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服饰装饰技法及其创新设计研究

2021-12-30王艾玲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蜡染扎染苗族

王艾玲

(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0 引言

当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开始走向世界时尚的舞台,具有独特魅力的苗族元素更被设计师重视。苗族历史悠久,是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其绚烂多姿、独树一帜的传统服饰文化几经历练,散发着光芒,成为设计师吸取灵感的源泉,吸引着设计师不断对苗族服饰元素进行探索与创新。

1 苗族服饰的类别

苗族是个善迁的民族,其支系众多,总体上呈现大聚居、小散居的格局,促成了苗族传统服饰的多样性,而其主要的服饰分为湘西型苗族服饰、黔东南型苗族服饰、川黔滇型苗族服饰和黔中南型苗族服饰四类[1]。

1.1 湘西型苗族服饰

湘西型服饰中男子上身常穿前开对襟短上衣,下身常为绑腿长裤,头饰普遍使用缠青头帕。女子上衣常穿长袖打襟圆领短上衣,装饰常做在两肩、袖口、前胸处,下身常为宽脚长裤,装饰缝绣在裤腿处,头部包头帕,绣花鞋是湘西苗族女子常穿的鞋类。湘西苗族妇女喜在手腕、脖颈、脚踝处穿戴银饰,在腰部、裙摆或袖口刺绣一些桃花纹样。

1.2 黔东南型苗族服饰

黔东南型服饰中,男子在头上缠绕青色包头帕,中老年的包头帕和青年相比较小,衣裤与湘西型服饰一样,均是青色前开对襟上衣,下装常穿宽腿裤,腰头处束宽大腰带。妇女常穿交领短衣,领子较大,衣袖短而宽,下身穿百褶裙,短衣的长度与裙齐平,喜爱用平绣在青色土布上刺绣图案作为装饰。

1.3 川黔滇型苗族服饰

川黔滇型服饰女装的款式是以麻布大襟和对襟短上衣为主,下身穿着经过蜡染的中长裙,腰部多飘带,布料多为手工麻布,色调较浅,当地男子与妇女都喜爱穿戴披肩,银饰较少。

1.4 黔中南型苗族服

黔中南型服饰的女装一般为开胸对襟短上衣,衣服背面多刺绣几何图案,女子上衣会单独设计一块背扇,方便照料孩子,背扇是当地比较重要的生活用品,装饰材料除了银饰外还有海贝。

1.5 海南型苗族服饰

海南型服饰中男子常穿立领短衣,以青色为主,下身穿宽松长裤,使用青色头巾缠绕头部作为头饰。女子常穿圆领右襟上衣,长度过膝,腰部系彩色腰带,长至膝部,下身穿布筒蜡染短裙,上衣遮盖短裙,花纹装饰较少,但布料色彩鲜艳。海南地区苗族女子服饰较少使用银饰,只戴耳环、手镯等银饰。

2 苗族服饰的图案特征

苗族服饰的图案题材多种多样,都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累积下来的,其植物纹样与动物纹样都反映了苗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真挚的热爱。

2.1 动物图案

苗族服饰中动物图案主要有龙、凤、蝴蝶、牛、鹿、鸡、虎、蝙蝠、蟾蜍等。以鱼虫鸟兽为原型的图案大多来自大自然,但又与自然中的动物略有不同。“万物有灵”是苗族人民一直承奉的一个原始信念,族人认为大部分的生物都是有灵性的,与人类的繁衍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苗族人认为苗族或者说整个人类的起源都是枫叶和蝴蝶,在这种背景下,苗族人民偏爱把自然动物神灵化,这和远古时期的先民艺术的题材不谋而合;鱼是繁殖能力很强的动物,因此被苗族人民信奉为“生殖神”,苗族妇女将鱼的纹样刺绣在服饰上,以此来表达多子多福的愿景。

2.2 植物图案

苗族服饰中的植物图案有菊、荷、向日葵、葫芦、鸡冠花、辣椒花等[2]。植物图案与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出其居住的环境和种植的植物,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与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有些图案再现了苗族人民在不同时期与植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这些植物纹样主要出现在苗族服饰的袖口边缘、领口等部位,有时也会采用动植物结合的方法来进行交叉刺绣。除了用刺绣表达服饰纹样外,也会使用贴布绣的技法将植物纹样缝制在服饰上。由于地域的区别和不同时期的工艺的发展,构成了苗族植物纹样类型繁复的现象。

3 苗族服饰的工艺特征

苗族传统服饰的装饰工艺繁多,织锦、刺绣和蜡染工艺成为主要的特色与代表,也被人们不断地传承与发展。苗族服饰被人们形容为“穿在身上的历史”,服饰除了反映自然生活外,苗族人还会运用刺绣的方式将重大事件通过转换、象征、变形与提炼的方式记录在服饰上,苗族服饰衣摆或裙摆处绣缝或蜡染出三条横线,以此来表现他们的祖先曾在长江、黄河一带生活过,该表现形式既生动直观,又能将祖先的事迹口口相传下来,表达苗族人民对祖先和故土的思念。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技艺上的精进,这些图案色彩逐渐丰富起来,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成为苗族服饰图案的一大代表特色。

3.1 织锦技艺

在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大环境下,传统民族一般都种植棉、麻。早在新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以桑蚕丝为纺织材料。棉、麻、丝成了苗族纺纱织布的主要材料。苗族的纺织工具繁多,纺纱机器主要有车摇单锭和车摇多锭纺纱车;织布机器主要有腰机、斜机和卧式机[3]。在苗族织造布料中,加入丝纤维后的织锦为上品,手感极好,轻柔润滑、纹样光鲜。

3.2 刺绣技艺

刺绣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之一,在制作前,往往会采用凿花技术,将镂空的刺绣纹样作为底稿,然后对所绣的生物进行仔细的思考,探究其美的形态,严谨地进行配色,最后用娴熟的刺绣技法将想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在确定图案的大致轮廓后,苗族人民习惯用“点”“线”“面”的方式进行刻画[3]。

“点”用来刻画一些微小又重要的形态,将纹样的灵性刻画出来,刻画花朵时用“点”的形式将花蕊表现出来,刻画蝴蝶时用“点”方式将蝴蝶的眼睛刻画出来,以此赋予纹样的生命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线”常用来表现图案纹样的结构或轮廓,用黑色线条在白色布面上勾勒出花朵的外轮廓,使之与叶子区分开来,使花朵的形态更加明显;在黑色布面上用亮色线条勾勒出蝴蝶的触角,线条的粗细,色彩的强烈对比,加上精湛的刺绣工艺,使得蝴蝶更加逼真与瑰丽。在苗族的刺绣图案中,经过苗族人缜密思考形成的线条的色彩丰富、长短不一、疏密有秩,使得纹样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更具有观赏性与审美价值。

“面”是构成苗族服饰形态最重要的部分,图中通过块面的大小变化与渐变的色彩变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块面,来刻画花朵的内部,使花朵看起来更加立体且富有灵性,整体的画面也更加协调。在刻画蝴蝶时,巧妙地使用了邻近色与对比色,使刻画的蝴蝶更具有张力。

“点”和“线”的移动都会形成面,而“面”又在粗细不一的“线”中将生物的形状表现出来,苗族人民依靠“点”“线”“面”的结合来刻画花鸟鱼虫,将自然融入服饰之中,这使得苗族的服饰真正具有意境与形式上的美感。

3.3 蜡染技艺

蜡染的历史悠久,是苗族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具特色的染布工艺,也是苗族最古老的染布方式之一。在染缸可以进行人工加温的情况下,染布不再受到季节的限制,并且蜡染呈现的图案在平面上拥有着高度的灵活性,这一工艺完全体现了苗族人智慧的结晶。

蜡染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整理织布,准备一块需要染色的织布,将其理顺,保持平整(牛的下颌角是苗族人民磨平布面的主要工具);第二步是画蜡,先用浅色的热消笔在布上勾勒出精美的图案,然而过去的苗族在没有尺子和笔等工具的情况下,他们常常用指甲盖在布上按压出痕迹。在画直线的时候,常常以布面上的一根经线或纬线为基准,画圆时则用原形物品如碗等先在布面上按压出痕迹;第三步则是染色,当图案基本画出后使用蜡将浅色笔的痕迹覆盖,上过蜡的织布应该尽快进入染色阶段,避免出现蜡干涸后断裂、潮湿或污染画布的现象。利用蜡的防水性能,织布在水里浸泡的时候,未经蜡覆盖的部分会染上颜色。到了脱蜡环节,苗族人一般先用大锅烧水,将经过染色的布放入热水之中,经过反复多次搅动,织布上的蜡会逐渐融化,等蜡完全融化后捞出,开水冷却之后,上层会漂浮一层蜡,可回收反复利用。由于蜡的颜色较深,可用于在织布上直接作画,线条清晰明亮。捞出后将布放入凉水中冲洗,剩余的蜡味去除之后捞出晾干,一道道精美的花纹便会呈现出来。

4 苗族服饰元素创新设计的发展趋势

因为现代艺术审美与苗族的服饰美学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所以在进行现代服装设计时,常常会将苗族的服饰作为灵感来源。而将其融入现代服装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现代的解构与重组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通过解构来探寻服装的实质,再在其基础上进行设计。将图案的简化或夸大后打乱,再将现代图案融入重组,或采用拼贴的方式。在现代的服装上拼贴传统民族元素,这种方式的个性化较强,在保留苗族传统民族风格的同时不失时尚感,使得民族元素在现代服装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4.1 织布工艺的运用

苗族的织布工艺在现代的运用也十分广泛,苗族服饰面料大多采用传统的织机,织出的布料透气、御寒,并且十分结实。但也存在着工艺复杂、产量低等缺点,因此许多公司为了适应现代市场对服装的需求,对传统的面料进行了改良,使之既保留传统面料舒适抗寒的优点,又能大大提高服装生产的效率。许多品牌更是利用苗族刺绣的独特的舒适性与贴肤性特点,在现代女性的内衣上延用苗族的刺绣工艺,形成的衣服因其面料的独特性既舒适透气,又通过刺绣将女性柔美的线条展现得淋漓尽致,获得了不少现代女性的青睐。

4.2 染色工艺的运用

扎染、蜡染工艺风格朴实自然,健康清新,并且极具装饰性,它们制作出的纺织品一直流行至今,因为扎染工艺打破了面料上的限制,不仅仅局限于棉布,在麻、丝、皮、针织等面料上都能做出各种扎染的图案,并且因其面料的不同,面料的肌理也不同,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扎染效果,在2004 年Prada 的时装发布会就将扎染使用得淋漓尽致,既保持着扎染面料所独有的朴实,又通过其面料显现出高贵的气质,呈现出一场完美的传统与现代的视觉盛宴[4]。此外,使用在大尺度的纹样设计中,扎染色彩丰富,肌理自然的特点更加显露出来,因此通过扎染制作的地垫看起来清新大方、自然淳朴,极具民间工艺的自然之美,而表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与现代人的追求不谋而合。

5 结语

苗族服饰是民间艺术的瑰宝,直到今天,苗族服饰中的至善、至美、至真也是现代人非常向往的。苗族因所处地区相对封闭,许多服装制作工艺与图案特色一直保留至今,在现代的纺织品的创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的服饰也在不断发展着,当传统文化在发展的道路上受到现代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冲击时,探索如何将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元素运用到现代服饰中去尤为重要,应在顺应潮流发展的同时,发扬民间艺术的魅力。

猜你喜欢

蜡染扎染苗族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蜡染的纹饰探讨
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蜡染及扎染图案的风格与印染技法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马丽蜡染作品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苗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