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时期育人视阈下大学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

2021-12-30渠孟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服务体系立德

渠孟璟

(河南大学 图书馆,河南 开封 475001)

当前,我国多次强调了文化育人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我国历代教育一直共同遵循的文化传承,是人才培养的精髓,党的十八大报告即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1]。大学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的“文化中心”,更是传播校园文化、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服务基地。为此,大学图书馆必须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传承与育人使命,积极探索育人实践,加快构建大学图书馆育人服务体系。

1 构建多元的服务体系

1.1 构建大学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

笔者认为,应当从根本入手,先确立大学图书馆的文化育人服务理念,着力提升全体图书馆员的文化修养,逐步构建起“以人为本”的文化服务体系。大学图书馆作为传承文化、宣传思想、促进各种技能及能力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教育基地,应当时刻洞悉我国本土文化发展方向,以及现阶段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正面积极影响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积极传播新时代下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培养和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图书馆可以利用馆内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场馆资源,为全校师生提供、组织并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创立文化服务中心,鼓励大学生主动获取经典文化知识,开设饱含文化内涵的阅读活动等,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洗礼,陶冶大学生情操,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进而不断提升其品德修养。

1.2 打造科学化管理的互联网服务体系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平台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开始慢慢实现向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的转型。大学图书馆应充分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升级图书馆资料、文献及信息的存储功能,合理拓展并开发大学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及时拓宽和丰富有效的资源信息数量,不断优化大学生读者的信息使用,为大学生们提供便于互动交流、资源畅通、方便快捷、易于学习和分享的互联网信息平台[2]。

1.3 建立创新型学科服务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满足全校师生的阅读需求,在有效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应用实效的同时,更能突出体现大学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能力。学科服务体系必须坚持“以全校师生为中心”的原则,图书馆应先进行前期的调研分析,在调研中及时掌握师生的应用需求,使得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前大学图书馆的资源环境和互联网技术,制定学科服务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负责人员要随时跟进,对具体方案进行反复核定,切实保障创新型学科服务体系的可行性,力争通过创新型学科服务体系的建立,为提高本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更具专业性的信息服务[3]。实践证明,以读者服务为根本、以智慧服务为抓手的学科服务体系,为在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智力支撑,极大地提升其文化修养,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必然需求。

2 图书馆“育人”+“服务”的实现路径

2.1 提高馆员育人服务理念

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完成本岗位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身育人服务理念,不断改进和提升育人服务水平。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图书资料的种类增多,分类变细,包括各个专业学科分类也变得越来越细,不同学科出现交叉发展趋势[4]。所有这些都促使大学图书馆员们要及时接收更新信息、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以便为大学生读者提供最优质的育人服务。

2.2 提升馆员自身的业务水平

可以说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图书馆各项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关乎图书馆“立德树人”育人服务功能能否真正落实并实现。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及服务理念会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因此,图书馆员应该在加强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还应注重自身的文化及品格修养,具有一定人格魅力,做到言谈举止得体、工作作风严谨,在与大学生读者的互动交流中形成一种积极美好、和谐向上的服务氛围,构建无形而有力的人文环境,如春风化雨般,激励大学生为了理想而努力前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不断激发其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

2.3 开创网络育人服务空间

信息时代、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涌现,大学图书馆需要与时俱进,善于把新技术应用于资源建设、创新服务以及阅读空间提升改造中,积极探索大学图书馆新技术与育人服务有机融合的服务空间。在育人方面,主动开拓思想道德及精神文明建设新载体,力争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着力开创互联网+“资源+服务”的立体化育人服务体系,通过新媒体及网络服务,拉近了图书馆员与大学生的时空距离,馆员们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及行为动态,及时针对大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关注和帮扶,便于更好地解决面对面时无法疏解的思想行为和各种心理问题。在服务方面,当前新技术在服务和空间的应用上较为广泛,例如:新媒体技术在信息素质教育的应用、推广慕课和各专业学科教育等,在空间提升中通过新技术引入,营造和谐愉悦的育人体验空间,现代化无线网络、自助设备、人工智能新技术都将会为大学生积极打造更便捷更智慧的现代化图书馆,为大学生读者创造更加舒适美好的阅读服务体验[5]。

3 结束语

大学图书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发挥立德树人影响作用的主要阵地。因此,新时期的大学图书馆,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新理念、新发展及新要求,不断丰富并完善馆藏资源,及时更新并开拓新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图书馆自身服务质量,勇于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积极探索育人服务新途径、新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图书馆的育人职能,为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服务体系立德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严以修身”先立德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