教学改革研究

2021-12-30

科学咨询 2021年2期
关键词:马克笔空间感技法

韩 璐

(湖北工程学院建筑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一、研究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表现技法课程是建筑专业美术教育体系中最为实用的课程,课程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作为支撑,同时又需要有足够的审美品位通过美术表现的形式来承载建筑之美。从课程体系上而言,表现技法是一门美术教育课,因此对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艺术表达是有一定要求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学生对艺术的敏感度与好奇心,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美、构建关于建筑的美学体系及应用法则,通过吸收高质量作品而提升自身的美学素养。建筑本是艺术中的一部分,越是有灵气的作品越是考验设计者对美的理解,有了较高的审美意识就会有美的建筑创作,这是需要所有建筑学者终身修炼的一门课程。

(二)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表现技法是所有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必备的基础技能,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一是速度,二是灵活。无论是在校研读的学生还是已在职场奔波的专业人才,大家讨论切磋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手绘,设计师可以一边讲述一边用手绘表现的方式快速而又准确的向对方传达设计的构思、理念、设计意向等,极大的提高了沟通的效率,也体现了设计师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于绘画的人而言手的灵活度应该仅次于大脑,我们用手制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大脑与手反复调整、推敲的过程,这是电脑制图无法替代的,很多优秀的作品他们的草图以及沟通图纸都是抽象概念的,概念式的表达为设计后续的发展提供很多的可能性。因此手绘表现越强的人沟通能力越好,设计出来的作品也会越生动。

(三)帮助学生创建空间感

空间感是人构建空间的基本能力,能帮助我们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为我们创建空间提供依据。我们每个人的空间感都不相同,作为建筑学专业人才,空间感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因此帮助学生创建空间感是非常有必要的。创建空间感需要我们刻意练习,强化自身感知系统,通过不断的观察与实践加强大脑对空间的认知,表现技法有助于我们把感性的空间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图纸表现。因此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刺激我们的大脑感官,从而深化学生对空间观念的认知和体验,帮助学生做到手脑合一。

二、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表现技法内容局限

通过实践调研及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表现技法课程内容以马克笔表现技法为主。马克笔表现技法表达方式单一,运用手法简洁,使用起来方便又灵活,但在表现建筑细节以及空间感塑造上,马克笔表现技法很难深入达到建筑图纸所需要的效果。表现技法课程内容局限主要原因在于课堂时间不充裕,课时以内很难将所有技法都深入学习,再加上马克笔表现是当今建筑快速表现的主流,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以马克笔技法为主,若没有较深的专业基础作为积淀,要将马克笔快速表现技法学好也是很有难度的[1-2]。

(二)纵向课程联系不够

在表现技法课程以前课程体系安排有美术基础课程,其内容包括素描、水彩及速写。素描以临摹基础几何体和景物为主,写生的课时较短,课程深度不足以解决学生对建筑风景类的表达。水彩多以建筑表达为主,但是因为缺乏最基础的色彩练习导致学生只能一味地模仿而不能真正地吸收关于水彩的基本理论及表现技法。速写多以临摹为主,且学生经常会把速写与快速表现技法弄混,不能真正按照速写的方式绘图,在绘图过程中学生多以学习笔法为侧重点,对图面的处理及空间感的营造是没法整体控制的。从这三类基础美术教学中可以看出,每一门课的内容都相对独立,课程与课程之间缺少联系,导致学生要在不同的课程中转换,从而难以形成系统的美术知识体系。表现技法课程之后是建筑专业类课程,表现技法在课程中的运用多以交流沟通为主,除低年级以外大多设计课程都以电脑制图为成果表现,因此表现技法课程在后续课程安排中运用不足,这也是导致该课程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

(三)纵向课程实践不足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使用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学生搜集资料、整理笔记、构思草图、创建模型、展示设计等都可以直接在平板上完成,课堂的每一步都可以转化为信息保留下来,从而变为无纸化教学。学习与思考过分依赖于电子产品让学生使用手绘制图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样的学习现象其实并不适合于建筑学专业的学习。建筑本是一种艺术,艺术思维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良好的绘画基础对于把握建筑的感性因素非常重要。艺术需要亲力亲为,建筑的艺术美学以及人文属性是当代建筑的核心,也是我们教育中最缺乏的品质。动手能力不足会直接影响建筑作品的质量。若表现技法不能融于纵向课程中进行实践应用,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将会被动而机械,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课程改革策略

(一)扩展表现技法内容及课时

表现技法所涵盖的技法手段不只是马克笔表现技法这一种方式,学科之间联系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所涉猎的美术基础不足,训练内容不够广泛,教学实践不充分而导致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拉长学时,扩展表现技法教学范围来加强课程之间的练习,把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联系,加强横向沟通和纵向链接,将表现技法课程做一个长期的追踪式教学,给学生慢慢吸收和理解的机会,潜移默化地让美术教育真正地融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绘画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扩大练习范围、拉长练习时间,更易于学生接受和应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有多种方式和途径表达设计构思,从而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纵向课程联系

纵向课程的联系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调整,一是加设创意课程或实践课程,二是构建满足纵向课程要求的设计任务体系。通过基础美术学习之后,我们可以加设创意美术课程,通过创意美术创建学生艺术思维,帮助学生扩展设计思路,并通过创新课程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转换为设计语言和表达形式,让学生多探索多实践,利用多种表达巩固知识、加强审美意识,为表现技法提供一个多素材、多技法的综合训练。实践课的加设主要是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希望把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课程进行转化,将基础练习升级为以建筑为主体的训练课程以及写生实践课程。构建设计任务体系是可以尝试将纵向课程任务打包,以相对固定的训练任务为背景联系多门课程进行联合设计训练,让学生从整体规划到细节设计、从基础设计到工程施工、从建筑形体到结构材质选择都能以一个项目为依托深化学习,从而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建筑学课程体系,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加强纵向课程渗透

为加强表现技法的实践环节,在保证不影响纵向课程进度的前提下加设快题设计环节或组织创意表现竞赛。快题设计主要以训练项目为背景、以表现技法为手段,在加强学生表现技法实践运用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梳理设计脉络、总结设计技巧,对学生主动学习思考起到推动作用。创意表现竞赛表现形式不限,鼓励学生多动手,以多种手段为媒介综合表达设计概念和效果,着重关注学生的制作过程,将设计手段与设计课题相结合,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更全面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表现技法是学习建筑的基础绘画技能,课程的安排及落实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生升学就职的应用,本文通过提出加强纵向教学改革来促进表现技法在各个课程中的实践应用,从而加强表现技法课程的深入与落实。

猜你喜欢

马克笔空间感技法
手绘技法表现
冥想
中国画技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作品一
范小青《城乡简史》叙事手法探析
点、线、面构成在版面编排设计中的应用
谈装潢设计中的版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