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逻辑起点、内在要求、改进路径和增效方法:基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12-30徐学谦

关键词:群众政治思想

徐学谦

(内蒙古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级党政部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从多个领域给予大力支持,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国外许多国家出现的理想信念混乱的局面没有在我国发生,这一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毋庸讳言,这一领域的工作依然有不尽如人意的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夯实。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形式主义、走过场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如何改进这一工作局面,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习近平总书记从总体上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向和任务,但是如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仍需在落实落细上下功夫。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紧密结合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是一个重要因素。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据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和重要文件,通过规范的语言和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本身没有问题,但关键是没有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立足百姓的日常生活世界,没有紧密结合百姓的现实需求和关切,没有扎根于百姓的心灵感受体验,结果是这样的教育形式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165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我们知道,教育灌输的目的就是要“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3]100。一种思想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将其融入日常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4]208。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理论、理想和信念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跟百姓少讲“普通话”“标准话”,多讲“家常话”“掏心话”,使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进行对话,做到润物细无声。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与百姓日常生活内在需求的良性互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遵从意识形成和转化规律

意识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过程,“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5]525。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客观存在与主观需求之间的关系,拨动受教育者需求的心弦,带领他们进入其需求的世界,使每句话都能够“声声入耳”。“只有当我们在意识形态与现实之间感受不到任何对立时,即,在一种意识形态成功地决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以何种方式体验现实时,这种意识形态才会真正地‘掌握我们’”[6]69。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搞清楚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人的思想形成问题;其二是人的思想转化问题,即人的思想由一种思想认识转变为另一种思想认识的机制问题。

一方面,客观存在不会自动转化为人的意识。受认知能力所限,不是每个人的意识都能够准确地在第一时间反映客观存在。每一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内容及其认识维度也不一样。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理但又永远达不到绝对真理的过程。也就是说,真理是相对的,意识与其说是一个结果,不如说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客观环境又会影响这一能动的反映过程,人作为能动主体这一中介至关重要,发挥着核心作用。外部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则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一主体由于外部环境不同,对同一现象的反映过程是不一样的,有时外部环境对人意识的形成是决定性的。当然,外部环境是通过人这一主体影响人的意识的形成的。一般而言,作为主体的人在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另一方面,人的思想(或者意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意识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总是随着外部环境和主体的实践变化不断演变发展。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7]50-51。对人的思想发展演变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背景,有国家社会发展状况,有个人学习工作情况,也有琐碎的个人日常生活过程。仅就个体而言,个人日常生活过程对其思想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处于最核心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人的思想转化机制,特别是日常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提升教育实效。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

在各异的个体日常生活过程中,对思想改变影响最大的是不同的个体需求及其满足程度。日常生活既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每个人生活的终点。在纷繁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会形成形形色色的零碎化的日常意识。这些意识是在各异的不同利益需求驱动下形成的。这种意识与需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意识与需求不断发展,最终发展演变为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意识。在零碎化的日常意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需求,特别是物质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离开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空洞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毫无意义,也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诚如马克思所言: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286毛泽东也深刻地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8]467。一种思想或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够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共鸣,就在于它能够准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过程,特别是对他们生活改善过程的真实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讲细节、讲过程、讲微小的变化、讲人民群众身边的故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知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是他们现实生活不断改善的基本保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键所在。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讲清楚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需要切实讲清楚人民群众在物质利益方面七十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纵向上叙述这一伟大的变化历程,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讲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变化,特别是日常生活的具体变化。从日常饮食、起居用具到精神文化生活,将这些变化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由过去比较注重国家整体发展,转变为现在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水平联系起来讲授。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思想是一贯的,并提到战略高度予以考量。邓小平曾告诫全党:“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9]370江泽民同志提出,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10]2。胡锦涛指出:“必须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11]375习近平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4

二是,需要重点把握人民群众获得感这一重要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的巨大改变是不争的事实。但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化、贫富差距扩大等原因,致使一部分群众特别是底层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相对较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正面回应这一问题,破解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回应人民群众对日常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及其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国家社会的巨大进步,以及居民生活大幅改善的同时,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有更高的期待,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出现人民群众不满、困惑等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有需求多元化的原因,也有各级腐败官员、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败坏党和国家形象、严重损坏政府公信力的原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把问题讲清楚,正面回应群众对现实利益的关切,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不可回避的任务。

讲清楚、讲细致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历程,把这一过程讲具体、讲形象,让人民群众感同身受,产生广泛共鸣,是这一工作的基础。重点难点是要直面人民群众的质疑和不满,疏导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对政府的批评和更高的利益诉求。这是未来需要着力研究和把握的。我们不仅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选择导向,以及这一选择与人民群众利益内恰关系问题,还要作中外对比观照。要广泛对比其他国家,看看这些国家的发展状况及民生问题,以此引导我国人民群众生活的持续改善过程。在这一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然需要下大功夫,深入挖掘其中的资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路径:精准把握和引导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

一种思想或价值能否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遵从指南,不仅要看这一思想或意识是否占据统治地位,是否占据主流意识形态阵地,还要看这样的思想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需求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也是日常生活得以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人民群众内在需求的集中体现,但现阶段部分群众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二者有待于建立真正有效联系。部分群众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跟他们关系不大,这一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如何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拓展研究。

简言之,人类需求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真正的需求,另一类是被刻意塑造出来的虚假需求。第一类需求是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包括人类精神类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如知识的生产和批判活动。这类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长久的战略规划,能够增加人类的整体福利,给人带来持久和稳定的快乐体验,并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提升审美品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这类需求的集中代表。但对这类需求的正确认知,需要有一个较为持久的训练教育过程,需要不断社会化,人民群众才能够真正理解。

第二类是短暂的和被塑造出来的需求。最为常见的是商品通过多种媒介手段包装、渲染,以引导人们的消费欲望,人为地为商品增加许多附加价值。这些附加价值最终都由处于终端的消费者承担。所以,现在很多时候人们购买的往往不是真正需要的物品,而是由相关媒体虚假宣传打造的象征符号。同样,由通俗文化塑造出来的文化需求,也不是人民群众内在地对文化和审美的需求,而是扭曲的、被刻意创造出来的虚假需求。这类需求不是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而是资本所有者或营销者刻意创造出来的以满足他们狭隘利益的扭曲的需求。作为商家,“每个人都指望使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做出新的牺牲,以便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并且诱使他追求一种新的享受”[5]223。人们在“享受”这些商品过程中得到的放松和快乐,仅仅是暂时麻痹人的批判性和创造力、让人丧失自主力的一种破坏性行为,对人的真正生活的改善和精神生活的提升不起任何作用。“这种享乐是以无能为力为基础的,实际上,享乐是一种逃避,但是不像人们所主张的逃避恶劣的现实,而是逃避对现实的恶劣思想进行反抗,娱乐消遣作品所许诺的解放,是摆脱思想的解放,而不是摆脱消极东西的解放”[12]135-136。显然,这种需求已经超出了人类的基本需要,它是无限的需求,体现了人的一种空虚状态,是一种难以彻底满足的欲望。

在工业化之前,很多语言、手势都带有鲜明的风格和地域特色,有独特的指代意味。随着现代商业化和通俗文化的发展,原有的符合人类内在需求的、具有诗意和浪漫气息的传统元素逐渐单一化,表面看是文化和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了,但真正符合人类内在需求的东西却越来越贫乏、单一了。从一般意义上谈需求,不便于把问题讲清楚,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有必要加以区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要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和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他们的真正需求。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增效方法:从日常化、生活化角度阐释理论政策

“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165。日常生活、日常思维是人们行为的起点,也是人们活动的终点。日常生活在不断丰富发展之后再回到人的头脑中,经过不断修正、完善和提升,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中,逐步形成日常行为惯性。这种惯性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指引着人们的行为。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5]531,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3]601。

人们的日常行为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量存在的重复性日常行为,另一类是创新性行为。重复性日常行为是社会生活的主流,在现实生活中占据主流地位,是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创新性行为是为了应对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新问题,以谋求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行为,这类行为不是生活的主流,也不是人民群众的普遍生存状态,但是这类行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推动作用。两类行为互相影响、互相推动,彼此良性互动是理想状态。但是,现代社会日益高度信息化、规范化,重复性行为比重日益增加,创新性行为比重日益萎缩,且二者有日益割裂的趋向。这不仅是对人类行为属性的违背(因为重复性行为不足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更不符合人类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大部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以重复性和天然情感(以家庭为核心)为基础,还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个体。在尊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同时,也需对日常生活“惰性”的一面有清醒的认知。毋庸置疑,日常生活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础,我们须臾离不开,但也应看到其保守性和惰性。这些特性与日常生活的重复性相伴而生,会天然阻碍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立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但不能做“尾巴主义者”。要深入了解并体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走入人民群众当中,了解他们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和现实需求,把握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联系,引领社会风尚。

中国地域广阔,风土人情各异,不仅有风俗的差异,也有地域文化的不同。风俗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一旦产生就会代代相传,不断延续和发展。同时它也具备不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婚丧嫁娶等传统习俗,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优秀的伦理道德以风俗形式融入日常生活中,让一切行为举止发挥教化的作用,于无形中达到教化于民、塑造淳朴民风的作用。与正面刻板说教、使用硬性制度要求相比,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的教化功能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民群众沐浴在积极的健康的民俗氛围之中,达到止邪于无形、“日迁善而不知”的效果。

语言亦是如此。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更新演变。人民群众的日常语言生动形象,总是随着实践的变化不断吐故纳新,新的语言表达形式不断涌现,旧的语言与表述方式不断被更替。有些语言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每一个地区甚至每一个家庭的交流和语言表达方式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习惯于使用理性的语言与人民群众交流,不习惯使用人民群众的日常语言。这一交流方式容易让人民群众不理解甚至排斥。我们应该明白人民群众使用的语言是他们对日常生活世界真实生动的描述,与生活实践一一对应。使用另一套语言体系,既脱离了沟通对象的实际生活过程,也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思维习惯,使用这样的语言是不能有效沟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语言中考察、品味其用法,把握其相对稳定但又随着实践的变化不断更迭且丰富多样的特点,真正认识理解不断流变的人民群众日常语言,按照人民群众使用语言的方式跟人民群众交流互动。

当然,需要着重把握日常生活整体规律和特征。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异常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由每一个个体所对应的日常实践活动构成。由于个体千差万别,其对应的生活必定是多样化的,其复杂的多样性使我们很难、也没有必要去一一把握。总之,让语言、风俗回归生活、回归日常,打通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渠道,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深入日常生活、把握日常生活,按照人民群众日常方式与其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源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和利益诉求的高度凝练概括。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来源于客观实际,是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的反映,脱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将失去其本来意义。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手段和形式缺乏时代性和生动性,脱离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往往变成了缺乏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条,无法实现教育人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该规避只注重外部灌输而忽视内在诱导、忽视受教育者情感体验的弊端,努力从客观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一较高的价值目标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需求,通过“琐碎”的日常生活过程、“用幽默的方式讲出严肃的真理”,让受教育者真真切切地认同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一系列平淡无奇但具有深刻意义生活事件的叙述,激发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让每一种特定的语言、手势和风俗习惯承载主流价值的教育功能,让最淳朴的生活本身做人民群众的导师,从而改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理想的局面。

猜你喜欢

群众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