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学:纪念李安宅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评
2021-12-30汪洪亮
汪洪亮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8)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梁启超专门谈到人物的专史研究,提出“伟大人物是作专史的主要对象,但所谓伟大者,不单指人格的伟大,连关系的伟大也包在里头。”[1]在既有的学术史书写作中,学界大多关注学术作品的文本与思想解读,而对作品的形成及思想的过程往往较多忽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术、学科史的梳理中,也存在类似问题,较多关注不同历史阶段学科发展的宏观情形,呈现了不同时期相关机构及学术成果,但较少探讨相关学者如何进入相关学科领域,在相关学科领域有何成绩和思想主张及其成因与影响。也就是说,从人生史角度进入学术史,还远未形成风气,梁启超所谓“关系的伟大”呈现得还很不充分。即以20 世纪上半叶为例,很多在民族学、人类学界影响很大的学者,在现今的学术史论著中,大多寂寂无闻。比如凌纯声、柯象峰、徐益棠、芮逸夫、卫惠林、梁瓯第、岑家梧、蒋旨昂……大多数至今仍是学术史上的失踪者,或者是失语者:虽然时或出现在有关论题中,但他们表达了什么,为何表达,如何表达,学界关注甚少。在当今学人奔走田野的忙碌中,前辈学人曾经的身影和声音均已渐行渐远。
当然,在这种总体较为萧条的学人与学术史研究中,关于吴文藻、费孝通和林耀华的研究相对更早更为持续且成果较多。近年值得关注的一个学术现象就是,告别学术相对较早,门徒相对较少的李安宅(1900-1985),其人生与学术的研究异军突起,有后来居上之势,成为多个学科关注的研究对象。①与多数人类学家不同,李安宅的学术领域极为宽广,曾经耕耘在语言学、意义学、美学、民俗学、宗教学等若干个学科领域,且都有著述行世。尤其在边疆研究领域成就最大,著述最多,是开中国现代藏学和边疆研究先河的前辈学者,近代中国边疆研究代表人物,在近代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李安宅和于式玉是一对重要的生活伴侣和学术伉俪,尤以藏学名世,堪称藏学界的“天涯同命鸟”[2]。他们对中国边疆问题的深刻见解及对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科学论断,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按照梁启超的说法,李安宅堪称“关系的伟大”的重要链接体,尽管其在学界地位与受关注度不如胡适、顾颉刚、傅斯年等“国学大师”,但他在民国时期政学两界都有较高声望,其“朋友圈”或者交往范围相当宽广,他的学术话题除了有关学术,也与民族国家建设及边疆社会发展有着直接关联,从而使其人生角色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丰富的“关系”,与诸多话题都有牵连,那么他就完全具备梁启超所言“专史研究”的“伟大人物”标准了。
四川师范大学是李安宅、于式玉工作的最后一站,已成为李安宅、于式玉研究的重要阵地,分别于2014 年举办了以李安宅为中心的成都历史名人研讨会,2019 年8 月6 日召开了“于式玉与民国学术”工作坊。2020年10月23-25日,四川师范大学举办了纪念李安宅诞辰120 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20 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 余位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汪洪亮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川教授、李安宅妻妹(于陆琳)之女孟运女士、李安宅外孙女任东晓女士及多位学者分别致辞,或追忆往事,或点评学术,或反思人生,皆情真意切,言近旨远,引起会场师生共鸣。王川在致辞中指出,四川师范大学非常重视李安宅研究,已形成多学科渗透的研究特色,主办学术研讨会不仅是为纪念、研究和承继李安宅丰富的思想和学术遗产,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他经世治国、以学术奉献国家、为时代建言献策的爱国情怀。
本次会议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与会专家围绕李安宅、于式玉的人生与学术,以及民族国家认同建构、边疆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以下根据会议研讨情况略作综述。
一、李安宅的人生与学术
李安宅1950 年代填写的相关表格中,在“技术特长”一栏一般只写“民族学”,但也不忘注明“亦称人类学”。[3]他去世后一段时间学界大多以社会学家来定性他的研究领域,藏学界则称其为藏学家。新世纪以来学界又大多关注其人类学家的身份。此次会议不少学者对其人类学活动及其意义作了深入探讨。
李安宅广为人知的著作《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已在中国藏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机构出版多次,主体内容即基于拉卜楞的田野考察。所以,拉卜楞可视为李安宅作为人类学家最重要的田野点。兰州大学宗喀·漾正冈布教授论述了李安宅在拉卜楞寺的研修生涯,对李安宅文章中今天绝大部分读者甚至专家难以辨识的一些专门概念做了诠释,其中包括数以百计的对他以汉字拼写的藏语(包括安多、康方和卫藏方音)专称给出了相应的藏文拉丁转写。他认为李安宅对拉卜楞大寺教育制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全面研究李安宅在拉卜楞的传奇研修生涯,是全面了解他人类学与藏学研究特质和实际成就的关键所在。
北美祖尼小镇是李安宅的另一个重要田野点。西南科技大学崔忠洲副教授认为从事祖尼人类学考察的李安宅是中国“海外人类学”的先驱,不仅因为作为第一位进入印第安人做研究的华人人类学家而具有象征性意义,而且其研究的地域和研究的内容都对中国人类学的发展有着特别的启示。
李安宅在昆明高峣村的人类学考察少有人知。中山大学刘志扬教授提出应从“内部人视角”和“外部人视角”的交织中理解1938年李安宅、于式玉与奥斯古德(C.Osgood,李安宅译为“欧兹古”)在昆明高峣村的调查研究。他认为奥斯古德邀请李安宅来高峣村一起研究,是希望有一种内外视角的参照对比研究,这是超前和具有预见性的人类学研究取向。尽管他们在高峣一起工作的时间只有半个月,但李安宅给予奥斯古德很大的帮助。奥斯古德在书的扉页上写上了“献给我的朋友李安宅”,是他们深厚友谊的表达。凯里学院教师余锴从互惠人类学的角度对这一考察进行再思考,对陈波与何国强有关李安宅高峣研究的论述做了进一步梳理与展开,提出了“重返现场”“瞻前顾后”的研究思路。
四川师范大学彭文斌教授以“线索民族志”为研究方法,对李安宅的《藏民祭太子山典礼观光记》进行解读,思考朝圣者与观光者的互动,神话与神圣空间的构建、旅途中所折射的社会与人际关系、仪礼与地方政治权力、景观与心态呈现等问题,力求从小文章里看“藏边社会”一些大的历史、文化、民俗、政治的线索“再现”(representation)问题,认为该文体现了学术研究对神山体系的构建以及建设汉藏边缘的努力。
云南财经大学陈刚教授梳理了李安宅在人类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认为李安宅深受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影响,推崇马林诺夫斯基并翻译其著作,为功能主义人类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国内学者了解西方人类学、观照中国社会做出了极大贡献。
李安宅的《<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受到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杨正文、张原关注。李安宅在该书序言中说:“中国的‘礼’既包括日常生活所需的物件(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超自然等关系的节文),又包括制度与态度”,“‘礼’就是人类学上的‘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杨正文指出,该书从物质、制度和精神(包括信仰)几个方面展开对中国之“礼”的讨论,这个框架提醒我们可以从物质性层面去探讨和观想中国古代的文化与制度,更重要是从中国古代文化与制度的物质性讨论中或许能构筑起某些社会学、人类学或历史学的中国话语。张原认为李安宅的学术研究带有强烈的知识社会学色彩,他对《仪礼》与《礼记》的研究与他在西北地区从事的实地考察构成了一个在汉藏之间进行知识社会学比较研究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儒家官僚与喇嘛僧侣这两种知识人的社会学比较,李安宅基于知识分配方式所导致的社会阶层分类,构建起了汉藏社会间的可比性。这种比较延续了马克斯·韦伯关于知识人作为社会中的文化担纲者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理解汉藏两地的社会特质仍具有启发意义。
四川师范大学佘振华副教授敏锐地察觉到李安宅译著中伴随着“人类学家”的身份对翻译工作的影响与渗透,这些译著在翻译策略、词汇句法的使用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非人类学翻译”时期,李安宅的译作偏重“信”与“达”,词句多用直译,异化特征明显,从而彰显了自己的译者身份。而在“人类学翻译”当中,李安宅由“信”、“达”至“雅”,词汇和句法上归化特征明显,在语言层面表现出明显的译者隐身倾向;而在篇名、段落和注释等方面的处理又不失时机地让自己的人类学家身份显形。
四川大学李锦教授考察了李安宅担任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期间关于社会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指出华大社会学系具有注重边疆社会学与乡村社会学的特点。这也是后来四川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发展的重点领域。
四川大学王鹏辉教授认为,李安宅是中国20世纪社会科学通识学人,在边疆学的学术贡献仍有待发覆,他在西北藏族地区的实地调查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边疆社会工作理论实为当时西北边疆建设运动的产物,学理上继承了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经世致用的中国传统,运用西方现代社会科学赋予中国传统西北边疆史地之学新的时代面貌。
四川师范大学孙勇教授认为,李安宅提出的“边疆性”问题是在边地基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跨学科研究提出来的,其出发点在于对中国具有边疆属性的那些地方进行依托于“现代性”的改造,以便于整固国家对该地域的治权。
中央民族大学孙红林博士指出在李安宅的边疆观念中,“边疆”是以地形为主的自然条件与文化为主的人为条件的结合,二者分别与“区隔”和“交通”相对应。随着我国边疆交通事业的发展,李安宅边疆建设思想中的文化地理学价值将日益凸显。
西藏民族大学周毓华教授梳理了李安宅的学术历程,认为李安宅的学术贡献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了华西学派人类学的发展,二是倡导中国边疆学科的建设。他的学术既博采众长,又独树一帜,始终在追求读书治国的路上不断探索,始终倡导实地研究,其治学与修养,足以作为衡量那一时代学术高度的最大标高。
四川民族出版社唐怡编审指出李安宅及李安宅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稀缺选题资源,认为应从李安宅的学术成果、关于李安宅研究的成果,以及与李安宅相关的出版物等方面进行图书策划,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地展现李安宅及其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生辛海龙,以知网的数据分析为基础,运用改进后的鱼骨图层次分析法,对李安宅早期的人生与学习经历进行全面梳理,以此来探析李安宅教育思想的早期渊源(1921-1931年)。四川大学戚亚男编辑分享了其采访李安宅后人的往事,并展示了一些珍贵的老照片。
李安宅一生著述颇多,但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文献未得到学者们足够的关注。四川省通讯管理局贺宏亮分享了李安宅未被学人提及的《论事业心——社会学分析之一》《蒋著成都社会事业序》等文章。四川师范大学朱晓舟博士介绍了李安宅旅美时期以“任责”为笔名发表的系列文章《侨乡偶记》,认为其中记载了李安宅留学美国期间对美国西南地区印第安人的观感、对美国黑、白、黄三色人种之间“相对性种族偏见”的思考、对留学生生存状况的描述、前往祖尼进行人类学调查的概况,等等,对于理解其早期人类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四川师范大学马磊副教授基于李安宅《陇岷·洮河日记》序文,以民国时期《陇游日记》与《领事官在中国西北的旅行》两个文本为中心,对民国时期中英“洮西”民族社会调查的科学价值、方法论意义做了比较研究。
二、于式玉的人生与学术
与李安宅结为伉俪,同为中国藏学界“天涯同命鸟”的于式玉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山东大学钟荣帆博士认为于道泉、于式玉是中国藏学史上一对重要的学术兄妹,两人的学思道路是中国藏学转型发展具体而微的例证,充分展现中国藏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沉浮盛衰。学界对于道泉、于式玉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多集中于两人“人生史”的梳理,较少涉及两人的多学科学术成就及其学术思想,几未旁及两人的学术交游及日常生活,未来应从挖掘各种史料、转换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四川大学何广平博士梳理了于式玉的5次边疆考察活动,认为前4 次都是在抗战建国背景下参与西北开发和西南开发的实践活动,展现了汉人知识精英群体在国难中参与国家建设、贡献知识力量的一面。于式玉等学者在边地的活动,加强了汉人与边民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边地社会的发展;他们基于实地考察提出的边疆建设主张,为政府边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
西南民族大学马廷中教授及其硕士生胡聪考察了于式玉创办拉卜楞女子小学的背景与过程,认为这一办学实践在强化国族意识、反对分裂、各民族交流交融、互惠互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边疆研究及其他
华西边疆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议题之一。陕西师范大学李如东博士对1920 年至1937 年华西协合大学传教士在中国西南地区展开的植物(博物)研究进行考察,旨在呈现华西人类学研究的博物学基础。他认为,传教士与国人华西研究之间的相互影响虽有“知识竞争”的意味,但却共享着相同的学术场景。不同的是,前者的智识活动更多服务于“帝国”知识图景的建构,而后者则旨在建立现代国家的社会科学门类。最终,在传教士与国人有关华西植物(博物)和人类学研究智识活动的更迭过程中,华西人类学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了一种内含博物风格的知识样貌。四川师范大学汪洪亮教授追溯了中国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历史进程,并从事实与学理两个方面对“华西学派”做了辨析。他认为,以葛维汉、李安宅等学者为核心的华西坝上人类学家,具有与既往人类学界所指称的“南派”、“北派”均有明显差异的学术个性特征,被李绍明称为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2017 年李锦以中国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学术体系为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获准,其旨趣意在学科史上坐实这个学派的存在,并探讨其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无论“华西学派”的提法是否成立,但李安宅作为华西坝上人类学家的核心人物,却为学界所公认。
涉藏历史研究是参与学者关注较为集中的领域。成都市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佛学家弘学梳理了民国时期的入藏学法团的历史,论述了密悟、法尊等几位精英在促进汉藏交流及发展藏传佛教等方面的贡献。四川师范大学毛丽娅教授依托清末民国时期四川乡土志的记载,分析了这一时期藏传佛教在四川地区的分布及其影响。四川大学励轩教授以1947年版《国文藏文对照初级小学语文常识课本》为中心,探讨国民党政府如何利用双语教材形塑藏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四川师范大学何文华副教授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达木蒙古在清朝的待遇及其之于清廷的作用。重庆大学韩腾博士通过对藏汉史料的梳理,讨论了清代后期拉卜楞寺与川西北地区错综复杂的政教关系以及甘川两省的划界等问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林越英副教授从旅游与发展视角对中国涉藏地区的人类学研究及其研究条件与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试图建构中国涉藏地区人类学的雏形。云南大学李志农研究员撰文介绍了云南大学的涉藏研究机构及相关研究状况。南京大学胡箫白副教授从物质文化角度考察明代汉藏交通中不同流通品的象征含义及社会功能,通过汉藏接触地带的三类物品,关注跨地域互动过程中发生的文化变迁与互渗,认为杂谷土司与明廷对于刀具、盔甲的“文化误解”是二者矛盾产生、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造成了15世纪明朝西部边疆最为严重的边防危机。
此外,绵阳师范学院王立桩副教授考察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及建立民族联合政权的意见》的制定过程。美国西来大学龙达瑞教授介绍了剑桥大学李约瑟东亚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收藏的关于罗忠恕的资料。四川师范大学陈鹤博士对王川教授所著《李源澄先生年谱长编(1909-1958)》做了辑补工作。
会议研讨结束后,汪洪亮教授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李安宅的学术著述及学术精神,是今日边疆研究与民族学的宝贵精神财富。此次学术研讨会规模大、规格高,海内外学者参加,线上线下进行,表明李安宅研究已经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众多学者从多种学科多种视角研讨了李安宅的人生与学术,必将进一步推动李安宅于式玉等学人与学术史的研究。此次学术研讨会以李安宅为中心,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深入研讨,有助于凝聚学术共识,汇集研究力量,对于推动李安宅研究走向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仅以中国知网为例,以“李安宅”为篇名搜索,1980年代仅3篇,1990 年代仅 2 篇,2000-2009 年仅 7 篇。此后李安宅研究成果激增,2010-2019 年达46 篇(其中2015 年即有18 篇),2020 年至2021年5月26日,即有8篇,可见学界对李安宅研究关注“热度”上升。以“于式玉”为篇名搜索有13 篇,其中7 篇题目均含“李安宅”。这些成果涉及学科有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