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问技能
2021-12-30王宝云
王宝云
(宁夏海原县李旺镇中心小学 宁夏中卫 755204)
学生学习中问题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科学探究。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学生思维的引导者,需要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成为善于提问、主动思考的人。小学语文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经典的作品,美妙的语言,深远的内涵,能够拓展小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适当提问可加深学生的文章内涵理解能力,强化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但是在常规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具有教师提问方式单一,学生思考时间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问题的分析,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
一、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提问的原则分析
(一)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提问数量、难度的适宜。教师需要合理掌控提问的时机与数量,问题过多则可能会致使学生思维结构处于散乱状态下,即为表面互动,但是实则深入思考不足。问题过少,则可能会出现课堂“满堂灌”的问题发生,学生未能够深入探究,均可能会影响提问的效果。问题的难度需要基于学生认知能力、学习情况设计,坚持循序渐进的思考。保持学生问题探究的欲望,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氛围。
(二)引导性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提问,需要坚持引导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等进行提问,对学生实施思维的启发。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结合学生的求职欲望、思考习惯等,设置悬念,吊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在提问后,需要给予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在学生回答后,需要针对学生的答案解析,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与引导。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回答的层面,进一步引入新的问题,实现问题的深入引导。在适当追问的方式下,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三)开放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需要坚持开放性原则,问题的答案具有多元性特点,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思维理念、情感体验及生活经验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出多样性回答。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引导,使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在课堂中以创造性、开放性的提问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问的技能分析
(一)精心设计问题,优化选择路径
提问的技巧较多,但是具体选择哪一种提问的路径,则主要基于语文教学内容,学生的情况等予以设计。常见的提问方式包含3种,即为渐进性提问、环绕性提问及对比性提问。
渐进性提问,即为基于问题的难度层级划分,通常从简单至困难,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掌握问题的核心。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为例,在初读文本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呢?”等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初读印象回答。继而教师结合文中的词汇,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词语在文本的理解是什么。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呢?”等问题,在学生纷纷回答后,组织学生根据遣词造句,模仿文本中重点等。在层层深入、逐渐引导的方式下,使学生自然了解雨的特点,渗透写作背景。
环绕性提问即为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做好铺垫工作。针对中心问题,在适宜的时机提出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以《三顾茅庐》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诸葛亮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刘备会三顾茅庐去请他呢?”等问题。以迂回提问的形式,渗透刘备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刘备的性格。
对比性提问,即为根据相关内容进行比较[1]。以《长征·七律》为例,则可以将文本中长征的“难”与士兵的“喜”进行比较,以对比性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红军不怕艰难,为了革命胜利而不懈努力的爱国精神。以长征的艰难与士兵喜悦的对比,凸显红军“以国家安危为主”的思想理念。
(二)找准问题核心,构建思维框架
核心问题即为关键问题,是增强学生课程知识掌握能力的有效方法[2]。文本中所有问题均基于核心问题所开发,不限于一个正确的答案。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由一系列辅助性问题进行引导,引发学生思考。
以《长征·七律》为例,教师则可以适当设计核心问题。针对于诗词中“难、闲” 等字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增强认知。教师提出问题“你从诗中哪里能够感受到远征之难?”“在这样的问题棉签,毛泽东的态度是怎样的?”“红军在长征中,依靠什么支撑度过?”等,逐步引导学生基于核心问题思考。在知识与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渗透核心文本思想,引入德育教师内容,在学生阅读及学习完成后,实现学生情感的升华。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需要抓住提问施以的时机,准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明确文本的核心内容。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及探究的方式,构建良好的思维框架体系[3]。以语文《伯牙绝弦》为例,针对于文本中所表达的“知音”之情,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则可以紧密围绕文字背后“深深知音情”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教师可以引入《悼子期》这首诗,引导学生阅读后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故事背景。以诗解情,以情读文。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提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知音?你有没有知音?”等问题,基于学生生活实际渗透“知音”之情,加深学生的情感理解,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实现文本情感的“共情”。
在阅读教学中适当提问,让学生在阅读、回味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情”,升华文章的中心,感受文本核心思想。最后,教师则可以提问“你对伯牙摔绝弦这件事有什么看法?”等问题,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可以通过“你觉得伯牙应不应该摔琴”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辩论,存在不同想法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理解进行辩论,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关注学生特点,丰富提问形式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具有诸多技巧,是一门艺术。问的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回答欲望,关系到课堂教学与引导的效果[4]。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特点,丰富提问的形式,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影响。
游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基于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式的提问方式[5]。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参与“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活动,根据对应的意思,写出相关文中词语。比如“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______) ”“山间平整的场地。 (______)”等。在游戏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检验学生的文本内提问掌握程度,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词汇,对小学生阅读及写作质量的提升有益。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提问,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为例,教师则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的景观,在学生感叹自然的力量基础上,教师结合文本内容提出“你能找出文中形容潮水的词汇吗?”“观潮中的‘观’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是一个意思吗?”等问题。以多媒体展现钱塘江大潮的景象,突出大潮的历史文化魅力,创设阅读情景,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能力,进而由景入情,层层思考,强化学生的学习印象。
三、结束语
提问是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师生交流的有效方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关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感受,思维的发展。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合理设计及引入问题,能够引导小学生思考,使其明确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