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1-12-30

科学咨询 2021年2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胡 霞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中心实验小学 甘肃定西 748200)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道理,提高人文修养。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加强对文字的积累[1]。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应当具备并且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的能力。[2]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能够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程度。

基于核心素养教学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坚持科学性,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时一定要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促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科学严谨规范。[3]第二个原则是注重时代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与时俱进,了解现在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促使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改变而创新。第三个基本原则是强化民族性,这就着重强调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核心素养的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中,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将语文教学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主动的学习状态,加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学识素养和文学素养。[3]让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内心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得到文化熏陶,从而转变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更多思想道德品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只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的生字生词以及对句子理解,不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抓不住重点。同时也没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以及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基于课本的阅读内容进行教学,其中内容过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能有效的拓宽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发展,从而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针对这些现状,教师要加强思考,多去创新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阅读时,教师要及时的给予帮助,有效地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中分析出更深层次的道理,从而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阅读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加强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让学生先自主的阅读一遍,然后教师在解析文章中讲述的内容、所运用的手法、写作方式等等。但是缺乏对课文内容有效的延伸,学生在进行机械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失去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有效地集中在课堂的学习上。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将阅读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让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例如,在教学《花之咏》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篇自由的朗读一遍,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查字典来解释“咏”是什么意思,接着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在春天的时候看到花的形象,花儿都呈现什么样的状态,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看到花的形态,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同时,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词汇,学生会遇到很多的生词,如“湛、幕、毯、抚”等字。另外,教师还可以分析其中的优美的语句,如:“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教师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来询问学生:“大家思考一下,这里的“我”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把花比喻成了什么?”这时学生就会加强自主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答案,即“我”指的是一颗星星,这里把花比喻成了从天上坠落下来的美丽的繁星。这样还能够引导学生加强想象,提高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采用情景教学,加强情感共鸣

很多文章都充分的表达了浓厚的情感,对各种人物关系的描写也十分细致,但是学生在进行阅读过程中,不能有效地产生情感共鸣,体会不到文章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的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收集网络上的相关视频片段,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景,感受父亲流露出来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加深入的体会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教师还可以充分的抓住文章对人物细腻描写的部分,采取模拟情景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来分别扮演文章中的角色,然后进行情景对话。如其中的一段:消防队长挡住父亲:“这里很危险,随时会发生大爆炸,你快离开吧。”这位父亲问:“你不是来帮助我的。”……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我的儿子还在等我。”模拟完情景对话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日常生活中父母给予的爱,以及父母对自己付出的一切,从而加强学生理解父母,培养学生的孝心,同时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教师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到的内容,加强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我爱读书”的专题阅读活动,让学生收集平时喜爱阅读书籍中的名人名言、寓言故事;让学生摘抄其中的优美句子,或者是讲述其中的优秀人物的故事;让学生上台来进行阅读内容的分享,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能够将阅读的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自己的素材。同时还可以开展读书笔记展览活动,教师展示阅读笔记做得较好的学生笔记,通过让学生相互欣赏,促进学生能够更热爱阅读,加强对阅读到的精彩内容进行记录。还可以开展故事会、朗诵会、手抄报大赛,让学生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加强对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通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竞争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四)引导学生制定阅读目标和计划

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阅读的目标,从而让学生能够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展开有效的阅读。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制定相关的阅读教学目标和计划,还要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制定阅读学习目标和计划,促使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即让学生学习其中的生字生词,并且能够有效地掌握。同时,让学生能够在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学计划是,教师先带领学生认识其中的生字生词,加强对该字的熟悉;然后让学生自由地朗读,通过在朗读中加强对文章表达的情感进行理解;然后教师分析整篇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最后提取出其中好的句子进行分析和精讲。让学生在课堂上跟着教师制定的阅读目标和计划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阅读教学,选取适合小学生的阅读读物,引导学生自己制定阅读目标和阅读计划。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格列佛游记》,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出相对完善的阅读计划和目标。总的阅读目标为:要通过阅读完整本书,能够简单的讲述书中的内容,从人物、事情、经过、结果等方面阐述。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可以让学生制定每天、每周、每个月要完成的阅读量。在阅读时,要摘抄精美的句子以及标记出不懂的地方。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的制作阅读目标和计划,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意识,自主控制能力,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出完善的阅读目标和计划,创新出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充分的运用情景教学、阅读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从各方面得到发展,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