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控,谈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21-12-30毛华风
毛华风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0000)
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作为信息时代的最具代表性的标志物,其集通信、学习、工作、娱乐、摄影摄像、订餐、支付、交友、约车等功能于一身,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不可否认,随着智能手机在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也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等方向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一、影响学生学业
腾讯教育—麦可思公布了《2018年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该调查显示,超八成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也有近八成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如果以每节课45分钟来计算,学生平均每节课玩手机的时间是13.9分钟,差不多占到三分之一。“抬头望黑板,低头思手机”在一些初高级中学中也大量存在,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教授的知识碎片化理解,从而导致知识点遗漏,知识体系不完整。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成绩下降。
同时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新的渠道,用手机作弊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这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及学校的管理。
二、影响学生道德养成,甚至导致犯罪
①自媒体App发展,导致个性化行为和不同价值取向在一个个屏幕上“广而告之”。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他们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认知能力有限,自控能力不足,极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影响。当接触到反动、低俗、暴力信息时缺乏必要的防范,更可能在猎奇心理的促使下,愈加关注和投入。于是反动在他们眼中成了“自由”低俗成了“个性”,暴力成了“强大”。
②随着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新款式、新功能,过早地使用手机极易导致学生的虚荣心理,更易形成攀比之风。艰苦朴素已然无从谈起,在校园中为换新手机,显时髦,被关注,偷窃、抢劫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为了换手机去“卖肾”“卖卵”也已见诸报端。
③将网络上的冲突转变成现实中的争斗。青年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以网络为真实,因在网络游戏中发生不和,开始在网络上互相谩骂,最终将线上虚拟战争演变成线下真人斗殴。
④在窥视欲的驱使下,有些青年学生沉迷网络直播。直播平台的营销手段促使看客们打赏,在没有正当且稳定的收入情况下,一些青年学生“打肿脸充胖子”,甚至走上抢劫的犯罪之路。
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①过早使用手机,使儿童的思考方式变得简单而狭窄。据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流行病学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研究表明,爱发短信的青少年,思考问题难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并且,孩子长时间地使用手机,缺少了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样容易使其内心变得胆小、孤僻,性格变得偏执。常用手机上的联想输入功能发短信,会使孩子们做其他事时只追求速度,而忽略准确性,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
②过早使用手机容易让儿童和父母产生隔阂并沉迷于游戏。有专家研究指出,频繁给同学、朋友发短信,有可能让孩子们更不会对父母讲真心话,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也会促使青年学生过度沉迷于游戏中,从而影响其成长。
③在对20个国家690 747名青少年的数据(1905—2008年)分析中发现,青少年的睡眠时间比100年前少了1个小时。英国华威大学的心理学助理教授萨卡里·莱莫拉最近发现,睡觉前使用电子设备与睡觉时长减少、失眠症状增加有关。而较短的睡眠和较差的睡眠质量又与抑郁症状有关。
四、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一)长期使用手机,影响眼睛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表明,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中国近视患者人数达6亿之多,这就意味着几乎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受到近视问题困扰。
手机上的字小、色彩丰富,长时间注视会引发视疲劳、眼干、眼涩,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视力下降。有研究表明,连续玩20分钟手机,孩子视力平均下降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习惯睡觉前玩一下手机,不经意间就会玩出大问题。在就寝关灯后,使用智能手机,手机强光直射眼睛30分钟以上,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导致视力急速恶化,特别是不可逆的黄斑病。科学研究得出近视发生与手机使用呈正相关关系的判断。
(二)长期低头玩手机严重伤害颈椎,并且很有可能引发颈椎病
据昆明骨科医院脊柱专家指出:正常成人头部重约5 kg,当前倾看手机等电子设备时,通常呈60°角,那么这是由于物理杠杆作用以及重力作用,颈部肌肉要承受25 kg以上的重量,低头角度越大,颈椎承受的重量越大。如果长时间保持这一姿势,那么就会出现颈部不舒服、疼痛、僵硬以及头痛等症状甚至损伤。若长此以往,这些症状则会加重,造成颈椎病等远期损害,而一旦发生颈椎劳损,后果较为严重。专家还指出,青少年特别是儿童的身体还在生长发育中,他们的颈椎和骨骼并不成熟,如果他经常低头玩手机,那对他颈椎的损害会更大。
(三)手机使用对身体健康的其他损害严重
还有研究表明手机辐射会破坏青少年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大剂量的电磁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带来诸如哮喘、白血病之类的疾病。此外,长期发短信还会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手机依赖,致使青少年学生运动不足,从而更不利于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针对手机控对青年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学校家长和老师忧心忡忡。
我们必须承认手机依赖对于儿童学业、身心成长和生活的负面作用。家长、学校和老师对青年学生使用手机进行限制或控制从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讲都是好的,应该受到肯定。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尤其电子竞技已经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现代社会,教育App大行其道的情况下,一味地妖魔化手机或网络也是不可取的。据此,经过观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1.因势利导,扬长智能化之长,避管理之短。扬智能化之长就是把手机使用与课堂听讲、课下学习和扩展知识结合起来,发挥手机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的功能和应用。避免管理之短就是要把加强信息安全和网络社会管理,避免反、黄、毒、暴信息的传播,给青年学子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技术的问题也可以用技术来解决,鼓励企业开发反网络低价软件、网络游戏自动时长控制等控制插件,对不良信息进行过虑,改善不良用网习惯。
2.建立手机使用自律契约。利用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社团组织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优势,发挥朋辈影响力,促进学生自律行为养成。例如,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自发开展“课堂手机零流量”,学生上课前主动将手机上交的活动。就受学生的积极响应和老师的认可,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3.加强立法,促进依法治校、依法办学依法办事。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18年9月21日审议通过《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2018年,法国议会以绝对多数通过的有关中小学生在校内禁止使用智能手机的法案,明确规定从当年9月新学期开始,法国小学、初中学生禁止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因此立法可能明确标准,便于学校和老师依法治校,依法办学,依法办事。
4.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育质量。教师克服“满堂贯”和“照本宣科”的现象,从单向讲解向双向互动的课程设计转变。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奋点,通过精心策划的教学方案吸引学生,减少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5.建立良好的师生和亲子关系,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全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心诚意地去爱每一名学生,从而减少教育的阻力和学生的抵触情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需要提高自律意识,以身作则,在孩子减少手机的使用。同时家长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多陪伴学生,积极倾听孩子,给出合理的建议,针对手机控的问题共同制定整改方案,共同努力消除网络依赖现象。构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及时有效沟通机制,及时交换学生的学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无缝对接,促进教育全力。
6.素质教育活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校组织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进课堂活动,引导会用网、善用网、安全用网、健康用网。依托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基于学生的个性,开发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喜欢角色扮演的可以组织开展戏剧或播音主持社团;喜欢即时战略的同学可以组织开展户外拓展和足、排、篮球等集体体育项目。利用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将青年学生从前狭隘的网络空间带入到广阔的大自然之中,去感受灿烂的阳光、青草的芬芳;从小小屏幕前走入灿烂辉煌历史古迹,去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手机控,对青年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显著。需要学生本人的自律、朋辈的相互影响、家长的约束、老师的教育、学校的管理、社会的关注、国家的立法。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没有手机,人们为了社交、资讯乃至于心理的需要,也会依赖其他类型的电子信息产品。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因势利导,既发挥手机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的功能和应用,又避免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挥霍韶光年华,丧失健康成长、独立思考和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